兒子的故事 (十一) —— 讀書(下)

來源: 春之麗 2018-07-18 17:26:3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354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春之麗 ] 在 2018-07-19 08:52:34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第二天周六早飯後,兒子準備好,等同學來一起讀這本書。左盼右望也沒人來,打電話才知道,那兩位同學的父母不準他們來讀這本書。我馬上叫兒子把書給我,仔細翻閱了這本書,原來是一本教玩遊戲的書:對立的三方,互相打鬥、攻擊、殘殺,有很多詭計、欺詐、暴力的描述,… 這本書確實不適合他們讀。

我開導兒子說:“這本書負麵的東西太多,教的都是殘暴不仁、爾虞我詐、血肉淋漓、… 百害而無一益。”

經我勸阻後,兒子也放棄了它。

那兩位美國同學的父母很細心,及時阻止了孩子們讀一本渲染暴虐、灌輸凶橫、血腥恐怖的書。事後我有些後悔,應該在取書之前,先了解到這本書是少兒不宜就好了,也不用頂風冒雪、擔驚受怕開車去取它。看來父母要關注孩子們讀的書,必要時加以指導。有的小青年看武俠小說,走火入魔,不能自拔,甚至連小說中“坐簸箕上能騰雲駕霧”的事也信,在幾層樓高的陽台上,坐在簸箕上摔下樓去,不但沒有成為“簸箕雲仙”,而是命上黃泉。

 

知道為什麽讀書和讀什麽書後,就是怎樣讀書了。課內書是誤不了的,有老師課堂上講,學生課堂下做,考試競賽一個接著一個,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恨不得把每個學生都推到知識寶塔尖的頂座上去。課外書就不同了,選好精品書後,有興趣的,要仔細地、認真地、反複地讀;興趣不大的,瀏覽一遍即可;沒有興趣的,既使好書、名著也不用讀了,沒有興趣是讀不進去的,那什麽也學不到。

兒子聽到這裏就忍不住了:“媽媽放心,我肯定隻讀感興趣的書,而且一本一本地好好讀,這是我求之不得的事啊。”

他突然困惑地問我:“那我怎麽分配時間讀課內、課外書呢?”

是啊,每人一天就二十四小時,需要合理安排。課內書是必讀書,將占據主要的時間,此外,再讀課外書,不能本末倒置。有在網上瀏覽群書到廢寢忘食的學生,曠課、輟學、最後耽誤了學業。因此,一定要主次分明,把時間分配好,不能喧賓奪主。

“媽媽,這個我懂,我讀課外書當然不能影響功課了。”兒子很自信地對我說。

其實讀課外書最好的時機是在小學和初中,這時的課內書不重,有大把大把的時間讀雜書、閑書、“沒用”的書。到了高中、大學甚至大學後的教育,各種考試的書、專業的書壓得喘不過氣來,根本顧不上課外書的閱讀。

因此,我對兒子說:“你現在是讀書的大好時光,充分利用吧。”

他點了點頭說:“媽媽,我會的。”

自那以後,兒子不再為讀課外書發愁了。他有的放矢地讀著他喜歡的書,伴著他的學業,從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到醫學院,一路走來,他讀過很多喜歡的書,其中包括印度裔美國人鍾芭·拉希莉(Jhumpa Lahiri)的短篇故事集《不適應的地球》(Unaccustomed Earth)和加拿大詩人露比•考爾(rupi Kaur)的自傳體詩集《牛奶與蜂蜜》(Milk and Honey)。在他的法語達到一定水平時,開始讀法文原版書籍。他讀不了中文小說,可他喜歡讀一些中國人用英文寫的書。讀到特別好的還推薦給我,讓我也讀,然後與他討論。記得其中有一本是金哈(Ha Jin)2000年出版的《等待》(Waiting),它是當年的暢銷書,金哈也因它獲過獎。

在我的朋友中,稱兒子是“文藝青年”,褒義是他喜歡讀書、聯想豐富,感性、形象和意識形態思維多,說話做事講究氣氛情調;貶義是他缺乏係統性、完整性,理性、求實和邏輯推理思維少,措辭幹活不照常規出牌。比如,他在大學是文科生,畢業後又進了理科的醫學院,看起來有點牛頭不對馬嘴。

其實,無論學什麽或做什麽,讀書是一種心路的修行:消除雜念、平息煩燥、排解憂愁、拓展視野、升華情感、純潔靈魂。就像中國的那句老話:“活到老學到老。”年輕時讀書,為了追求未來的理想;中年時讀書,為了疏導擁擠的心靈;老年時讀書,為了品嚐人生的五味,而且自樂其中。

不管怎樣,兒子從課外書學到很多東西,受益匪淺,默化潛移地練成不急不燥、寬厚溫和的性格,還有一顆真誠善良的心,熱心公益,助人為樂。在高中時,他每周日上午都去我家附近教堂的咖啡屋義務服務,為教友們煮咖啡、烤麵包,加上其他義務工作,幾年後他是同年級義務服務時間最多的學生,學校為他頒發了榮譽證書,這份殊榮為他申請大學也是加分的。他一有空,就去我家附近的幾所醫院裏做義工,幫助病人。在大學裏,他與同學一起辦了兩種雜誌,自己任主編,寫稿子,發文章,為同學提供課外讀物。 在高中和大學期間,他一直為課外義務輔導員,幫助同年級或低年級的同學溫習功課。

此外,他也是那種給點陽光就燦爛的快樂男孩,熱情奔放,廣交朋友。他帶給朋友幽默、風趣、歡笑,朋友送給他溫暖、友誼、誠摯,並陪伴他一起成長。

他沒有停止閱讀,無論去哪裏,隨身總帶著一本書,我能想像他在地鐵車廂裏或在機場候機室裏專心讀書的樣子。

(圖片攝於兒子的書堆,《Vassar Student Review》是他主編的讀物之一)

(修改於2018年7月17日從原創發表在: http://mp.weixin.qq.com/s/HE5lKNBR6ggyk7xufuVN_A

加跟帖:

當前帖子已經過期歸檔,不能加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