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故事(八)—— 十五歲那年(上)

來源: 春之麗 2018-01-16 16:40:2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809 bytes)

那是1939年(民國28年),這一年裏,蔡家發生了好些事。經過了這些事之後,母親一下子好像長大了許多,再也不是曾經跟在小姨婆身後的那個小姑娘了。舅舅還是一如既往的調皮搗蛋,經曆了這一年之後,也懂事了不少,不怎麽惹是生非了。

這兩年大舅公家風水不對,幾個小孩先後因意外或生病夭折了,就連最後一個孩子也在年初病故了。大舅公夫婦無比悲痛,整個提督街3號籠罩著壓抑的氣氛。老外公老外婆有兩個兒子,幺舅公夫婦因幺舅婆不能生育,膝下無子。蔡家的香火延續就指望大舅公夫婦了。香火是指後輩祭祖時點燃的香和燈火,斷了香火指無子嗣。大舅公家孩子都沒了,所以蔡宅上下人人心情都鬱悶得很。老外婆一度責備大舅婆貪玩,喜歡打麻將,沒有把孩子照顧好。外婆一聽就馬上阻止她的這種想法:“這事兒不能怪大弟妹,一個人一個命。”並安慰她說:“好在他們還年輕,還可以再生嘛。”老外婆又說:“我們蔡家的香火不能在這一代就斷了吧?”“當然不能!”外婆回答道。

這年上半學期一結束,老外公就叫幺舅公帶母親和舅舅去大舅公家住一段時間,使提督街3號有點小孩子的活潑氣氛。老外公在年初起略感身體不適,常有胃痛,所以,這次老倆就不同母親和舅舅一起去大舅公家了。

大舅婆出生在綿竹縣的一個大戶人家,也是一位富家千金小姐,與大舅公結婚後賢良淑惠,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善操家務,跟蔡家的老小關係甚好,也喜歡母親和舅舅。她很感激老外公把這姐弟倆送到她跟前,使冰冷寂寞的家變得溫暖熱鬧起來。母親很懂事,總是陪伴在大舅婆的左右,大舅婆說什麽她就聽著,大舅婆做什麽她就幫著,大舅婆去哪裏她就跟著。常把學堂的或蔡宅的事講給大舅婆聽,也講舅舅淘氣的事,有時還博得大舅婆一笑。每當這時候,大舅婆就會摸著母親的頭誇她:“你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母親聽後就會咧著嘴傻笑一下。

自從到了大舅公家後,舅舅整天無事可做,也沒有了小孩子跟他玩,很無聊,他就對母親說:“大舅家一點兒都不好玩。”“你就知道玩,外公讓我們來陪大舅和大舅娘的。”母親小聲地訓舅舅。“怎麽陪?大舅娘有你陪著,大舅天天早出晚歸忙公幹,我連他的人影兒都見不到。”“ … ” 母親不知道怎麽回答舅舅,心裏想著:是啊,怎麽陪?大舅整天忙忙碌碌,我也見不著他!

一周後的一天,傭人跑來告訴大舅婆:舅舅不見了!幾個傭人把整個提督街3號樓上樓下找了個遍,也不見舅舅的人影。大舅婆立即通知了大舅公,大舅公一聽可著急了,舅舅可是外婆的命根子啊!還是大舅公本事大,馬上把所有出成都的路口監管了,一一盤查出城的人和車輛。很快舅舅就在一輛郵車上被逮擼了下來。

那天吃過早飯,舅舅無所事事,就在提督街上閑逛,看見一輛郵車靠在街邊,好像是要出城,就上前去打聽:“師傅,請問你的車要去哪裏?”“去內江,” 師傅回答道。“要過金帶場嗎?”舅舅又問。“是快到資中縣城的那個金帶場嗎?”“對呀,”“要過。” 舅舅一聽可高興了,然後就求這個師傅:“我能搭你的車到金帶場下嗎?” 師傅一看這男孩約十來歲,五官端正,穿戴得體,說話有禮貌,文致彬彬的,像是見過世麵、大戶人家出來的孩子,就說:“行,你上車吧。” 就這樣,他上了這輛郵車。

大舅公把舅舅帶回家中,狠狠地把他數落了一頓:“你說,你要是丟了,我們到哪裏去找你?要找不到你,全家人該多著急啊!我又怎麽向你媽媽交代?”幾年前的一個夏天,舅舅在大舅公家玩,他都不怎麽會遊泳,就偷偷地跟鄰居家的大男孩去河裏洗冷水澡,大舅公知道後嚇了一身冷汗。後來趕快叫幺舅公把他接回了金帶場。這次也一樣,隻有叫幺舅公來把母親和舅舅都接回金帶場了。

母親和舅舅走後,大舅公家又死氣沉沉,壓抑得讓人透不過氣來。大舅公要求上司為他換房,就是換一個環境生活一段時間。上司同意了他的請求,派他到邛崍縣的一個區當區長。大舅公夫婦就去了邛崍,暫時離開了提督街3號。

這年遇上了大旱,春末開始就無雨,小麥莖葉枯黃,灰穗蔓延,地裏草芽都不長,到處可以見到逃荒要飯的人,有時還能看見用草席裹著餓死的人,被抬出去埋葬。每天清晨張爺打開蔡宅大門,都有幾個要飯的人在門外等著,希望能討一碗稀粥充饑度日。

蔡家的土地農田也幹旱,糧食產量大減。好在有囤糧,蔡家上下和佃戶還能維持溫飽。隻有一家佃戶顆粒無收,全家背井離鄉出去逃荒要飯了。老外公看見蔡宅大門外要飯的人越來越多了,有的夫婦帶著小孩,把要來的稀粥都給了孩子吃,大人可能好多天都沒有進食了,痩得皮包骨,腿都挪不動步了,真可憐。他就決定把蔡家和佃戶正常的一日三頓飯改成兩頓飯,用省下來的糧食熬粥救濟。每天清晨張爺和劉媽就在蔡宅大門外燒一口大鍋,鍋裏裝滿水,加上大米和玉米粉,用炭火燒開後,用一把又長又大的勺子不時地攪拌,等大米快熟的時候再加薺薺菜(一種野菜)。老外公說還要加點毛毛鹽,這樣要飯的人吃了才能有力氣趕路。不到一小時就煮熬成了糊狀的大米玉米粉菜粥。給要飯的人一人一碗,直到菜粥舀完見鍋底為止,第二天又開始煮熬一大鍋新的菜粥。母親和舅舅已經從成都回來了,正好能幫上忙,分粥給那些要飯的人。

蔡家熬粥救濟的壯舉一直堅持了兩個月,受到了街坊鄰居、鄉裏鄉親的好評。入秋以後老天爺開始下雨,逃荒要飯的人陸續回到了家鄉,開始耕耘播種,希望來年有一個好收成。

可是,那一家出去逃荒要飯的佃戶還沒有返鄉,眼看他家租用的耕地沒人翻土,冬小麥播種不下去,明年就要欠收了。那幾塊耕地在龍家灣鄉下,距離金帶場有兩裏路。外婆跟老外公一商量,決定她和張爺帶著母親和舅舅去耕種那幾塊地,把冬小麥播種下去。母親和舅舅上午去學堂上學,下午就跟著外婆和張爺去種地。外婆和張爺從來沒有種過地,母親和舅舅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外婆心想:不管怎樣,先用鋤頭把地翻了再說下一步做什麽。他們挖了一星期的黃土,累得腰酸背疼,手也打起了血泡,也沒有翻完那幾塊地。鄉下的秋蚊蟲凶得很,咬得母親和舅舅滿身都是蚊子疙瘩。後來還是周二哥領著佃戶孫大爺孫二爺兄弟倆來幫忙,終於把冬小麥播種下去了。後來外婆感歎地說:“我原來是教書的,不是種地的。”

(修改於2018年1月16日從原創發表在:http://mp.weixin.qq.com/s/17pU2eOkpfeTUdbAQjY2sA )

加跟帖:

當前帖子已經過期歸檔,不能加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