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星辰·四十華章
—— 賀安徽大學中文81級畢業四十周年
天涯月如霜
引子
“走在紅塵俗世間
誰的呼喚飄在耳邊
那麽熟悉卻又遙遠
…
徘徊在起風的午夜
誰的歎息飄在風間
那麽無奈卻又無悔
多少前世殘夢留在今生緣
就算換了時空變了容顏
我依然記得你眼裏的依戀
…”
—— 引自《我記得你眼裏的依戀》
1978年九月,我尚未正式入學,便隨父母遷入安徽大學。那時的我,不過是一個被合肥人戲稱為“小俠們”的小小子,此前隻在江南小鎮和皖東小城生活過,初踏這片陌生的大學校園,濃蔭蔽日的行道樹如綠色帷幕垂落,與我一般高的冬青灌木密匝匝地環繞,一切仿佛未解的秘境,引人遐思。
我插班進了附小二年級,教室暫借文科東樓一隅,窗外總能瞥見佩戴白底紅字校徽的大學生,單肩挎著帆布包,步履輕快,談笑間洋溢著青春的朝氣。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們這些斜背書包、蹦蹦跳跳的小學生。一年後,附小遷至校園西北角的幾排紅磚牆的平房;小升初時,附中搬進東南角新落成的教學樓,窗明幾淨;待到初中畢業,附屬高中尚在籌建,我便在中考後離開安大,邁入三孝口附近的合肥一中,完成了與這片校園的初次告別。
彼時的安大,尚未以圍牆將教學樓、學生宿舍與教職工生活區分隔開來,宛如那個年代流行的“大院”文化,飲食起居、生老病死,皆融匯於這片土地。教學樓裏除了係辦與教室,幾乎不見教師辦公室,老師們多在家備課,學生若有疑難,便手捧書本登門求教。師生間的對話,常常伴著茶香與窗外蟬噪,親切如鄰裏,溫暖如家人。
從1978到1988,十載光陰,我在這片校園裏走過了整個童年與少年。家幾經搬遷,最長久的居所,是建於六十年代的那幢三層灰磚宿舍樓。2018年五月回國,我再次佇立於已麵臨拆遷的灰樓前,牆麵斑駁,青苔蔓延,仿佛時間在此駐足凝固。
安大於我,不僅是校園,更是家的延伸,是我成長的搖籃。我在這兒第一次嚐到比香蕉冰棒更甜的牛奶、豆沙冰棒,舔著冰棍在舌尖融化的清甜;拎著小板凳,擠在男女生宿舍間的籃球場,凝視露天電影的銀幕在夜色中閃爍;追逐叫賣豆腐乳的擔子,飛奔下樓,端回小碗中灰白或深紅色的佐餐神器;如今的眼鏡湖畔,我曾捕過翩飛的老虎蜻蜓,黑白條紋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鵝池邊,我捉過滑溜的水蛇,手指間似乎還殘留著水草的清涼。從文東到教西的階梯教室,我完成了啟蒙,仿若從魯迅筆下的“百草園”漫步至“三味書屋”,在嬉戲玩耍間漸生對知識的渴求。
正是這片宿舍區與教學區的比鄰而居,讓我得以近距離凝望父母迎來送往一屆又一屆學子,尤其是父親擔任班主任的中文81級。那群青春飛揚的身影,未經世事雕琢,帶著那個年代特有的純真與熱烈,深深烙印在我這旁觀少年的眼眸中。他們的高談闊論,清脆笑聲;在梧桐樹下的晨讀,書頁被風輕輕搖動;在教學樓頂陽台的翩躚起舞,如星光灑落,點亮我懵懂的歲月;他們的文情詩意,如漣漪蕩漾,悄然滋潤我的成長。
四十載光陰荏苒,那些五彩斑斕的片段,依然如昨日般鮮活。昨夜的星辰依然閃爍,昨夜的歌聲仍在耳畔回響。安徽大學,這片承載我童年與少年夢想的沃土,永遠是我心之歸處。
1.“大”學生
恢複高考那幾年,安大校園就像剛攤開的潑墨畫,百廢待興,新舊交織,透著股特別的味兒。那會兒的大學生,有的滿臉絡腮胡,氣場跟咱爸的同事似的,害得我這小不點老是被家大人教著喊“叔叔”。幸好,到了81級新生入學,這畫風總算清新了些,那些“大”學生轉瞬化作親切的哥哥姐姐,讓我這個“小俠們”鬆了一口氣。
呂萌和李萍這倆姐,就是地道的“自家人”。她們都是安大子弟,根兒就在這片校園裏。呂萌住前棟灰樓一樓,她爸是中文係的呂亞人老師,家裏還有倆弟弟,比我高幾屆,估計沒少被姐姐的“光環”壓得喘不過氣。李萍的弟弟則跟我同過班。這倆姐的存在,讓我感覺大學生也沒那麽高不可攀,歲數正常得很,頂多是那種會幫你寫作業、順手還給你削支鉛筆的鄰家大姐。
不過,那年頭,大學生可是稀罕物件,擱誰家都得當榜樣供著。呂萌和李萍在家裏麵,一準是爸媽眼裏的驕傲,弟弟們要是考砸了,準得挨一句:“瞧你姐,多出息!”我們家也沒能幸免,雖說我是獨生子,可照樣躲不過“別人家孩子”的緊箍咒。隔壁楊忻葆老師家有倆高幾屆的才女,現成的就是我爸媽嘴裏的“常駐嘉賓”,害我這小土豆往她們旁邊一站,瞬間暗淡得像根蔫黃瓜。說起來,外頭興許還有“重男輕女”的風氣,可在安大這地兒,我敢拍胸脯打包票:壓根兒沒這回事!打小學起,班裏的大幹部全是女同學,個個英姿颯爽,指揮得我們這幫小老百姓服服帖帖,偶爾還得偷歎:巾幗女將,惹不起啊!
興許是看我這“老百姓”當得太安逸了,怕我長成一條隻想躺平的“鹹魚”,咱爸為了點燃我“男兒也要撐半邊天”的鬥誌,特意把陳、雍和張等幾位男生推出來,分別當班長、學委和班報主編。這些同學在同屆裏歲數偏小,初見時,白淨清秀,頭發梳得倍兒齊,帶著點剛從高中畢業的青澀,笑起來還靦腆得像大男孩。他們不像那些“叔叔輩”大學生那麽老成持重,自帶一股朝氣,帥得讓我這小小子忍不住多瞅兩眼,心想:喲,這些生瓜蛋子咋就能又靠譜又帶勁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