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退休族資金配置概況
|
來源 |
年齡或資深 /老人」群體有關數據 |
傾向低風險工具的數據 |
|---|---|---|
|
ETIQA Insurance Singapore — Retirement Insights Report 2024 |
“Seniors”(老年人)群體在退休規劃中更偏好保守金融工具 |
調查中顯示:所有年齡段裏(含老年人),有 44% 偏好固定存款/定期存款(Fixed deposits); 儲蓄賬戶也被很多人偏好。 |
|
OCBC Financial Wellness Index 2024 |
調查涵蓋到 60–65 歲左右的群體 |
在投資者中,固定收益證券/債券(包括新加坡政府債券、國庫券等)是常見選擇。 約 43% 的投資者持有這類固定收益資產。 |
|
Endowus Retirement Report 2022-23 |
關於新加坡戶主資產組成中,年長者更傾向於低風險資產 |
報告提到普通戶主裏,很多資產依舊在“貨幣 & 存款”(currency & deposits)類別,增長率高於股票/證券類別。 顯示即使有興趣投資,很多人還是偏保守。 |
粗略推估
基於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做一個合理的估算(帶較大誤差範圍):
- 假設退休或快退休的人(例如 60-70 歲)中,有 約 40-60% 的新加坡人會有顯著比例的儲蓄或養老金放在低風險金融工具裏(定存、政府債券、儲蓄賬戶等)。
- 在這群人中,把絕大部分/幾乎全部養老金都放在這些工具裏的,比例可能偏低,例如 20-30% 或更少,因為很多人也需要兼顧通貨膨脹、長期收入增長等等,會保留一部分風險資產。
台灣退休族資金配置概況
以下是與退休/年長族群和投資偏好相關的台灣調查內容:
|
調查 / 報告 |
關鍵發現 |
|---|---|
|
富達國際/2024 年亞太區投資人調查 |
台灣受訪者中,超過 4 成的人已經開始進行退休規劃; 近 6成 計劃在退休後繼續投資; 超過 7 成表示退休後最在意每月有固定收入。 |
|
2024 年台灣民眾共同基金投資行為調查(證交所 /投信投顧公會) |
在基金與ETF投資中,「穩健策略成主流」,年長者/50歲以上群體傾向傳統基金與「穩健型商品」, 更看重「配息穩定性」。 “追求穩定配息”的受訪者高達約 60%。 |
|
50 歲以上財務調查 |
在年長世代中(50 歲以上),不少人覺得自己的退休金是足夠的; 在理財工具中,「買股票/基金」與「做年金保險規劃」是比較被偏好的方式; 他們更偏好“長期持有”(長抱),或“固定領配息”的方式。 |
基於現有數據的推估
- 在台灣,退休或即將退休的人中,有一大部分會把他們的一部分退休儲蓄放在低風險/穩定收益的工具裏(例如定存、債券型基金、保本型產品、保險型年金等)。
- “偏好”這種方式(穩定收入、配息)的人比例似乎超過一半(例如調查中 60% 的受訪者表示追求穩定配息)。
- 若問“把幾乎全部退休儲蓄都放在定存或政府債券中”的比例,估計比較低,可能在 20–35% 範圍內(或者甚至更少),因為很多人即使保守,也會考慮分散風險/通脹等因素,有一部分資金會投入股票或基金等。
結論摘要
- 多項調查顯示 台灣民眾總體上對穩健、固定收入/配息偏好強烈,尤其是年長者/接近退休者。
- 多份民調與研究指出,家庭資產中現金及銀行存款占比非常高,樣本平均在約 40% 左右(視調查而異)。 這表示許多人確實把一大部分資產放在定存/儲蓄裏。
- 然而,把幾乎全部養老金都放在定存或政府債券的比例要低得多; 我保守估計為約 20–35%(或更低),因為多數人會做部分分散(例如保留股票/ETF/保險/年金等)。 (這是基於上文各項調查的綜合推斷,而非單一確切統計)。
關鍵證據
- 高比例資產在現金/銀行存款:有調查指出台灣受訪者平均將約 42% 的資產配置在現金及銀行存款。 這反映出民眾整體偏保守、現金比重高(會影響退休族的資產配置)。
- 偏好固定/定期收入:富達等亞太區調查發現,台灣受訪者在退休規劃上非常重視「每月固定收入」,並且在退休準備行動率上位居亞太前列(表明許多人會選擇定存、配息型產品或低波動工具以求穩定)。
- 地方機構與媒體報導支持「現金偏好」結論:多家銀行調查、世代退休調查與金融媒體都指出「年長族群/退休族更偏向穩健或配息導向」,且實務上許多人維持相當比重的定存或類現金資產。(續)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