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的成長與操練

來源: jennjess 2021-01-18 11:46:2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0716 bytes)

  雅各書2章21-24節
  “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把他兒子以撒獻在壇上,豈不是因行為稱義麽?可見,信心是與他的行為並行,而且信心因著行為才得成全。這就應驗經上所說:‘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他又得稱為神的朋友。這樣看來,人稱義是因著行為,不是單因著信。”

  我曾經在個人網頁專欄裏張貼過下麵這段話:

  如果我對耶穌的愛從來不會讓我為祂去冒險,那麽我對主的愛到底有多少?如果我的信心從來沒有讓我為了耶穌做出一些讓別人(包括我的基督徒朋友)以為荒唐的事,那麽我也許過於謹慎了。如果我所說所做的一切都能讓世界理解接受,那麽我真需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信仰了。

  當時我收到不少令我感到鼓舞的回複。以下的留言是來自尼日利亞的一位弟兄:

  “我要問一個嚴肅的問題:昔日主耶穌的門徒隻跟隨祂三年半,他們的靈命便有很大的成長,而我們這些基督徒的靈命,為什麽要經過如此長的時間才有增長呢?”“我是否錯過了什麽?”

  他的問題既誠實又很普遍。我的回應是:“你並沒有錯過什麽。”我們都不時地問:“為什麽要花這麽長時間,生命才有一點兒長進?”讓我列舉一些例子:

我們的生命是一點一點地改變

  *“我以為自己現在已經較能控製憤怒的情緒。為什麽要花這麽長時間,生命才有一點長進?”

  *“我仍然被色情製品所誘惑。為什麽要花這麽長時間,生命才有一點長進?”

  *“我每個主日都去教會,但是我的信心仍然有疑惑。為什麽要花這麽長時間,生命才有一點長進?”

  *“我以為自己現在已做得更好,但是我仍有很多壞習慣。為什麽要花這麽長時間,生命才有一點長進?”

  *“盡管我大部分時間掩飾內心的實況,但我仍是一個苦毒的人。為什麽要花這麽長時間,生命才有一點長進?”

  “為什麽要花這麽長時間,生命才有一點長進?”對於這個問題,許多人都希望能夠找到答案。我們可能以為自己一旦悔改認罪,相信主耶穌後,我們的屬靈生命就會立刻變得完全。但事實並非如此。神已命定,即使我們是祂所造,有主耶穌的樣式,我們的生命卻是需要一點一點地被改變的。

為什麽要花這麽長時間,生命才有一點長進?”

  基督徒可以活出得勝的生命,但不是一蹴即至。因為我們在打一場屬靈的戰鬥,對方是頑強、不易屈服的敵人。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段經文將幫助我們了解神如何通過生活的考驗來建立我們的信心。相教於死的信心不能給我帶來什麽,亞伯拉罕將自己心愛的兒子以撒獻在祭壇上時,他那活潑的信心便得以成全。

神通過生活的考驗來建立我們的信心。

  朋友,希望看到自己信心的成長嗎? 讓我們一起研讀雅各書2章21-24節,向亞伯拉罕學習如何通過試煉使我們的信心得以完全。

  信心是要經過考驗

  “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把他兒子以撒獻在壇上,豈不是因行為稱義麽?(第21節)。

  雅各以亞伯拉罕為實例,實在是妙招,因為猶太人都將他們的屬靈血統追溯到亞伯拉罕,亞伯拉罕在他們心中有多重要,可想而知。就猶太人而言,亞伯拉罕是那理想的信心偉人。在他與神同行多年後,如今他的信心正受到最嚴峻的考驗。這是一個如此戲劇性的時刻,雅各說當亞伯拉罕在祭壇上獻以撒時,他就“因行為稱義”了。

  我不想重述這個熟悉的故事,而是在更寬廣的背景下,論述我觀察所得的提醒:

亞伯拉罕順服神的吩咐,證明他的信心是真實的

  首先,在與神同行多年後亞伯拉罕的信心才受到考驗。亞伯拉罕的一生經曆了多次的考驗。第一次是當神呼召他離開迦勒底吾珥的時候。希伯來書11章8節提到亞伯拉罕離開的時候,“還不知往哪裏去。”這是信心的一個巨大的考驗。15章6節說:“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如果我們要問,就《新約聖經》論述“得救”的意義,亞伯拉罕是什麽時候得救的呢?答案就在創世記15章6節裏,這就是保羅在羅馬書第4章中提出的要點。這事的三十年後,神要亞伯拉罕獻上以撒為祭。

  其次,在經曆了勝利和失敗之後,亞伯拉罕都會經曆到信心的考驗。當亞伯拉罕離開迦勒底吾珥時,我們恍惚看到了他那閃亮的信心之光(創世記12章1-3節)。然而,當他帶著妻子撒拉去埃及避難時,卻因為害怕而讓撒拉撒謊(創世記12章10-20節)。他打了一場勝戰救回侄兒一家和財物,被麥基洗得祝福(創世記14章),且領受了從神而來的偉大應許(創世記15章),之後卻因為軟弱與夏甲生孩子而身陷家庭糾紛之中(創世記16章)。他在創世紀17章裏接受了割禮,在創世記20章裏他又再一次對撒拉的真實身份撒謊。亞伯拉罕是一個滿有信心的人,但他也是一個有著人性弱點的人。

  第三,神給人的考驗,往往出人意料。當神吩咐亞伯拉罕帶著兒子以撒前往摩利亞山時,他根本不知道神的意圖。他料想不到神要他獻上自己的兒子為祭。 在此之前,亞伯拉罕的所有經曆並沒有幫他做好準備迎接這一刻的到來。

亞伯拉罕在信心上的這種考驗在《聖經》中是絕無僅有的

  第四,神吩咐亞伯拉罕獻以撒,這種信心的考驗在《聖經》中是絕無僅有的。這是神唯一吩咐人將兒子獻上為祭的事件,聖經裏沒有其他經文記載誰曾有過像亞伯拉罕一樣的經曆。

  那麽從亞伯拉罕獻以撒的考驗中,我們得到的亮光是什麽?這無疑是亞伯拉罕對神的信心達到了頂峰的例子。神特意將亞伯拉罕放在聚光燈下,要求他將神應許蒙應驗的兒子以撒獻上為祭。希伯來書11章19節告訴我們亞伯拉罕相信,即使他將自己的兒子殺死,神也會將他從死裏複活:

  “他以為神還能叫人從死裏複活;他也彷佛從死中得回他的兒子來。”

  透過這節經文,我們知道了唯有創世記第22章所暗示的內容。亞伯拉罕在該章中有兩次暗示,他希望神透過某種方式,以某種方法讓以撒仍能存活。當他從遠處看見摩利亞山時,就吩咐他的仆人:

  “……,你們和驢在此等候,我與童子往那裏去拜一拜,就回到你們這裏來。”(創世記22章5節)。“Stay here with the donkey while I and the boy go over there. We will worship and then we will come back to you” (Genesis 22:5)

  這段經文的英文譯本能夠幫助我們更容易明白當中的暗示。亞伯拉罕對他的仆人說:“我與童子往那裏去拜一拜,(我們)就回到你們這裏來。”而不是說:“我就回到你們這裏來。”這就證明他相信神必以某種方法介入,以撒必與他一起回來。“亞伯拉罕把燔祭的柴放在他兒子以撒身上,自己手裏拿著火與刀;於是二人同行。”(創世記22章6節)。“以撒對他父親亞伯拉罕說:父親哪!亞伯拉罕說:我兒,我在這裏。以撒說:請看,火與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那裏呢?亞伯拉罕說:我兒,神必自己預備作燔祭的羊羔。於是二人同行。”(創世記22章7-8節)。對於在絕望困境中的世人而言,亞伯拉罕對兒子的回應:“神必自己預備作燔祭的羊羔”,無疑是標誌著一顆單純全然信靠神的心。

“神必自己預備作燔祭的羊羔”

  希伯來書的作者告訴我們,亞伯拉罕之所以可以說出這樣的話,是因為他相信神能使人從死裏複活。

  亞伯拉罕不曉得神將如何使以撒從死裏複活。
  他也從未見過神行這樣的神跡。

  從對神的認識到對環境的認識,讓他做出了這樣的推理。他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我要把自己的兒子獻上,然後神必將他從死裏複活。”仔細想想,亞伯拉罕的想法實在有些荒誕,特別是在當時,曆史上還從未發生過死人複活的神跡。隻有在二千年後,耶穌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從死裏複活。而亞伯拉罕當時就能對神有如此的確信,真是很奇妙!

  信心必須是完全無缺的

  “可見,信心是與他的行為並行,而且信心因著行為才得成全。”(第22節)。

  在摩利亞山上,亞伯拉罕要麵對的危急關頭是什麽?這不僅僅是涉及他摯愛的兒子以撒的性命。當亞伯拉罕舉起刀要殺死自己兒子的時候,同時也在扼殺神的應許。如果以撒死了,要從他的一族成為大國的應許將與他的死一同消逝。在這種情況下,亞伯拉罕卻沒有試圖推斷以撒若是死了,神的應許將如何應驗。他隻是堅定不移地服從神的旨意。先前他不願意順服等候神,他以屬肉體的方法,與夏甲同房,為自己立後嗣,嚐試為神實現祂的應許。如今,亞伯拉罕在摩利亞山的經曆卻是他對神信靠和順服的一個大逆轉。

當亞伯拉罕不明白神的旨意時,他是以順服來回應

  現在讓我們以一個更寬廣的角度來看亞伯拉罕獻以撒的事情。神是否要求亞伯拉罕獻上他的兒子以撒?是的。亞伯拉罕預先知道整件事的結局嗎?不知道。具體點說,他預先知道在小樹中會有一隻公羊嗎?不知道。那麽,亞伯拉罕知道什麽呢?他知道神吩咐他要做的事,他也知道神應許賜他一個兒子,萬族必因他得福。但他不知道神會如何讓祂的命令(獻以撒為祭)和祂的應許(借著以撒賜福世界),能被同時執行和實現。

  在這點上,我們看到亞伯拉罕信靠神的心已經到了至高至佳的境界。即使從人的角度來看,神吩咐他獻以撒的命令根本不合邏輯,他依然存心順服神的命令。雖然神的應許看來是無法在以撒身上應驗,但他還是遵行神的吩咐。我們從中得到的教訓是:

  當神賜下應許時,我們卻懷疑神如何才能實現祂的承諾,就是一種愚昧和不信。信心不是從追問神“如何能”而來的。信心乃是相信,並且把“如何能”交在全能神的手中。如果我們花太多時間去揣度神將如何成就祂的應許,隻會讓自己進退兩難。

  信心必得到神的肯定

  “這就應驗經上所說:‘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他又得稱為神的朋友。”(第23節)。

  雅各在這段經文裏引用了創世記15章6節。創世記15章的內容記載神與亞伯拉罕立約,應許賜給他多如繁星的後裔,又賜他迦南地為業。之後,神吩咐他將指定的祭牲每樣劈開分成兩半,然後祂讓亞伯拉罕入睡,祂在被劈開分成兩半的祭牲中獨自經過。在古時,立約的雙方要在劈成兩半的牲畜中一同經過,表示守約。但是為什麽這裏神獨自從劈開的祭牲中經過?因為應許的實現最終將取決於神,而不是亞伯拉罕。該序列如下所示:

亞伯拉罕信神!

  亞伯拉罕信神。
  因著他的信,神算他為義。
  亞伯拉罕睡著了。
  神在立約的祭牲中獨自經過。

  沒有什麽比這更清楚了。亞伯拉罕“得救”,得神“算他為義”,是建基於他單單相信神的話。他獻以撒為祭的事發生在很多年以後,也許是三十年之後。以下是《聖經》記載的先後次序:

  亞伯拉罕信神(創世記15章)。
  亞伯拉罕獻以撒為祭(創世記22章)。

  因此,“亞伯拉罕因信神而稱義”這話是完全公道的。這就是保羅在羅馬書4章和加拉太書3章中提出的論據。說亞伯拉罕是因行為稱義也是正確的,因為他在獻以撒的事上證明了自己信仰的真實性。

  信心是需要闡明的

  “這樣看來,人稱義是因著行為,不是單因著信。”(第24節)。

  信,“faith”在《新約聖經》中有多種含義。其字義是相信、信心、信賴、交托。若是動詞,它指的是一種相信的行動。這個字的含意相當廣泛,它在《新約聖經》中出現二百多次。它可以指我們所信的事、信仰的內涵和教義。例如,所信的道,“我既然這樣深信,就知道仍要住在世間,且與你們眾人同住,使你們在所信的道上又長進又喜樂。”(腓立比書1章25節)。至聖的真道,“這奧秘如今顯明出來,而且按著永生神的命,藉眾先知的書指示萬國的民,使他們信服真道。”(羅馬書16章26節)。它也可以指在神裏那活潑的道,“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希伯來書11章1節)。

  現今,當我們談到“信心”時,是指“一種積極的感覺,事情將會得到解決”。或者,我有信心某球隊將會贏得世界大賽等等。無論我們怎麽稱呼這種信心,都與得救的信心不一樣。真正能使人得救的信心是源於那位信實、祂的應許永不改變的神。換句話說,使人得救的信心是從神而來,而不是出於我們自己,因為我們不能救自己。每個人必須自發自覺地做出選擇——接受和信靠神的應許,唯有借著主耶穌的受死和複活,我們才能與神和好,罪得赦免。

  這是活的信心,因為它立足於那位創造萬有的永活真神,祂的道是活潑、是有功效的。雅各並不是對我們說:“當讓你的信心改變你。”他所說的具有更深的含義。他的意思是說:“真正信靠神,祂必改變你。”這種信心遲早會在你的生命中顯現出來。

  亞伯拉罕和主耶穌

  2000年以來,基督徒從《聖經》中看到主耶穌基督的受死與複活。在創世記22章中,我們看到一個人因為愛神的緣故所做的事。然而,在各各他山上,我們看到神為愛世人的緣故,差遣耶穌成為他們的救主,讓祂被釘在十字架上,使罪人得赦免。亞伯拉罕隻是遵照神的吩咐,將以撒獻上。神卻是為了赦免世人的罪,將自己的獨生子耶穌基督獻上。主耶穌為了救贖世人的罪,祂不僅忍受了肉體的死,還要忍受與父神隔絕的痛苦,祂在十字架上喊著說:“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麽離棄我?”(馬太福音27章46節)。原來聖潔的父神轉眼不看自己的兒子,這位公義的神將祂的憤怒全部傾倒在了自己兒子身上。被主耶穌稱為聖天父的神真真實實地將耶穌離棄了。當神的手在各各他山上舉起時,沒有人代表主耶穌求情、哭喊,像亞伯拉罕那樣有天使對他說:“你不可在這童子身上下手,一點不可害他!…”主耶穌順服父神的旨意,甘心將自己獻上。“祂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書2章6-8節)。

  亞伯拉罕獻上他的兒子。
  天父獻上祂的兒子。
  以撒是扛著木柴。
  耶穌是背著十字架。

以撒是扛著木柴。耶穌是背著十字架。

  以撒是被放在祭壇上。
  耶穌是被釘在十字架上。
  亞伯拉罕是願意他的兒子受死。
  天父是定意要祂的兒子受死。
  亞伯拉罕將公羊獻上,代替了獻以撒。
  神將基督獻上,成了罪人的贖罪祭。
  亞伯拉罕“彷佛從死中”得回他的兒子來。
  耶穌是真正從死裏複活。

  當我研讀創世記22章,在亞伯拉罕的信心被考驗後,公羊被獻上為祭,以撒得以保存性命,神的應許再次被肯定之後,神所說的一句話令我震驚。它是一個嚴峻試驗之後圓滿結局的一部分。那就是神對亞伯拉罕讚揚說:“你沒有將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留下不給我。”(第12節;另見第16節)。

  “你沒有留下不給我。”

  神說:“我要你將最珍貴的寶貝交給我。”

  對我們所有人來說,真正要學習的就是這一點。神有意使我們的信心得以完全,而實現的唯一方法就是讓我們經曆信心的考驗。舉個例子,假設你喜歡下棋,還購買了一款教下棋的電腦遊戲。你不斷鑽研,日複一日地玩模擬遊戲。終於有一天你戰無不勝,每次都贏,從未輸過,但那隻是你和電腦遊戲之間的較量。我們都知道與機器對弈和真人對壘是完全不同的。與真人比賽,才能真正顯示出自己的棋藝高低。同樣,與神同行就意味著我們的信心慢慢地不再是理論上的知識,而是能在實際行動中表現出來,以至於,有一天我們的信心生活能完全走出“虛擬世界”進入現實生活。

不為自己留分文

  在信心的操練上,有時我們會得勝。
  有時候我們會因信心軟弱而輸了。

  看看亞伯拉罕的實例。即使他是《聖經》中的“信心之父”,他還是兩次謊稱撒拉是他的妹妹;在撒拉的煽動下,與夏甲行房。這是因為他的信心軟弱,他認為自己需要“幫助神 ”去成就祂的應許。我的意思是,神一次又一次地考驗亞伯拉罕的信心。神也同樣地給我們考驗,因為這是我們信心得以成全的唯一途徑。

  以下兩句歌詞是來自我喜歡的一首聖詩:

  願我恭敬獻金銀,
  不為自己留分文;

  亞伯拉罕的最終考驗與錢財無關。他麵對的考驗比財富更難作取舍。他會把自己的兒子留下不給神嗎?易地而處,我不確定那一刻我能否做到。我不確定我是否能像他一樣的信心堅定不移。但這並不重要,我不必像亞伯拉罕一樣,神給他的考驗與給我的不同。但神會不斷地挑戰我們:“你願意為我獻上最珍貴的寶貝嗎?”

親愛的主啊,求禰在我的身上施行禰的旨意,好讓我的信心得以成全。

  正如亞伯拉罕不知道神要求他獻上的是什麽,我們也不曉得明天將會是怎麽樣。但是我們確知神把我們置於困境中,是要我們學習順服祂的旨意,好使我們的信心得以成全。從這個意義上說,當我們相信基督的那一刻,我們就因信神,被祂稱義。當我們的信心一遍又一遍地經受考驗,我們就因出於信心而有的行為,被神稱義。在我們行走天路的過程中,充滿了危險、網羅、考驗和挑戰,我們不應感到驚訝。這是神使我們的信心得以成全的計劃。

  以下是該首聖詩的結尾:

  使我愛如火燒焚,全獻給我主我神,
  我願獻心靈百體,因本來都屬於禰。

  願意以下的話語成為我們每天的禱告:

  親愛的主啊,求禰在我的身上施行禰的旨意,好讓我的信心得以成全。求禰幫助我不要懷疑或退縮,把我所擁有的全部擺上,獻給禰。阿們。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