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未能成就大業,隻因這8個字

來源: 老鷹捉小雞 2018-01-09 18:44:2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971 bytes)

     無論在文學作品《三國演義》中,還是正史《三國誌》中,諸葛亮的才能和智謀,都被予以極高評價。連老對手司馬懿都說他是"天下奇才",對他極為佩服。其實諸葛亮不光是在三國時代聲譽鵲起,後世對他的忠心與能力,都非常認可並推崇備至。

 

  《晉書》記載,西晉時期有個名將王彌,文武雙全善於用兵。他後來投靠漢趙皇帝劉淵,劉淵非常高興,說他"真吾孔明也",還特意引用了劉備的名言:"吾之有將軍,如魚之有水。"前秦宰相王猛,出將入相文武雙全,也被皇帝比作自己的諸葛亮、薑太公,後世更是稱之為"功蓋諸葛第一人"。可見諸葛亮已經成為曆代衡量人才標準的標誌性人物。

  諸葛亮才幹超群,劉備對他也是言聽計從,尊崇備至,並把他放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之位上,可以說給了他充分施展才華的舞台。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更是成為蜀漢實際意義上的第一人,"事無巨細鹹決於亮",大權獨攬。可以說,諸葛亮之才千古罕有,但蜀漢給他的權力與信任,也是絕無僅有。三國眾多謀臣將帥,像諸葛亮一樣位極人臣的屈指可數。 

  然而,諸葛亮治國理政、用兵打仗,裏裏外外一把手,蜀國大政方針或是對外關係,都在一板一眼按照諸葛亮的計劃運行,可惜的是,蜀漢最終卻未能統一天下。別說統一天下,連發展壯大的目標也是差強人意。蜀漢在三國之中,地盤最小,麵積最小,人口最少,始終是三國中最弱的一個,別說與曹操爭雄,就連打個東吳都費勁。在三國中,蜀漢也毫無疑義地最先滅亡。

  以諸葛之才盡心竭力,卻得出這麽一個結果,著實令人費解。曆來對此眾說紛紜,有一種說法是人才匱乏,蜀漢後期,五虎將等一批中堅力量相繼凋零,出現人才斷層,看似有幾分道理。但要知道,人才斷層是三國普遍麵臨的問題,曹魏集團第一批次的五子良將,到諸葛亮北伐時,也已經死的隻剩下張郃一人。東吳的周瑜是相當於諸葛亮式的人物,更是英年早逝,但都沒有給本國造成根本性影響。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當初諸葛亮製定的隆中對,本身存在重大缺陷。認為諸葛亮提出的占據荊州屬於失策之舉,荊州孤懸於曹操和孫權之間,根本守不住,遲早淪於他人之手。但話說回來,即使諸葛亮不提隆中對,劉備隻要有機會占荊州,也決不會放棄。隆中對對於劉備集團的發展騰飛是有目共睹的。即使不算完美,但對於劉備來說,仍可稱為最適合不過的發展戰略。

  其實,上述這些說法,都沒有切中根本。諸葛亮未能成就大業的原因,有個人曾經用8個字做出精辟總結。這個人就是蜀漢武將張翼。張翼雖然沒有五虎將名氣大,但他長期跟隨劉備和諸葛亮、薑維作戰,也曾參加過漢中之戰等關鍵戰役,劉禪上台後,張翼成為武將骨幹力量之一,幾乎參加了諸葛亮薑維的每一次北伐,深知蜀漢內情。

  《三國誌》記載,張翼曾經和薑維爭論過蜀漢問題,張翼說了8個字:國小民勞,不宜黷武。蜀漢底子薄人口少,經濟實力與軍事實力在三國中都處於弱勢,應奉行休養生息、保境安民、養精蓄銳的立國之道。諸葛亮以攻為守連年征戰,雖然不無道理,但不可否認的是,連年征戰,耗費大量人財物力,使得蜀漢府庫空虛,民力疲憊,人心厭戰,綜合國力嚴重受損。結果別說平定天下,戰爭的沉重負擔已經把蜀漢自身壓垮了。

  這才是根本問題所在。直接惡果就是,魏國很少主動進攻蜀漢,但一次大規模進攻,就讓蜀漢徹底垮台,抗打擊能力的低下,令人不可思議。這就是窮兵黷武的最終後果。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