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池之會

春秋末期,公元前482年,吳國國力達到黃金頂峰,吳王夫差挾滅楚,滅越,破魯,破齊之餘威,率大軍精兵3萬北上中原,到黃池參加諸侯會盟,和晉國爭奪中原霸權。會上爭議的焦點是誰為主盟,就是誰在會盟儀式上第一個歃血。老牌盟主晉國國君晉侯和夫差多日爭執不下,陷入僵局。這時吳國後方消息傳來,勾踐偷家攻破了姑蘇俘虜了吳太子。吳國君臣商量,決定回軍前先解決眼前問題。在秘密處決了7個通訊兵後,吳王展開盛大閱兵,左軍白甲白旗,右軍紅甲紅旗,軍威浩大,如火如荼(此成語由此而來,荼為百花)。吳方發話,要求迅速決定主盟,否則便以實力解決爭議。此舉嚇尿了晉方及其一眾中原小盟友。晉侯恐慌,意欲讓步,晉大夫趙鞅道:用實力說話便用實力說話,胡怕胡,打他鴨的。晉大夫司馬寅道:莫慌,經常吃肉的人氣色很好,何況吳王這種有特供的,我看夫差閱兵時麵色暗黑,頭來回搖晃,肯定是內部發生了什麽大事。彼等蠻夷耐心較差,我們以不變應萬變,跟鴨耗著。晉侯依言,果然吳方隨後讓步。據左傳,夫差同意晉侯主盟;據國語,晉侯同意夫差主盟但儀式上稱吳侯而不是吳王。史記采用國語說法。無論如何,夫差在強勢下做出了讓步。晉侯也因在此關鍵時刻把持住了戰略定力,維護了周王室主權而被諡為晉定公。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