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就是真實度。連中共的鳳凰網都承認,淞滬會戰,日軍第九師團戰力損失高達百分之七十以上(見內)

從日軍第9師團傷亡人數看上海南京戰役到底有多慘烈_鳳凰網

從日軍第9師團傷亡人數看上海南京戰役到底有多慘烈

江紫辰

優質曆史領域創作者

專注於抗日戰爭史、太平洋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日俄戰爭等。

 

原創文章

關於?淞滬會戰日軍傷亡學界、軍迷圈內一直爭論紛紛,有的說死傷4萬,有的說死傷6萬人。有的人說截止南京淪陷,日軍也不過損失七、八萬人而已。筆者專門開寫過一篇2萬字的日軍淞滬會戰傷亡的文章,在此拿出一個師團損失情況,編成3篇文章為大家解讀日軍這個各個聯隊的損失情況。

日軍第九師團是日本陸軍戰鬥力很強的師團之一,戰鬥力、士兵單兵作戰能力不亞於日軍第5師團、第6師團這兩個日本陸軍頭號王牌師團。這個師團的曆史上,曾經有兩次作戰,導致師團傷亡殆盡幾,師團戰力損失高達百分之七十以上(如果不及時補充兵員,幾乎覆滅)。這兩次,一次是日俄戰爭中的旅順要塞攻略戰,另一次就是1937年“八一三”淞滬會戰(日方稱為上海作戰)。

淞滬會戰,日軍第9師團屬於參戰較晚的師團。?1937年9月27日,日軍第9師團主力從吳淞登陸,管轄的步兵第36聯隊則從上海虹口及上海碼頭登陸。10月1日為師團預備隊,10月3日晚上正式投入作戰。

該聯隊滿員人數為3818人、馬匹718頭。但剛登陸的第36聯隊此時兵員並不滿編,按照《金城聯隊史》(第七聯隊)記載,第36聯隊開始隻有將校80人、兵3117人,合計3197人。

10月3日正式投入作戰的第9師團第36聯隊遭到中國軍第一軍(軍長胡宗南)等其它部隊的頑強阻擊,連日激戰,這個日軍王牌師團損失極大。

關於當時的戰況? 原日軍第9師團經理部衣糧課課長渡邊卯七寫的《戰爭的回憶》一書,在關於淞滬會戰戰況時寫道:“本次戰鬥真的是踏著戰友的屍體進行的,是世界戰爭史上罕見的縱深陣地攻防戰。在碉堡附近,敵人遺棄的屍體層層疊疊堆積如山...........看來他們是打光子彈,戰鬥到了最後那一刻的。散兵壕裏的死者有的緊握著槍而死,根本無法取出槍,如果用力取,屍體也會跟著滾動,驚得大家直喊“幽靈來了”。雖說是敵人,但他們英勇戰鬥到最後一刻,我不得不佩服他們的戰鬥精神。其中很多人似乎是未滿20歲的孩子,這令我驚訝不已。”

關於日軍第36聯隊的傷亡,? 《金城聯隊史》記載道:“截止1937年10月28日,第36聯隊戰死506人、戰傷1149人,合計1655人,占全聯隊人數的52%。”

《鯖江步兵第三十六聯隊》?記載道:談家頭附近戰鬥戰死231人、戰傷460人

走馬塘附近戰鬥死149人、戰傷525人

蘇州河戰鬥死230人、傷519人。

在該書第135頁寫道,該聯隊在上海作戰總傷亡2480人?。同時《步兵第三十六聯隊戰誌》一書也記載道,上海作戰傷亡高達 2480人。同時該書又說道,在日俄戰爭中曆時5個月之久的旅順要塞攻略戰中,第36聯隊傷亡高達3554人。

上海作戰僅僅一個月又10天(10月3日—11月13日合計41天),第36聯隊卻傷亡如此之大。由此可見淞滬會戰戰鬥之慘烈,是我們遠遠想象不到的。

我們常說日軍戰史、部隊史不靠譜,有水分,一半縮水2—3倍。那麽一視同仁,統一標準的話,日軍第36聯隊上海作戰的傷亡是不是也要乘以2—3倍呢?而且如此慘烈的戰役,按照很多人說法,越慘烈,傷亡越大的戰役,日軍越愛縮水。那麽第36聯隊到底要傷亡多少人呢?

1937年11月12日,日軍上海派遣軍占領整個上海後,以南京為目標向中華民國首都南京發起追擊戰。上海一戰第9師團可謂元氣大傷,但日軍開戰初期有良好的兵員補充能力,按照《 鯖江步兵第三十六聯隊史 》記載對南京發起追擊戰時,正在接收第二批補充人員,按照第7聯隊、第19聯隊的部隊史記載,每次補充人員人數為1100人左右。也就是說,第9師團11月中旬時,每個步兵聯隊陸續接收了2000人以上的補充兵。

雖然每個步兵聯隊並沒有補充到滿員,但戰力已經恢複了百分之八十左右。11月12日,第9師團為上海派遣軍中央兵團向安亭鎮、昆山一帶進攻。第36聯隊作為?右翼隊進攻昆山以東地區。之後,第36聯隊與師團主力連續占領昆山、蘇州、無錫、常州等地。雖然一路凱歌,但日軍第36聯隊損失很大。到了12月5日進軍到南京外圍淳化鎮、方山附近時。日軍第36聯隊每個中隊兵力隻有130餘人左右,比如第12中隊。按照《步兵第三十六聯隊第十二中隊陣中日誌》記載,12月8日,該中隊陣亡11人、負傷11人(其中有一人是大尉中隊長,此人重傷不治而死),當晚中隊還剩76人。也就是說7日晚上時,該中隊還有98人。相對於第16師團,每個中隊都是190人以上,某中隊12月11日時兵力還有220餘人相比第36聯隊明顯戰力不足。

12月9日,日軍第9師團第36聯隊作為整個日軍華中方麵軍第一個衝到南京城門外(光華門)的步兵聯隊,在不等待重炮部隊、輜重部隊到來,在僅配屬獨立輕裝甲中隊、獨立機關槍大隊一個中隊、2門九四式75毫米山炮的情況下獨自攻城。

由於第3大隊在進攻淳化鎮時傷亡較大,聯隊長命令伊藤善光少佐指揮的第1大隊為主攻,第2大隊附近第1大隊左翼安全,第3大隊在後方警備。當天上午,2門山炮將僅有的70來枚炮彈打光後,步兵在裝甲車、步兵炮、重機槍的掩護下開始攻城。但發現山炮對光華門的炮擊沒有任何效果,強攻一天沒有任何進展。

第二天,第十八旅團司令部中佐副官坐裝甲車給第36聯隊補充了500枚山炮彈以及其餘彈藥物資,同時第36聯隊配屬了工兵第9聯隊第2中隊。當天上午,山炮兵對準光華門猛烈炮擊,步兵、裝甲車掩護工兵爆破光華門。見炸開缺口的日軍第36聯隊第1大隊敢死隊(第1中隊為主)直接衝入城內,但日軍發現衝入城內後還有一道城門。

光華門是南京城牆特有的雙甕城的城門,裏外都有一個甕城,不像中華門隻有一個甕城。進入外甕城的日軍敢死隊如同甕中之鱉,遭到中國軍隊猛烈反擊。日軍第36聯隊也集中兵力救援敢死隊,雙方在光華門甕城打的十分激烈。當天晚上,中國軍隊發起反攻,導致日軍進攻失敗,第1大隊長伊藤少佐陣亡。

關於當天晚上戰鬥,第36聯隊第1大隊第1中隊長山際喜一少尉(代理)戰後的口述記述道:“晚上10時左右,敵軍開始發射催淚彈,我軍立刻戴上防毒麵具。激戰中,敵人的兩輛坦克迅猛突擊而來,將士們發現後立即以沙袋為掩體應戰,所幸的是勇士們將其擊退了………最先登上城牆的敢死隊中,除了見軍曹、大穀伍長之外,有26人陣亡。除了中田、大橋兩位少尉之外,有28人負重傷或輕傷。如今,隻剩下以山際少尉為首的伊藤伍長,永井、山本、梅田、尾上上等兵,細川、小川一等兵,以及其他7人。”

在日軍進攻連續受挫的時候,日軍重炮兵部隊陸續到位。關於日軍重炮兵在上海、南京作戰的情況一直是筆糊塗賬。為了搞清楚日軍重炮兵每個部隊作戰情況,筆者花高價,從日本購買到獨立野戰重炮兵第十五聯隊部隊史。這本書價值極高,關於這個聯隊侵華八年的曆史都一一記錄在內。

按照這本書記載,該聯隊最開始裝備16門十四年式105毫米加農炮,後換裝為九二式105毫米加農炮,之後為2種火炮的混裝。

南京戰役時,該聯隊第2大隊第4中隊配屬給第36聯隊,按照日軍計劃,山炮兵射擊城牆後將射擊目標、情況告訴加農炮部隊,加農炮部隊進行集中射擊,150毫米榴彈炮部隊負責壓製城內中國軍隊。

12日當天,第4中隊2門105毫米加農炮(編製4門)對光華門城牆連續發射154枚炮彈後,日軍第36聯隊第2大隊指揮第1大隊殘部(縮編為1個中隊)對光華門強攻。到了晚上,南京衛戍軍突然開始大撤退,導致南京各個城門被日軍占領。同樣的,光華門也於12月13日淩晨5時左右被日軍全部占領。

南京一戰,日軍第36聯隊是整個華中方麵軍損失最大的。戰後除了第2大隊長仍然由少佐擔任,第1大隊長由中尉代理、第3大隊長由少尉代理,結果第二天該少尉負傷,又由另一位少尉代理大隊長職務。

關於這個聯隊的傷亡情況,可謂有多種說法。按照《南京攻城記》記載,第36聯隊南京戰役戰死206人、戰傷415人。同時,該聯隊從10月3日進攻上海,到南京戰役結束共戰死1265人。

《 鯖江步兵第三十六聯隊史 》 記載,南京戰役戰死275人、戰傷546人。明顯比《南京攻城記》記載的多的多。而按照《步兵第三十六聯隊史誌》記載,戰死257人、戰傷546人。一個是275、一個是257到底哪個是真的呢?

之後筆者又找到了第36聯隊一份資料,按照《步兵第三十六聯隊中支那方麵行動概要》記載,南京戰役第36聯隊戰死257人、戰傷546人。數據和 《步兵第三十六聯隊史誌》是一致的,而且這是日軍原始檔案,要比日本戰敗後由老兵會編的部隊史可信度更高,同時這份資料還提到了,該聯隊從進攻上海到攻陷南京共犧牲 1565人。

《步兵第三十六聯隊中支那方麵行動概要》原話是:“自上海登陸三個月以來,克服無數艱險,曆經了上海附近的浴血奮戰,又馬不停蹄地急行軍,長驅直入攻擊首都南京,最後終於讓軍旗在南京城頭高高飄揚,陣亡的1565名英靈就此可以安息了。”

以這數字為基準的話,減去上海、南京的陣亡人數,追擊作戰第36聯隊戰死612人,戰死人數略低於上海作戰。如果按照上海作戰的傷亡比率算,追擊作戰第36聯隊傷亡約2000人。步兵第36聯隊上海作戰時全聯隊隻有3197人,那麽打完南京,這個聯隊已經傷亡率累計高達140%左右。

這也是日軍第9師團侵華曆史中死傷最大的一次,僅僅3個月作戰,光第36聯隊就是戰死了1565人。旅順要塞攻略戰中,曆時150餘天(5個月),第36聯隊也不過戰死953人。而麵對武器、裝備、單兵作戰能力、戰術、後勤保障能力等都不如自己的中國軍隊,卻死了那麽多人。以至於日軍部隊史一致認為,上海作戰慘烈程度不亞於,甚至比旅順要塞攻略戰都要慘烈,簡直如同地獄!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