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英烈中的共產黨員】彭國珩"
https://www.jiandang100.tsinghua.edu.cn/info/1019/7288.htm
彭國珩又名彭永年,江西吉安人。1935年考入清華大學物理學係。勤奮好學,樂於助人,被同學推選為清華救國委員會委員。“
一二?九”運動中,積極參加各項抗日救亡活動,表現突出,1936年後擔任救國委員會副主席、主席。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1月曾帶領清華學生組成的“綏遠抗戰前線服務團”赴綏遠前線進行救護等服務工作。
1936年12月,受祖國危亡的召喚,他改名彭永年,離校從軍,到山西“特別軍訓班”受訓。1937年春結業後,任山西國民兵軍官教導團第八團政訓處幹事,不久代理政訓處長,為開展抗日遊擊戰訓練民兵。
“七七”事變後,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成立,彭國珩於1938年初調任決死隊二縱隊司令部秘書長,不久改任二縱隊五總隊一大隊政治部主任,曾率部參加韓信嶺伏擊戰。這年夏秋之交調任二縱隊政治部宣傳科長,1939年夏二縱隊整編後,任山西第六專署保安旅政治部主任。這年冬,閻錫山頑軍突向決死隊發起襲擊,製造了晉西事變,彭國珩和旅長張文昂一起率保安旅官兵進行了自衛還擊,在八路軍晉西支隊支援下,粉碎了頑軍的進犯。後為牽製北犯之敵,轉移到晉西北。他在決死隊數年間,為了抗日,出生入死轉戰於山西各地,與戰士同甘共苦,深得民眾的愛戴。
1940年春,彭國珩奉命由臨縣去延安學習,行軍路上不幸犧牲,時年25歲。
"聊聊八卦:清華“一二·九”風雲人物的不同命運"
https://www.chinesepen.org/blog/archives/121085
11、彭國珩
彭國珩是年級最小的救國會委員,是 1935 年新入學的十一級物理係學生。1936 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 11 月離校參軍,到山西開展抗日工作,後來在決死隊二縱隊擔任宣傳工作。1940 年,在回延安學習的路上犧牲,年僅二十五歲,是救國委員會委員中的另一位烈士。
彭國珩的個人事跡固然壯烈,但另一個不為人知的是他的家世。彭國珩的大哥名彭國彥,曾任國民政府二十年代的吳縣縣長等職。彭國彥的女兒叫彭令昭,後來她有一個更為人所知的筆名:林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