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各位,這位“小爐匠”的父親是誰?

來源: 欲千北 2019-10-13 18:55:5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2215 bytes)

十多年前,《華夏文摘》名氣很大,很喜歡其中一位作者“小爐匠”,常常追他的作品,但一直猜不出他的父親是誰。周末有點空閑,又翻出他2005年的舊作,轉貼如下。相信他的回憶是真實的。如有誰知道他的父親,請告訴我,幫我解開這十多年的迷。先謝了。

轉貼來源:

http://archives.cnd.org/HXWK/author/XIAO-Lujiang/kd051016-3.gb.html

http://archives.cnd.org/HXWK/author/XIAO-Lujiang/cm0511b-2.gb.html

往事追憶

               超聲波的故事

                ·小爐匠·

  話說公元一九五八年,神州大地一片狂熱。從日產千噸鋼,畝產萬斤糧開始,工農兵學商都在大放‘衛星’。科學界裏的衛星也不少了,比如論證畝產萬斤糧的可行性,建三門峽大壩的好處等等,已有多文論述這裏就不提了。這裏要說個沒多少人注意的小衛星,超聲波技術之推廣。在當時,經常有人提到要把這個或那個東西“超一超”,好像能點石成金一樣。記得我識字的時候中小學生讀的《我們愛科學》雜誌就曾刊登過一篇叫《神奇的魔棍》的幻想故事。這魔棍就是一袖珍超聲波發生器,能夠把汙水變為汽水。那時汽水對小學生來說可絕對是個奢侈品,要到春遊的時候才能幾個人湊錢喝一瓶。因此在我的心目中超聲是一種神力,對其崇拜是大人們不能想象的。這裏要講的是一個大人的故事,它完全真實的,隻不過像其它口述曆史一樣被演義化了。

  那是六十年代初,正是超聲波運動熱火朝天的時候。有人說它能幫助煉鋼,縮短出鋼的時間,又有人說它能提高煤的產熱量,提高發電的效率。看來都有些實際數據支持,可卻無一個統一的理論來解釋。那時先父作為一名物理學家,參加了氫彈研製中的一個小課題,因此他平時雖在中關村的物理所上班,卻每隔一個星期就到“鄉下”去出幾天差。實際上是去京郊良鄉的原子能所工作。去良鄉要乘科學院的班車,那時乘車和現在秩序差不多,車一來大夥兒一擁而上,把車門堵得死死的。家父頗有些舊知識分子的斯文,不但不跟著去擠,反而站在後麵,用渾厚的男低音勸說大家不要急“越擠上車越慢,排好隊上得才快”。有一次在熱火朝天上車過程中他突然象阿基米德洗澡,牛頓挨蘋果砸一樣的頓悟。超聲波的理論就在這擠車的場景中展現。他認為在化學反應時許多分子競爭一個反應物的結合位點,這種競爭可能使結合減慢,從而減慢反應速度,就好像大家擠車門一樣。超聲的作用可以使分子一張一弛地接觸反應位點,就可能提高結合的機率,好象有秩序地上車速度快一樣。這一理論是對是錯且作別論,但它確實可以對如鋼水中碳的氧化率,煤炭燃燒是否完全,以及化肥合成速度等看似不相關的問題給出一個共同的解釋。因此當家父把他的想法在學術會議上一講,竟然合者甚眾。從此也得了一個“超聲理論家”的虛名。

  最使家父得意,並多次在我們三兄弟麵前誇口的是,北朝鮮派了一位副首相來,口口聲聲要“請老師吃飯”並在席間親耳聆聽家父理論一番。

  可實際上北朝同誌興師動眾派一位副首相來並不是為了聽空頭理論,而是另一番原委。原來當時在原子能所有幾位敢想敢幹的年青人,把鈾礦石拿來“超一超”,想借此提高鈾235的分離效率。不成想‘超’過的鈾礦石的放射性竟比沒超過的高了不少。他們又用本無放射性的水晶礦石來試驗,竟發現‘超’過的水晶也產生了微弱的放射性。這一成果報到了上麵,受到高度重視。一位留過洋並主持原子彈研製的大科學家這時也認為超聲能夠打破原子核。這可是個超級大衛星啊,上麵指示一定要保守機密。等咱們研究清楚了再說。那時候對美國大鼻子,蘇聯老毛子,印度纏頭阿三之類保密都比較簡單。那時節隻要長得像外國人,想到西山都不行,別說接近原子基地了。可是百密必有一疏,競被有著鮮血之誼的朝鮮兄弟探到了風聲。這不,副首相就是奔著這個來的。

  家父當時是否在這絕密衛星的圈內,他從未提過。但他很善談,常常開口千言離題萬裏。組織上派他和那副首相的一番會晤,可謂用心良苦。想必他絕未泄露國家機密。否則在不久後文革中一定會受到嚴厲的清算。我們也就會知道的。

但是在副首相無功而返之後家父卻對這件事來了興趣。他來到原子能所,讓放這顆大衛星的年輕人表演給他看看。爾等拿出一塊鈾礦石,在蓋革計數器(一種測量放射性強度的儀器)下先測出放射性強度。然後打開超生波發生器,把礦石“超”了一遍。之後再放到蓋革計數前去測量,果然聽見劈劈啪啪聲音不斷,表明‘超’後放射性增強了許多。幾位年輕人又拿來一片水晶,先放在計數器下,隻聽見幾聲零星的嗶剝,幾乎沒有放射性。然後再照樣‘超’了幾分鍾,再拿去測,嗶啵聲(放射性)果然強了不少。

  家父看到這裏,突然象明白了什麽,馬上叫他們在水晶片上塗了一層凡士林油膏,再拿去‘超’。超完往計數器下一放,隻聽劈劈啪啪,好似青菜下進滾油鍋,計數器的指針打到標度之外,放射性強之又強。父親一見,又讓他們用鈾礦石重新作一次實驗,超前測測,超後再測測。然後用水衝衝再測。結果雖然‘超’後的放射性明顯增加,但用水一衝就回到了‘超’前的水平。這時父親才胸有成竹地道出了超聲加強放射性的秘密:原來當時的超聲波發生器是土製的“簧片哨”,也就是用壓縮空氣強力吹過一個哨子樣的裝置,產生音調極高,人耳聽不見的超聲波。當礦石放在哨子下時,不僅受到了超聲,同時也被強烈的氣流吹著。這原子能所成天和放射性礦石打交道,灰塵中也有許多放射性微粒。往礦石上一吹,就在其表麵沾上許多放射性微粒,當然可以增加礦石的放射性,也能讓原來沒有放射性的水晶染上放射塵埃,呈現出放射性來。父親大概在第一眼看他們比較鈾礦石和水晶時就有了這想法。水晶表麵光潔,隻能沾上很少的塵埃,放射性就弱;鈾礦石表麵粗糙,能沾上很多塵埃,也就顯出較強的放射性,於是他叫把水晶塗上凡士林,油膏可以粘上大量灰塵,果然就出現比鈾礦還高的放射性。而用水衝洗鈾礦石可以洗掉塵埃,也就洗去了放射性。

  整個過程也就是那麽幾分鍾,一顆諾貝爾物理獎級的“大衛星”就隕落了。我想家父那時的表情絕對是帥呆了。這種“溫酒斬華雄”的事,一個人一生也遇不到幾回吧。之後我問他為什麽可以瞬間看破那麽多人都深信不疑的實驗結果。他說,從物理的基本知識來說,超聲波的能量和打破原子核所需的能量差上好多個數量級呢。他還說幾個年輕人的幼稚還有情可原,但那位留過洋的首席科學家犯這種低級錯誤就奇怪了,也許他根本就沒看過實驗,就拿這項成果去報功,所以才沒有機會去懷疑氣流的秘密。

  幾十年過去了。如果父親錯了,今天的物理教科書上絕對會有‘超聲核裂變’一章。中國本土上的物理學家也會得一回諾貝爾獎。但這些都沒有發生。曆史是經常會重複的。1990年度,美國科學家搞出的‘冷聚變’熱核反應和這故事的水平差不多,誠實的美國科學家們化了大量時間去重複這實驗,一年多以後才塵埃落定,普遍否定了冷聚變的可能性。但現在還有些不信邪的日本科學家在堅持研究。

  我現在也在科技界混,但一直嫉妒自己沒有父親那樣撥雲見日的機會。我深深地記住了父親秘傳,一定要先親眼看了實驗,再來相信結果。

 

【往事追憶】

               紅寶石 大水晶

                ·小爐匠·

  哥哥告訴我中國科學院物理所新建的D樓大廳內陳列著一些所裏用過的老儀器,其中有家父用過的顯微鏡。我連忙趕去拍照,想和父親工作幾十年留下的唯一遺物留個紀念。那是台老式的ZEISS相差顯微鏡,鏡邊的說明牌上寫著“老科學家某某某用於研究單晶的顯微鏡。文物編號003”,是由父親的一位研究生提供的。鏡架上還有用膠布貼上的紙製的標尺,一看就是父親舊物的特征。他早年是個動手能力極強的物理學家,到了晚年還偏愛使用鞋帶和膠布。幾乎所有他用過的物品紮著鞋帶粘著膠布,甚至書也常用鞋帶改訂成“線裝書”。

  在展台上還有另外兩件實物與父母的工作有關。一件是一塊大水晶,說明是“60年代物理所研製成的人造水晶石”。還有一件是兩根長長的紅寶石,說明為“激光紅寶石,物理所於1965年研製成功國內第一台紅寶石激光器,這是晶體實驗室於1961年研製的激光紅寶石,文物編號004”。這些文物激起了我童年深深埋下的回憶。物理所60年代的紅寶石是在我母親領導的實驗小組中生長出來的。

  1959年我們家隨物理所從城裏的東皇城根搬到中關村新建的科學城。媽媽不久就去位於魏公村的外語學院集訓,突擊學習俄語。不久她就被派到蘇聯進修兩年。

  兩年的時間對於我這未上小學的孩子自然是很長的。等到母親回來時,我們兄弟雖然早已坐在家裏盼望著敲門聲,但當敲門聲真的響起,我們一擁而上打開門時,還是怔住了。小弟怯生生地問“你是誰?”那時國內正鬧“三年自然災害”,北京雖沒餓死多少人,但大家普遍衣衫不整麵有菜色,許多還得了浮腫病。歸來的母親在國人麵前也就格外顯得衣著光鮮臉色紅潤。記得當時父親有詩曰“去年春節不夠好,三年天災收成少,孩子和爸分飯吃,媽在國外不知道。”下闋雲“今年春節真正好,喝酒看戲放鞭炮,又有魚來又有肉,媽回來了更熱鬧。”這首歪詩讓父親在文革中挨了批,但確實是當時的景象。詩中“去年”和“今年”應指1960年和1961年。

  如果母親是1961年春回國的話,那麽在1961年當年就研製成國內第一台激光器使用的紅寶石,應該隻用了很短的時間。在母親的筆記中就有“從蘇聯帶回的寶石做籽晶,拉寶石不裂”一句。

  那時生長紅寶石是用1890年法國維紐爾(Verneuil)發明的熔焰法。即用氫氣和氧氣燃燒所形成的烈焰中把氧化鋁的粉末熔化,再落到一顆由紅寶石製成的籽晶上,合成晶體。紅寶石學名叫“剛玉”。剛玉本是無色透明的晶體,若生長時摻入少量的氧化鉻,則呈現美麗的紅色,形成紅寶石;摻入少量的氧化鐵,就形成了神秘的藍寶石。在1958年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發明了。這種激光器就是使用紅寶石晶體為基質,吸收由大功率閃光燈產生的強光,再從紅寶石棒的軸向發出一束細細的紅色激光。當時在美蘇冷戰的氣氛中激光有明顯的軍事用途,被誇大為“死光”,神乎其神的說可以熔化坦克打下洲際導彈。其技術當然也該是嚴格封鎖的軍事秘密。中國在其後的短短幾年就製出了自己的激光器,從現在看來也應該是件很牛B的事。我懷疑展牌上提的1965年有誤,應該是1962或1963年。因為母親在63—64年已經成了公眾人物,和掏糞的時傳祥、打井的王鐵人等一起作了全國勞動模範,受到毛主席和劉主席的接見。如果沒有激光器,隻憑她長出紅寶石是難以有此殊榮的。

  在我童年的記憶中,媽媽的實驗室中並排擺著幾台高高的爐子,每個爐頂有一對小錘,叮叮咚咚地敲著,錘下的容器中就沙沙地灑下晶瑩潔白的氧化鋁細粉,下麵是一截不大的爐體,爐內的氫氧烈焰發出眩目的白光和灼人的熱氣。爐體之下是由馬達帶動的緩緩下降的螺絲杆。上麵是剛剛長成的暗紅色的寶石。紅寶石就是這樣一麵在爐中結晶,一麵緩緩的從下麵移出爐體,冷卻成長長的杆狀晶體。

  母親回國後的工作沿襲大躍進後的群眾運動之風。她和工人師傅們一起掄大錘,鑿開水泥地基安裝生長爐。我把掄大錘的故事記入小學四年級作文“我的母親”中,還得到老師的表揚。記得媽媽在出名之後人氣頗旺,連所裏看大門的師傅都毛遂自薦要到她實驗室工作,並保證他能長出“茶壺那麽大的寶石”。最值得記憶的是在物理所慶功時還曾排演過一出名叫“大寶石”的話劇。演出的時候的台上停著一輛真的平板三輪兒車,幾位組裏的同誌一邊修車一邊念著台詞。故事的梗概是三輪車壞了,可是生長寶石需要的氧氣不能中斷,要去氣體廠拉氣瓶。這時一位叫“大炮”的師傅就自告奮勇去扛來氧氣瓶,保證了大寶石的生長成功。這是絕對的真人真事,我和大炮叔叔還十分熟悉。在燈光眩麗的舞台上,落幕之前眾人抬出了真正的大寶石,足有一米多長。寶石越長激光器的功率就越大,在全場熱烈的掌聲中,仿佛這披著紅綢的大寶石馬上就要應征入伍,參加埋葬美帝蘇修的最後一戰。

  幕落燈滅,眼前如夢般的幻象消失了。我回到了四十年後,燈光暗淡的D樓大廳。這裏距演出話劇的“大飯廳”舊址不足百米。但展台上的“文物004號”隻有30公分長,怎麽看也不如劇中的大寶石神氣。難道那傳說中的大寶石真的已帶著老一輩如歌的理想消失了嗎?

  展台上那塊大水晶,編號是“文009”。父親曾是國產大水晶的誕生的“摘桃派”。摘桃派是個貶義詞,大概源於文革前夕的一個電影,好像叫“人民公敵蔣介石”。說的是共產黨八路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但抗戰一勝利,蔣介石就從他龜縮的峨眉山中跑出來“摘桃”,搶奪勝利果實。家父在文革中受到批判的一條罪狀是,工人師傅在實踐中摸索出了生長大塊水晶的經驗,而我父親則把這一成果據為己有。貶義就貶義吧,可這個“摘桃派”的故事卻讓父親不止一次地向我們幾兄弟誇口,真似嚐到了蟠桃園中的仙果。

  父親說在60年代國內人工生長水晶時遇到一個大問題叫作“後期裂隙”。即在水晶長到一定尺寸時就會裂開,十分影響質量。那時水晶在我國是軍用物資,因為每一架戰機、坦克和步兵班的電台中都需要有用水晶製成的諧振器。天然水晶資源有限,質量也不夠好,就產生了大批生產人工水晶的需求。父親領導的小組當時的任務之一就是研究生長高質量大塊人工水晶的方法。生長人工水晶用的是水熱法。即在高壓釜中把石英溶解在堿水中,再慢慢地在籽晶上生長成大塊的單晶。當時土造的高壓釜由大炮管改製,把燒堿水密封其中並加熱到攝氏二百度左右。這時釜中的壓力可達到一千多個大氣壓。石英在這高溫高壓下就象糖塊一樣溶化在堿水裏。經過幾個星期到幾個月的時間,釜內的籽晶逐漸從花生米大小長到半塊紅磚那麽大。隔著厚厚的鋼管,在這段時間中釜內的情況是看不見的,水晶裂與不裂根本不知道。水晶若不裂,每一爐就能得到很多高質量的大塊水晶,但途中一旦斷裂,許多晶體就報廢了,隻能當作原料重來。軍工廠一生產就是幾十台、幾百台高壓釜,一個周期下來許多晶體破裂報廢,很是煩惱人。因此找出生長不裂水晶的條件就成了一個影響產量的重要問題交給物理所的科學家。

  父親雖也算是名牌大學畢業,又留洋鍍過金,但總端不起正統科學家的架子。他屬於那種靠小聰明,腦門一拍主意就來了,很另類很浪漫的一族。生長水晶有很多參數,如溫度、壓力、每天降溫的速度和釜頂釜底的溫度梯度、堿水的濃度等等。在此之前也許有人想過把某個參數一改,問題就解決了。可是改來改去什麽都試了,卻理不出個頭緒。在大家都一籌莫展的情況下,父親卻把實驗資料都收集起來,畫在大紙上貼在牆上。他常說貼在牆上的‘大字報’能提醒人經常看看想想,朝朝夕夕不定什麽時候好點子就冒出來。他還說數字是一維的,可圖是兩維的。把一組數字畫在兩維的圖上,給人另外一種印象,便於思維。

  讓父親最得意的是有天他把溫度和溫度梯度這兩個參數作為縱軸和橫軸畫了一個曲線圖,裂的樣品用叉叉代表,不裂的用圈圈,標在圖上。畫著畫著赫然發現叉叉都集中在一堆,圈圈則散在一旁,中間有明顯的分界。興奮之餘,他聯係了軍工廠生產水晶的同誌,把實際生產中的大批的數據填在圖中。這時圈和叉的分界更加明顯了。原來在某一溫度之下,隻要把溫度梯度保持在一定的範圍,釜內水晶就可不裂。他把這一結果告訴軍工廠的同誌,一試果然成功。水晶生長後期裂隙的問題就此得到徹底解決,大批高質量大尺寸的水晶源源不斷地生長出來,滿足了軍用電子設備的需要。

  不久文化大革命就開始了,父親受到了批判,說他把廣大工人的和技術人員的勞動成果拿來變變戲法就成了自己的研究成果。這就是摘桃派的由來。我看父親確實摘了桃,但若他不摘那桃子不知到還要掛多久。這個桃子使他和軍工廠的工程師們成了摯友,文革中我們灰溜溜的時候還常去他們那兒蹭飯。但奇怪的是文革後期父親始終拒絕把這一成果寫成文章發表,固執的認為這是群眾智慧的結晶,要寫就用“晶眾誌”(晶體經過眾人的智慧)的筆名,用小組名義發表。可能是洗腦洗得太徹底。總之他一生都對個人名利完全沒有興趣,隻對研究難題的過程本身津津樂道。文革中家裏的住房受到壓縮,父親的臥室也擁擠不堪。他卻有詩曰:“纖軀陋室正相宜,不謀私利心自宜,悠然修修牆上畫,順手理理床下書……”這裏的牆上畫就是指晶體生長用的相圖。在文革後不久的一次全國會議上,他大概想學樣板戲中楊子榮手持“聯絡圖”之酷,在台上報告時竟發感慨道“相圖,相圖,晶體生長的作戰圖。”另一位老科學家見父親犯了文酸假醋,也酸著合了兩句“書到用時方恨少,晶非自拉不知難。”

  父親一輩子拉了不少晶體,他提出了“難長”晶體這一概念。指生長某些晶體的技術無一定之規,要象藝術家一樣的在琢磨中創造。他喜歡在周末到頤和園去,一邊用昆明湖水洗洗頭,一邊把好想法記在厚厚的筆記本上。在一首詩中他記下了這時的心情:

  秋晨沽舟下昆明,

  東風直送上西亭,

  空氣清新心思靜,

  擬就新圖拉晶晶。

  多年之後,他已長眠在俯瞰頤和園的西山上,我們把這詩的後兩句刻在他的墓碑後。一位掃墓時碰到的朋友說“詩不錯,但不知是什麽意思?”

  直到現在世界上每台手機,每台電視,每隻手表中還有用水晶製的元件,決大多數都是中國製造。六十年代中國與世界隔絕,讓父親沾沾自喜的成果,很可能是“重新發明輪子”。但我總覺得父輩那時作學問比我們現在的爭名逐利有本質的不同,他們像彩雲中的酒仙,而我們則活的像十指黑黑的小爐匠。值此先父逝世七年之際,以此文記念他研究晶體生長的喜悅。

 

所有跟帖: 

在《華夏文摘》還有一位筆名“圖雅”,“禿鴨”等的京籍人士,評論刀刀見血,人物刻劃入木三分,後來完全在網絡消失, 甚是懷念。 -靈芝聯想- 給 靈芝聯想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13/2019 postreply 19:13:38

當年《華夏文摘》高手雲集,圖雅後來突然去向不明。大約3-5年前,有人發帖尋找,並作了多種猜測。但人間蒸發,蹤影全無。 -欲千北- 給 欲千北 發送悄悄話 欲千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3/2019 postreply 19:21:56

嘿嘿,要是"禿鴨“在本壇的話,有的人就不會這樣粗卑無禮,狂妄無知了。 -靈芝聯想- 給 靈芝聯想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13/2019 postreply 20:57:01

"小爐匠"的父親不清楚。“原子能所有幾位敢想敢幹的年青人” 其中就有丁大釗。 -靈芝聯想- 給 靈芝聯想 發送悄悄話 (147 bytes) () 10/13/2019 postreply 19:25:40

當年國家從幾所頂尖高校抽調了優秀學生去原子內所,人才濟濟。 -欲千北- 給 欲千北 發送悄悄話 欲千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3/2019 postreply 19:31:02

小爐匠我也有印象。最早華夏文摘有個王伯慶(四川人?)寫的東西被很多人追捧,這家夥 -coach1960- 給 coach1960 發送悄悄話 coach1960 的博客首頁 (205 bytes) () 10/13/2019 postreply 20:05:50

據說這人後來挺早回國到南方的母校當了教授,這裏應該是鏈接 -happybob- 給 happybob 發送悄悄話 happybob 的博客首頁 (135 bytes) () 10/13/2019 postreply 21:37:08

謝謝bob, 就是這位老兄 -coach1960- 給 coach1960 發送悄悄話 coach196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3/2019 postreply 22:01:23

百度上很容易找到:老科學吳乾章先生用於研究單晶的顯微鏡 -VCPP- 給 VCPP 發送悄悄話 VCPP 的博客首頁 (240 bytes) () 10/13/2019 postreply 20:27:09

非常感謝。就是吳乾章,與小爐匠的回憶完全一致。再次感謝。 -欲千北- 給 欲千北 發送悄悄話 欲千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3/2019 postreply 20:40:38

還可以參考: http://www.wuli.ac.cn/fileup/PDF/20100911.pdf 第636頁. -靈芝聯想- 給 靈芝聯想 發送悄悄話 (240 bytes) () 10/13/2019 postreply 20:43:05

感謝上麵二位。我是晶體學的門外漢,幫我解了十多年的困惑。 -欲千北- 給 欲千北 發送悄悄話 欲千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3/2019 postreply 20:49:11

吳乾章 -Ayala- 給 Ayala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13/2019 postreply 23:23:2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