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些如雷貫耳的大學竟是他們建立的

來源: 滿兒 2019-04-25 11:14:2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7810 bytes)

 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奇跡,成為近代中國的一片聖土,星漢燦爛,若出其裏,人才濟濟,若出其中。

  東吳大學:

 20世紀初中國第一所民辦大學。於1900年由基督教監理會在中國蘇州創辦,著名美國傳教士林樂知擔任了東吳大學董事長,學科發展包括文、理、醫學、神學及法科(在上海昆山路),另有四所附中、二十所附小、惠寒小學、吳語學校等組成完整的東吳教育體係。各學科除在學術研究上表現突出,更為社會培養無數專業人才。學校以“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為校訓強調學生人格的陶冶。

  1915年,以東吳大學為本,於上海創設“東吳大學法學院”。學院教學突出"英美法"內容,專以講授“比較法”為主,其科學的培養目標和鮮明的教學特色,使東吳大學的法學教育在當時飲譽海內外,時有“南東吳、北朝陽”之稱。被譽為“華南第一流的而且是最著名的法學院”。曆經三位美籍校長孫樂文(David  L. Anderson)、葛賚恩(John W. Cline)及文乃史(W. B. Nance)

  培養了中華民國外長、總理、著名法學家王寵惠;著名法官、法學家吳經熊、李浩培、潘漢典;中國第一位國際大法官倪征燠。看更多防失聯請加微信lrt3666666注明讀者。

  是中國第一所西製大學。1951年在台灣複校,也是台灣第一所私立大學。1952年中國院係調整時東吳大學與蘇南文化教育學院、江南大學數理係合並為蘇南師範學院,同年定名為江  蘇師範學院,在原東吳大學校址辦學。其主體成為蘇州大學。法學院和會計係成為華東政法大學與上海財經大學的基礎組成部分。

  燕京大學:

  是20世紀初由四所美國及英國基督教教會聯合在北京開辦的大學。是近代中國規模最大、質量最好、環境最優美的大學,創辦於1916 年,司徒雷登任校長,曾與哈佛大學合作成立哈佛-燕京學社,在國內外名聲大噪。

  燕大有諸多學校整合而成,1929年起正式設立了文學院、理學院、法學院,總共近20個係。著名校友有黃昆(中科院院士、中國半導體創始人)、孫道臨、周汝昌(著名紅學家)、王鍾翰(著名清史滿族史專家)、王世襄(著名學者和收藏家)、黃宗江、張廣達(著名曆史學家)、江平、鄭念(著名作家)、謝婉瑩(冰心)、周南(新華社前社長)、趙蘭坤(連戰母親)、黃篤修(淘大品牌創始人)、杜聯喆、房兆楹夫婦(著名學者)、沈昌煥(中國外交教父)、譚其驤和侯仁之(著名曆史地理學家、中科院院士)、李慎之(社科院前副院長、周恩來秘書)、俞啟威(1949年新政權的天津第一任市長)、中國前外長、大陸恢複聯合國地位後首任駐聯合國代表等。1952年由燕京大學直接拆分而成的大學包括今中國政法大學(燕京大學法學院);中央財經大學(燕京大學經濟係);中央民族大學(燕京大學曆史係);部分由燕京大學拆分到的有:清華大學工學院;新聞係及一些社會學科最終並入中國人民大學。燕京大學校址“燕園”成為院係調整後的北京大學校園。

  燕京大學香港部分在香港被並入香港中文大學的崇基學院。

  齊魯大學:

  該校是1904至1952年在山東辦學的教會大學,由來自美國、英國及加拿大三國的14個基督教教會組織共同籌款聯合整合舊有教會學校基礎上開辦。正式校名為山東基督教共和大學,鼎盛時號稱“華北第一學府”,與燕京大學齊名,有“南齊北燕”之稱。院係神學院、文學院、理學院、醫學院、國學研究所、農業專科,獲得加拿大政府批準立案,獲得國民政府批準立案。

  校訓:爾將識真理,真理必釋爾

  齊魯大學校長、哈佛大學畢業生劉世傳曾說:“正如我的另一個母校,哈佛大學是美國最老的大學一樣,齊大是中國最老的大學,絕對沒有一個中國大學能在這一點上趕上齊大!

  大陸許多知名學者如孔祥熙、老舍先生、錢穆、曆史學家顧頡剛、墨學大師欒調甫、戲劇學家馬彥祥等紛紛到此執教。齊魯大學是當年外國人在中國創辦的十三所教會大學之一。

  在1952年的院校大調整中,齊魯大學被解體,理學院中的生物、物理、化學三係並入今山東師範大學,藥學係並入今中國藥科大學;文學院中的天算係並入南京大學,天文台也搬到紫金山;經濟係與山東會計專科學校組建山東財經學院;文學院其他專業並入山東大學;農業專科為今山東農業大學;醫學院歸今山東大學醫學院、山東中醫藥大學、泰山醫學院。原校址今為山東大學趵突泉校區。

  上海聖約翰大學:

  中國首個全英語授課的大學,以“光與真理”為校訓。有“東方哈佛”和“外交人才養成所”之雅稱,創下了民國教育的多項第一,尤其是  在體育教育上遙遙領先。上海聖約翰大學前身是創建於1879年的聖約翰書院,由美國聖公會上海主教施約瑟(S. J.  Sekoresehewsky)將原來的兩所聖公會學校培雅書院和度恩書院合並而成,升格為聖約翰大學,乃中國第一所高等教育學府。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大學之一,也是在華辦學時間   最長的一所教會學校。1952年,聖約翰大學被分拆至上海各大名校後解散,聖約翰大學原校址給華東政法大學,一代名校就此消弭於曆史長河。該校培育了林語  堂、張愛玲、鄒韜奮、顧維鈞、宋子文、榮毅仁、劉鴻生、貝聿銘、施肇基等一大批影響中國曆史的傑出人物。

  1949年聖約翰大學(新聞係及部分文理係科)並入國立複旦大學,;1951年聖約翰大學(土建係科組)並入同濟大學;1952年聖約翰大學(經濟係)並入今上海財經大學;聖約翰大學(政治係)並入今華東政法大學;聖約翰大學(理科各係、教育係、中文係)並入今華東師範大學;聖約翰大學(醫學院)參與組建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現並入上海交通大學。

  該校培育了有宋子文、林語堂、顧維鈞、榮毅仁、鄒韜奮、張愛玲、貝聿銘、施肇基、鄒文懷(香港電影教父,一手打造出李小龍和成龍)、史久鏞(聯合國國際法院院長、大法官)、經叔平(老上海商業巨子、民生銀行創始人、原全國工商聯主席)、吳肇光(中國外科醫學奠基人)、孫學悟(中國基礎化學奠基人)、顏福慶(中華醫學會創始人)、周有光(漢語拚音創始人)、黃嘉華(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委員)、顧震隆(中國複合材料研究奠基人)、劉鴻生(老上海實業大王)、嚴家淦(政治家,原中華民國總統)、吳宓(文學家、國學大師、詩人)、成幼殊(著名女詩人、成思危姐姐)、黃金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陳毅等的英語、法語口譯)、陳成達(50年代國足總教練)、黃宗英、黃嘉華(中國前駐聯合國圈圈大使)、何占春(原上海紀委書記)、吳宗錫(著名評彈藝術家)、董鼎山(知名英美文學兼亞洲資料專家)、董樂山(著名翻譯家、作家)、王永年(新華社著名翻譯家)、曾楚霖(香港著名演員)、魯平(前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等。聖約翰大學校友多活躍於商界、政界、文學界、外交界和醫務界,對中國的曆史進程起到過重要影響。

  之江大學:

  是基督教美北長老會和美南長老會在中國杭州聯合創辦的一所教會大學。也是中國的十三所基督教大學之一,其前身是寧波崇信義塾。在中國高校中有一定曆史地位。學校堅持著眼於學生未來發展,希望學生能夠了解國際學術發展動態並和國際接軌。因此校方頂住社會壓力,在全校範圍內推廣深度的英文教育。學生入校之後,所有學科都必須修讀中文和英文。

  之大校長、著名教育家李培恩先生親自教授本科生經濟學課程,並且在授課過程中全程使用英文,他要求學生的作業和考卷也必須全部使用英文完成,並且在批閱學生作業和考卷時,李校長也堅持使用英文。

  培養了:

  潘希珍,筆名琦君,散文家,擅寫懷舊抒情散文。

  束星北,理論物理學家,“中國雷達之父”,畢生致力於中國教育事業與科學研究。

  張理京,著名數學家,翻譯家。《美國與中國》譯者。

  陸蠡,原名陸考原,著名散文家。著作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綠記》等,譯著有《羅亭》、《魯賓遜漂流記》等。

  朱生豪,原名朱文森,又名文生,學名森豪,筆名朱朱、朱生等,中國浙江省嘉興人,是中國翻譯莎士比亞作品較早和最多的一人,譯文質量和風格卓具特色,為國內外莎士比亞研究者所公認。

  林漢達、金仲華也是之大校友。

  1951年被浙江省文教廳接管,美籍教員離校回國。1952年因中國高校院係調整解散,之大建築工程係並入同濟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財經係並入今上海財大,工程學院各係、文學院各係及部分數理化學係先後並入浙江大學。之江大學宣告結束。

  華西協和大學:

  當時的成都市民稱為“五洋學堂”,是由英、美、加拿大三國基督教會的5個差會(美以美會、公誼會、英美會、浸禮會、聖公會)共同開辦的,故名華西協合大學。

  1904年,五個外國神職人員,在成都醞釀創辦洋學堂。他們分別是美以美會負責人畢啟、甘萊德,英美會負責人啟爾德、杜煥然,公誼會負責人陶維新,這幾個人草擬了創辦華西協合大學的計劃,提交華西教會顧問部通過。

  1907年,華西協合大學理事在成都選定校址,購地300 餘畝, 興修校舍,劃定教學區,以中央為公共場所,四周為“宿舍”區。每舍占地約60畝。

  在西方著名教育家波爾頓、張伯倫的指導下,華西協合大學的組織方案、專業設置、課程計劃、教育管理等都采用了當時英美模式。與四川通省大學堂(四川大學前身)的“中西並重”不同,華西協合大學可以說是“全盤西化”,實施教育也以西學為重。

  學校的組織管理按“協合”的原則,仿照牛津、劍橋大學的體製,實行“學舍製”,即每個差會建立和資助自己的學院,管理自己的資金和設備;學校則提出教學大綱,製定錄取、考試標準,使集中化與個性化相結合。這個創造性的體製既解決了各教會提供資金、設備和相互的協調工作,也反映了現代大學的特點,保證了學校在育才方麵擁有獨立的辦學自主權。

  畢啟是美國傳道士、教育家,由他擔當首任校長。華大開初隻有簡易建築,畢啟執著地募集永久性建築經費。往來於中國國內拜會政要、資本家、教會人士之間到處化緣,並先後15次橫渡太平洋回國籌集辦學經費,經手的中外各界捐款達400多萬美元。

  畢啟任職期間,華大興辦了醫科、牙科、藥學以及農藝專科、農藝係、鄉村教育係、鄉村建設係,還開辦了女子學院……

  榮杜易以英式田園風格+中國特色,負責華西壩建築設計和整體規劃,畢啟年複一年為此爭取捐贈,十幾年間修建了辦公、教學、宿舍樓等大小39幢。這些中西合璧的典雅堂舍,大部分建築仍然保存完好:如懷德堂(行政樓,1915-1919年捐建)、合德堂(赫裴院,1915-1920年捐建)、萬德堂(1920年捐建)、嘉德堂(生物樓,1924年捐建)、雅德堂(廣益宿舍,1925年捐建)、鍾樓和塔(1925-1926年捐建)、懋德堂(圖書館,含曆史博物館,1926年捐建)、教育學院(1928年捐建)、藥劑樓(1942年捐建)……

  林則於1917年在華西協合大學創建牙科係,此後成了華西的“百年品牌”。這位多倫多大學的牙醫學博士,也成了中國現代牙醫學之父。100多年前,林則和新婚妻林鐵心坐木船過三峽到成都,開始傳教兼醫牙,他醫術精湛手到病除,上至總督千金,下至普通市民,都找他求醫,場麵火爆,於是他開辦了醫科醫院。1917年,隨著第三名牙科醫生的加入,林則在華西協合大學醫科裏建立了牙科係,並出任主任。他把中國學生黃天啟培養為第一位牙科博士。後來,華西牙學院又陸續來了幾位美國、加拿大的牙醫骨幹,教學開始步入正常軌道,畢業生供不應求。華西牙學院成為全國的牙科醫學中心、“遠東最好的牙醫學院”。

  四川省當局和國民政府捐款大洋萬元(袁世凱捐資4000大洋),建校後在各方共募得資金400多萬美元。學校采用當時牛津和多倫多大學的辦學模式,目標是建成一所規模宏大科學完備的高等學府;華西協合大學的教師大多來自英國劍橋、牛津,加拿大多倫多,美國哈佛、耶魯等院校,如莫爾思、林則、唐茂森、米玉士、吉士道、安德生、蘇道璞、劉延齡等。學校也聘請前清優貢、舉人、進士、翰林等作為國學教員,如成都著名的"五老七賢",設立文學院、理學院、醫牙學院,大學管理以"協合"為原則,管理體製仿牛津、劍橋,課程設置按哈佛體係。

  1920年,開始向少數優秀畢業生同時授予華西協合大學和紐約州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1924年,開始招收女學生,成為四川女子高等教育的開端,也率先在西部實現了男女合校。

  1927年,醫牙合並為八年製醫牙學院。

  1934年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正式接受華西協合大學為兄弟學校,授予醫牙學院畢業生醫學博士學位和牙學博士學位,授文學院和理學院畢業生文學士和理學士學位。

  1942年,華大文學院院長羅忠恕在牛津大學提出一份中英文化合作計劃,劍橋牛津相繼成立中英文化交流委員會,東西文化學社在華西壩成立,一場對20世紀中國影響深遠的文化交流由此發端。李約瑟,海明威,林語堂等人紛紛前來華西壩講學交流,愛因斯坦,羅素等人紛紛致函表達溝通中西的願望。

  1949年前夕,私立華西協合大學已是1所包括文、理、 醫、牙4個學院的綜合性大學,設有26個係和2個專修科,7 所附屬醫院。其中創刊於1946年的《華大牙醫學雜誌》已發展成國際一流水準的口腔醫學雜誌。

  馮玉祥、孔祥熙、朱家驊等人擔任名譽校董,省主席張群、交通部長張嘉敖、副部長盧作孚、省建設廳長何北衡等都任了校董。

  1952年院係調整中,該校被肢解,學校醫學院接收了重慶大學醫學院後建立今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文理哲學院被合並給四川大學,藏品豐富的曆史博物館也調整到川大;社會學係及民族學(即人類學)組構成今西南民族大學;工學院被合並給今四川聯合大學;農學院被合並成今四川農業大學。

  華中大學:

  1871年,美國聖公會在湖北武昌城內曇華林創辦了文華書院(Boone  Memorial School)。1885年,英國循道會也在武昌開辦博文書院(Bowen  College)。加上英國倫敦會在漢口創辦的博學書院,並稱為武漢地區的三大教會學校。20世紀初,三校各自都開設了大學課程。1906年,美國耶魯大學雅禮會在湖南長沙開辦了雅禮大學。美國複初會在嶽陽也開辦了湖濱大學。

  這些學校中,以美國聖公會在武昌開辦的文華書院規模較大。早期建築中聖誕堂至今保存完好。20世紀初,又陸續建造了教學樓、文華公書林(圖書館)、翟雅各健身所、多瑪室、博約室、顏母室等建築。

  1924年,文華書院改名為華中大學

  1924年漢口博學書院大學部、武昌博文書院大學部並入。

  1929年嶽陽濱湖書院大學部,長沙雅禮書院大學部並入。

  1952年全國高校院係調整時,以原公立華中大學為主體,集中了私立中華大學,廣西大學湖北教育學

  院,南昌大學,華南師範學院,平原師範學院,海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組建了華中高等師範學校。

  1953年,華中高等師範學校改名為華中師範學院。

  後來,華中師範學院(現華中師範大學)遷往城外,原華中大學校園又改辦湖北中醫學院。看更多防失聯請加微信lrt3666666注明讀者。

  金陵大學:

  是美國基督教會美以美會在南京創辦的教會私立大學。是第一個向中國政府請求立案並獲批準的教會大學。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對外人在華所辦大學編類中,金陵大學是教會大學中唯一的A類,持有金陵大學學   位的畢業生有資格直接進入美國大學的研究生院。1934年,金大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承認了與其他國際間大學同等學術地位,並能頒發獲國際認可之學士和碩士學位。是當時社會評價為“中國最好的教會大學”,享有“江東之雄”、“鍾山之英”之美譽。

  始建於1888年。1910年經各聯合教會協議,由每個差會交付相當於4萬美元的土地、房屋、設備、現金,提供3名教師,每年出捐助費0.24萬美金。後來,在此基礎上有所增加,到1922年時,提供教師數增加為5名,年捐款數增加為0.4萬美金。

  教育家陶行知、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賽珍珠、哲學家方東美、文學史家程千帆等著名校友均出自於此。

  1952年院係調整,金陵大學撤銷建製,金陵大學文學院全部及理學院主體並入南京大學;教育係並入今南京師範大學;農學院主體並入今南京農業大學;農學院林學係並入今南京林業大學;理學院電機係並入今東南大學;理學院化工係參與組建今南京工業大學;電影與廣播專修科組建北京電影學院。其曆史檔案劃歸南京大學。南京大學將校址從四牌樓舊址遷至  金大鼓樓校址。

  福建協和大學和華南女子文理學院:

  福建協和大學係創建於1915年的教會大學,華南女子文理學院是美以美會(1939年以後稱衛理公會)在福州創辦的一所教會女子大學。1951年1月,教育部決定接辦福建協和大學和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將兩校合並成立福州大學。原私立福建協和大學校區內設福州大學農學院。1952年廈門大學農學院並入福州大學農學院,是今福建農林大學;福州大學以後改名福建師範大學。

  ?金陵女子文理學院:

  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女子教會大學,1915年在南京開學。

  1911年冬至1912年初,美國8個傳教會在上海聚集一堂,製定在長江流域開辦一所女子大學的計劃,並向在這個地區工作的傳教士發出倡議。1913年夏,由美國北長老會,北浸禮會,南、北衛理公會,基督會等各選3人,組成校董會,是年11月13日,校董會公推北長老會代表德本康夫人為揚子江流域婦女聯合大學校長。1914年11月教會的管理董事會正式通過以金陵女子大學名稱代替揚子江流域婦女聯合大學名稱。

  1928年,德本康夫人辭去校長職務,校董會推選金女大首屆畢業生、留美獲博士學位的吳貽芳為校長。

  1930年12月,金女大立案照準後,改名為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學校規模不斷擴大。

  1951年,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學院與私立金陵大學合並為公立金陵大學。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院係調整,金陵大學主體與南京大學合並。

  ?滬江大學:

  1902年,經美北浸禮會傳教士柏高德和美南浸信會傳教士萬應遠代表各自差會合作籌備,在楊樹浦軍工路購得165.5畝土地,建造第一所校舍,名思晏堂。1906年,首先在北四川路北端開辦了浸會神學院(Shanghai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院長是萬應遠博士(Dr.R.T.Bryan)。

  1909年,開設浸會大學堂(Shanghai  Baptist  College),校長是柏高德博士(Dr.J.T.Procter)。校址選定在滬東軍工路,建成一所黃浦江畔的綠茵遍地、風景幽雅的美麗校園。1910年成立格致部(理學院前身),設置物理、化學、植物學、動物學、地質學等課程。

  1911年,二部分合並組建上海浸會大學(Shanghai Baptist College and Theological Seminary),校長為美北浸禮會傳教士魏馥蘭博士(Dr.Francis John White)。此後校務發展很快。

  1913年,葛學溥教授在學校創立了中國大學第一個社會學係,到1930年,社會學係成為全校除商業係外學生最多的學係。

  1914年,根據副校長董景安的建議,校董會將中文校名定為滬江大學,並確定校訓為“信、義、勤、愛”。同年,滬江大學同學會成立。1916年,其生源已涉及國內九個省。

  1916年前後,中華民國大總統黎元洪為表彰滬江大學的辦學成績,特授予“澡雪心神”的匾額。

  1917年,滬江大學在美國弗吉尼亞州注冊立案,並獲得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同年,滬大創設滬東公社,這是中國最早的社會學實驗基地和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學校在楊樹浦路1509號購置了一處原為教堂的房產,作為滬東公社社址,“以供滬大社會學係之實驗;同時又為教育、宗教、經濟各學係實習之所”,亦為提升當地社區文化和生活質量的社會服務中心。

  1918年,校園麵積擴充到303畝。

  1920年5月、6月,孫中山、美國教育家杜威先後來校演講。

  1920年秋,招收4名女生入學,實行男女同校,開在華基督教大學男女同校之先河。

  1929年3月18日,滬江大學向中國政府立案,成為上海第一所立案的教會大學,英文校名也由Shanghai  College改為University of  Shanghai。大學部按國民政府規定,文理商、教育科改為文、理、商、教育4學院(後將教育學院並入文學院);中學部、小學部改稱附屬中學(滬大附中即今上海財經大學附屬北郊高級中學,滬大附中分校即今上海市金陵中學)、附屬小學。

  1933年,中國建築師學會陳植、黃家驊、莊俊等人應劉湛恩邀請,籌劃興辦滬江城中區商學院建築科。該科為兩年製專科,以招收在建築事務所工作的在職人員為主,以培養能力工作的建築師為辦學目的。該科始終得到中國建築師學會的大力支持,許多學會會員主持或參與教學工作,是當時上海最早正規的建築教育基地。

  至1936年,校園麵積320餘畝,大小建築40餘幢,在校學生由最初時的4人發展到900餘人。大學部設有文、理、商三學院二十個係,並附設研究院、中小學、幼稚園。1937年8月統計,滬江大學已有各類建築物五十餘幢(所),總房產估值近四十萬美元。

  1952年高等學校院係調整,滬江大學各係分別並入今複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相關院校,校址移歸上海機械學院,為今上海理工大學。

  嶺南大學:

  嶺南大學在舊中國最初由美國基督教會創辦,以後收歸中國人自辦的私立大學。

  廣東官民希望哈巴博士能在廣州盡快建立一座理工學院。當時有400人在這份請願書上簽了名,其中有鄉紳、學生、商人和其他人士,全部是非基督徒。這些人中包括10位翰林院、11名進士、100多名舉人和秀才、100多名政府官員。哈巴看了請願書非常高興,說:“我從未聽說在整個傳教史上有這樣的事情。”於是同意將校址定在廣州。第二年,哈巴開始在美國募捐基金,設董事局。

  1888年,按照美國式大學創辦的嶺南大學的前身——格致書院在沙基金利埠(現六二三路)開辦了。哈巴擔任管教,有學生十多名,學校以“本諸基督精神設施最高標準的教育”為辦學理念。

  1904年遷至廣州市海珠區康樂村,改名嶺南學堂。

  1918年定名嶺南大學,主要設立文理科,由美國人任學校監督(校長),中國人任副監督和教務長。在美國設有董事會。

  自20世紀30年代起,嶺南大學先後設立文、理、工、農、商、醫等學校;在理科招收研究生,頒授碩士學位,還與美國、日本、菲律賓等國一些大學建立交換生製度,並和美國紐約大學相互承認畢業生學位。該校教學注重基礎理論,大力發展自然科學,重視英語訓練,提倡體育運動,學術空氣濃厚。國內不少著名學者曾先後在該校任教。

  1952院係調整中,嶺南大學與中山大學及其他院校的理工科合並,組成現在的華南理工大學,校址設在嶺南大學舊址。其餘學科經過合並調整,分別組成中山大學、今華南農大、華南師範大學和中山醫學院。

  ?輔仁大學:

  20世紀初與北大、清華、燕京並稱北平四大名校,並馳名於海內外華人社會。創始人之一同為複旦大學的馬相伯先生與滿清皇族後裔英斂之(英達祖父)。

  1922  年,教宗本篤十五世逝世,庇約( Pius  )十一世繼任。他對中國文化素所重視。6月,傳信部長要求全美本篤會各會院協助合作,促成北京公教大學的建立。後又任命剛恒毅( Celo  Constantini )總主教為首任宗座駐華代表,著手創辦公教大學。到 1924 年 2 月,教宗鼓勵本篤會會士來中國建校。

  1924年6月27日,羅馬教廷發布敕令,確定北京公教大學為一所教廷大學,並且賦予聖文森總院長籌建大學全權。

  1924年8月,本篤會委請美國賓夕法尼亞州(  Pennsylvania )聖文森會院( Saint Vincent Archabbey )院長司泰萊( Aurelius Stehle  )負責進行,其他各會院予以支援。司泰萊受命後, 1925 年 1  月即任命發起人奧圖爾為公教大學校長,教廷委司泰萊為監督,全權處理未來在北京設立公教大學一切事宜。

  1925  年2月,奧圖爾來中國北京籌備建校工作;3月,以16萬美金,永租李廣橋西街10號原濤貝勒府,作為北京公教大學校址,計地 65 畝,原有房屋 600  餘間。租定後,鳩工修葺,7月完工。1925年7月,在校內另辟一部開設國學專修科,招收學生一班23人;10 月 10  日正式開學,講授中國文學、曆史、哲學、英文、數學等課,作為升入大學的預科,取名為北京公教大學附屬輔仁社,委派英斂之任社長。聘請四位著名學者陳垣(  曆史學家 ) 、張蔚西(地理學家)、郭家聲(前清進士)和李泰 棻(史學家)擔任主講。

  11月28日,輔仁社社長英斂之將輔仁社成立經過呈報北洋政府教育部請準立案。

  美國的高能物理學家鄧黎昌博士、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放射藥物學家彭勤淄、美國邁阿密大學化學研究所夏鬆讕、加拿大皇家學院院士葉嘉瑩、日本駐華第一任大使小川平四郎等,都曾是輔仁大學的學子。我國著名指揮家李德倫、作家蕭乾等也都曾在這裏就讀。

  1952年在中國高校調整過程中被撤銷,其校舍劃入北京師範大學的北校區。人員與係所編製則分別並入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 國政法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現輔仁大學舊址為北京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看更多防失聯請加微信lrt3666666注明讀者。

  震旦大學:

  震旦大學(Aurora   University)是法國天主教耶穌會在中國上海創辦的著名教會大學,是中國近代著名高校。震旦大學,原名震旦學院,由馬相伯神父於1903年2月27日在上海徐家匯天文台舊址創辦,是中國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學。“震旦”一詞出自梵文,意即中國,在英語中,亦有黎明、曙光的含義。馬相伯將震旦學院喻作旭日東升,擔負著以教育開啟中國曙光的重任。馬相伯是震旦大學的首任校長、董事長和終生校董,盡管同耶穌會有矛盾,仍然是震旦的主要捐助人,並在有生之年運用他的影響支持震旦。1908年遷址盧家灣。1928年改稱震旦大學。英、法文校名分別為Aurora  University和Université l'Aurore。

  震旦大學為中國近代著名教會大學,曾經有“東方巴黎大學”美譽,是中國第一所開展研究生教育並授予博士和碩士學位的學校,擁有中國第一家博物館“震旦博物院”(上海自然博物館前身)。至1947年,震旦大學設有醫學院、理工學院、法學院、文學院、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和兩所附屬中學,並附設兩所高級護士學校。

  1952年秋,在全國高校院係調整中,震旦大學被撤銷,其醫學院和聖約翰大學醫學院、同德醫學院在原址合並成立上海第二醫學院;其餘係科分別並入複旦大學、上海第一醫學院、華東師範大學、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化工學院、華東政法學院、上海財政經濟學院、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學院;震旦附中和震旦女附中在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原址合並改為上海市向明中學。震旦大學原址現為重慶南路227號和280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校舍。

  另外,李提摩太對辦山西大學的巨大貢獻等,幾乎舉足輕重。

  教會大學的出現使中國高等教育與西方高等教育的差距一下子縮短了幾百年,在華最好的教會大學的水平接近了同時代歐美一般大學的程度。教會大學在體製、機構、計劃、課程、方法乃至規章製度諸多方麵,更為直接地引進西方近代教育模式,從而在教育界和社會上產生頗多深刻的影響,為中國高等教育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所有跟帖: 

既然高校院係調整後已將校名改了,怎麽又會出來個建校一百周年? 有的學校如東吳大學,後遷至台灣仍用東吳大學直到今日。 -聶耳- 給 聶耳 發送悄悄話 聶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5/2019 postreply 12:32:34

補充:之江大學抗日戰爭期間因日寇占領曾從杭州遷至安徽屯溪、上海、福建邵武、貴陽、重慶等地,沒有停學一天。 -聶耳- 給 聶耳 發送悄悄話 聶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5/2019 postreply 12:41:02

金陵大學在當時教會大學英語演講、英語辯論比賽中,其他大學學生都是西裝革履,而金大學生穿布衣,長袍並且奪冠者則多為金大 -聶耳- 給 聶耳 發送悄悄話 聶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5/2019 postreply 12:49:07

金陵女大後有中國人管理後改名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抗戰爆發金陵女大遷至四川成都城南的華西壩借用華西協和大學的校園。直到1946年才返 -聶耳- 給 聶耳 發送悄悄話 聶耳 的博客首頁 (1193 bytes) () 04/25/2019 postreply 12:58:45

華西協合大學由美、英、加拿大的5個教會組織於1910年建立於四川成都的私立大學 -TJKCB- 給 TJKCB 發送悄悄話 TJKCB 的博客首頁 (1075 bytes) () 04/25/2019 postreply 13:54:47

民國公立與私立並存, 可惜被消失,諾貝爾獎賽珍珠金陵大學 -TJKCB- 給 TJKCB 發送悄悄話 TJKCB 的博客首頁 (106 bytes) () 04/25/2019 postreply 13:18:57

賽珍珠的書49年後大陸被禁,包括其抗日小說《龍種》。《大地》The Good Earth 站在人類共性的高度講述了一個中國農村的 -聶耳- 給 聶耳 發送悄悄話 聶耳 的博客首頁 (611 bytes) () 04/25/2019 postreply 13:58:10

在交流與對話中求同存異,共生共融:承認文化的多元性並站在文化平等的基石 -TJKCB- 給 TJKCB 發送悄悄話 TJKCB 的博客首頁 (350 bytes) () 04/25/2019 postreply 14:18:58

因為那時普遍教育水平低,因此上過大學的人容易成為專家或進入重要崗位,容易成名。 -路邊的蒲公英- 給 路邊的蒲公英 發送悄悄話 路邊的蒲公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5/2019 postreply 13:43:55

教會辦學,功罪各半。美國因此政教分開。。。但是,醜聞不斷。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5/2019 postreply 15:15:41

剛好相反,友誼是相互的。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5/2019 postreply 16:50:39

組成現在的華南理工大學,校址設在嶺南大學舊址 -baydad- 給 baydad 發送悄悄話 (206 bytes) () 04/25/2019 postreply 16:20:55

老美的孔子學院! -wlwt123- 給 wlwt12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5/2019 postreply 17:59:00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5/2019 postreply 20:23:01

雲泥之別 -hmao- 給 hmao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6/2019 postreply 09:54:10

湖南三閭大學 -有點可惜- 給 有點可惜 發送悄悄話 有點可惜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5/2019 postreply 21:10:35

民國時期的同濟大學是一個德國軍醫寶隆建立的德文醫學堂基礎上,加上後來德國政府及工商界支持下,發展起來的。和教會沒有關係。 -人渣請滾蛋- 給 人渣請滾蛋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6/2019 postreply 03:38:41

如今又有恢複盛京醫大之類的名,以紀念列強登陸中國與侵略占領,而多次欲否定中國醫大之名,囧。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6/2019 postreply 09:21:01

英國的功勞最大,可惜國內都認為這些高校都是美國人建的。 -pltc63- 給 pltc6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6/2019 postreply 05:50:22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