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戰場遊記之七十一:古寧頭(中)

來源: 小百臉 2019-01-15 17:29:3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0626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小百臉 ] 在 2019-01-15 17:47:44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古戰場遊記之七十一:古寧頭(中) 
 
解放軍三個團登陸地點示意圖:
 

解放軍於1949年10月17日攻占廈門。未經充分準備便匆忙於24日夜間向金門進發登陸,遭受重挫。這是國軍反擊示意圖:
 

       1949年6月以前,國軍根本未在金門島上設防。直到6月中旬,廈門要塞司令部才成立金門要塞總台,開始在島上構築工事,鋪設通信線路。但金門缺乏可作掩體的土木建材,因此主要以土壘為防禦掩體,直到古寧頭戰役爆發時仍非常簡陋。 8月起,隨著福建戰事的發展,國軍開始逐漸增強金門防禦。10月10日及10月14日,為固守金門,蔣介石陸續將廣東潮汕地區之第十二兵團(司令胡璉)所率第十八軍(軍長高魁元)兩個師(第11師、第118師)、第十九軍(欠第 43 師)撤至金門,至10月24日,金門國軍總兵力已增至3萬餘人。這一情況解放軍有所察覺,但葉飛不予采信。另外有一個重要因素是:10月18日,解放軍在廈門附近集結實施大規模渡海演習,查知此動向的國軍空軍出動擊毀上百艘機帆船,導致在解放軍渡海運輸艦艇嚴重匱乏,  登島兵力不能占壓倒優勢。
          解放軍進攻部隊第一梯隊為三野第十兵團二十八軍,共三個加強團,九千餘人。二十八軍是渤海軍區老底子,主要戰鬥員均是山東人,久經戰鬥考驗,甚少擔任攻堅任務,但防守能力很強。10月24日夜間乘餘百艘木船起航。原定於金門中央鎮中堡一帶(啞鈴狀的金門島中央最狹窄處)登陸,然後實現中央突破將金門一分為二。那天晚上因潮流向西漂流(金門灣的漲潮是向西),於25日淩晨2時10分誤打誤撞地抵達金門島西北角壟口、後沙、古寧頭、一點紅一帶。為了掩護登陸,人民解放軍炮兵開始從大、小嶝用75山炮及105榴彈炮猛烈炮擊金門北岸官澳、西園、觀音亭山、古寧頭等地,但山炮及榴彈炮隔岸火力畢竟有限,射程與破壞力都不夠為攻擊部隊有力掩護。解放軍上岸後,不僅 3 個團沒有統一指揮(沒有一名師指揮員隨同登陸指揮,  肖鋒指定由244團團長邢永生統一指揮),各團也未能及時恢複建製,營以上指揮員掌握部隊最多不超過1個連;建製異常混亂,隻按照登陸前葉飛的口頭安排:“有幾個人打幾個人的仗,不等待,不猶豫,向裏猛插”(簡直兒戲)。連、排、班各自為戰,紛紛向岸上突擊前進。最先在壟口登陸的人民解放軍244團是主攻團,卻恰好麵臨最強大國軍裝甲部隊即時反擊。
     剛好湯恩伯前一天在金門島上召開作戰會議,他認為共軍的登陸地點一定是古寧頭。戰後總結會議上,22兵團司令李良榮曾冒逆鱗在陳誠(湯恩伯的死對頭)麵前提出:“此次金門保衛戰勝利因素:第一、戰鬥前情報確實,主任湯恩伯對登陸地點判斷正確,能夠予以適當的措施,製勝敵人。......”其實湯恩伯、李良榮恰恰都錯了,解放軍第一梯隊的預定登陸地點是在鎮中堡,隻是船隻被向西的漲潮潮汐和秋天季風吹至古寧頭的。解放軍前線總指揮(肖鋒)不諳海洋,犯了第一個大錯誤。若按預定計劃在鎮中堡登陸,國軍不一定及時發現,邢永生也會妥善安排福建船工返航。那麽金門戰役也許是另一個完全不同的結果。
         按照湯恩伯的指示 ,10月24日下午,國軍坦克配合步兵就在東一點紅海灘進行反登陸演習。很巧,其中一輛 M5A 1 (第66號)坦克陷入沙坑,無法開動,停留原地待次日再拖出。10月25日淩晨1 時前後,金門島一點紅海灘守軍二O 一師排長卞立中,查哨時誤觸地雷,轟然一聲巨響,將守軍驚醒,驚慌中以為解放軍來犯,匆匆進入陣地。就在這時,借著微弱的亮光,發現海麵上有一大片黑壓壓的船隊,以泰山壓頂之勢而來,遂按事先約定計劃,連開三槍。午夜2:10,解放軍第一梯隊主攻團 244 團恰在這一帶海灘搶灘。最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這輛陷了一夜的坦克居然開得動了。當即開出沙坑進入防衛陣地向登陸部隊開火。第一炮就擊中載有彈藥的木船引發熊熊烈火。M5A 1 坦克火力很強。該66號坦克的駕駛員是班長唐再坤上士,炮手是熊震球上士(今尚健在),副駕駛員則是曾紹林上等兵。正在金寧鄉宿營的坦克部隊立即趕來支援。解放軍沒有反坦克裝備,為避其鋒,撤入海灘附近的防風草叢中。坦克衝入解放軍隱蔽處做蛇形碾壓,給予解放軍重大殺傷。後來,這輛 66號坦克被授予“金門之熊”英雄稱號, 現陳列於戰史館大門口左側 :
 
 
         正麵對坦克轟擊的244團死傷最為慘重,團長兼政委邢永生當夜即受重傷。助攻的兩個團:251團在古寧頭突破登陸,253團在湖尾登陸,都突破防線進入村莊。這時葉飛、肖鋒接到登陸成功報告,以為勝利在望,開始喝酒慶祝了。但實際上部隊不熟悉潮汐漲退的規律,正在漲潮高峰時觸灘(也即船隻停在所能到達的最高處,很快潮水一退,船即擱淺)。福建船工從來沒經過打仗,他們是用重金雇來。每船三兩黃金,每人三兩黃金,再加鴉片。他們一見炮火即躲進船艙,船隻最後階段隻能由不諳水情的北方戰士操縱;待到作戰部隊跳下船登陸向縱深穿插,灘頭原有的大量水底軍事障礙物退潮後露出水麵,搶灘船隻全部陷在沙灘上動彈不得。原來打算讓這批船隻回來接第二、第三梯隊援軍的作戰計劃因而沒有實現,是失敗的最最關鍵。
     南下的軍隊對潮汐,尤其是金門灣的潮汐並不熟悉。在一個孤懸大洋的小島如夏威夷,漲潮高峰和退潮低穀的海平麵相差(潮差)不會超過1米。但若在長而窄的海灣,譬如加拿大的芬迪灣,潮差最高可達近20米。我小時候常到鼓浪嶼姐姐家過暑假。她家在漳州路,背後就是大海。鼓浪嶼潮汐峰穀潮差我估計也在8米以上,在鼓浪嶼灘塗的水平距離達上百米遠。在古寧頭那很平坦的泥沙灘上,同樣應是上百米的水平距離。這船如何推得動?何況那些水底障礙物都露出來擋道。農曆七、八、九月是每年潮汐的高峰。解放軍登陸的1949年10月24日,是農曆九月初三。農曆每月初三和十八號恰恰是最大潮,其最高峰又恰恰是下午1時和夜間2時(解放軍登陸的精確時間,怎麽就巧得那麽巧?)。無獨有偶,我曾在《文革雜憶之二十三:牛田洋慘劇》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56881/201605/921397.html  中介紹過 1968年7月28日解放軍55軍牛田洋軍墾農場潰堤慘劇。那天也恰逢農曆七月初四,潰堤時間正是下午1時左右。可見潮汐的重要性,不管打仗還是建設。
       為了爭取時間,避免登陸時不必要的傷亡,登陸木船一直駛到沙灘上戰士們才跳下。因守敵已經逼近,各團首長(包括邢永生)立即帶著戰士向岸上衝去。沒有一個師級幹部在後統一指揮船隻回程,導致擱淺。這是第二個大錯誤,我們前麵已經說過了。

        當日國民黨海軍正在參加反登陸演習的太平,中榮,掃雷202與南安四艦於淩晨3時左右迅速開到在古寧頭西北海麵,猛烈轟擊擱淺的解放軍船隻和軍隊。天亮後百多艘解放軍運輸船無一返回,而國軍楚觀、聯錚、淮安等艦和203號掃雷艇、15、16號炮艇等則駛至大小金門之間,守護大金門的四側後方。第十八軍軍長高魁元指揮第118師向解放軍反攻;第十九軍之第18師已登陸進駐瓊林之部隊亦就近歸高魁元指揮。
     
       25日白天是決定戰役勝負最關鍵的一天。天剛亮,18架自台灣起飛支援的P-51戰鬥機已飛赴金門戰場,立刻朝45師電台呼叫告知,請指示攻擊目標。45師由空軍警衛第二旅改組,師長是原先空軍的勞聲寰,該師擁有國軍中最完整的對空聯係無線電,以及由空軍派遣的空業官,對於目標指示及炸射指揮極為嫻熟。勞聲寰見情勢緊急,在未獲上級授權下隨即對在空機指示將炸射火力集中在解放軍擱淺在灘頭的機帆船上。這一打擊是致命性的,因中午時分潮水即將複漲。那時解放軍已無完整船隻返回運載後續梯隊了。眼觀斷了後援的絕望對解放軍官兵心理上的打擊非常沉重,其作戰勇氣一落千丈。除此之外,國軍空軍隨即在泉州灣以南、東山島以北、漳州以東區域對所有船隻實施掃蕩轟炸,基本上斷絕了解放軍支援部隊的運載能力。
       第244團本來前晚一度占領臨海的雙乳山(海拔40米),天亮時遭國軍裝甲部隊反擊退敗。這天中午12時,戰鬥開始才半天彈藥就已耗盡(本來他們也隻準備一天的裝備和食物),該團人員大部陣亡,團長兼政委邢永生突圍時被俘,殘部向251團靠攏。第253團占領觀音山和湖尾高地,到中午也被迫撤退。251團團長劉天祥率主力激戰至下午3時,傷亡近千人,餘部衝出重圍,至古寧頭與第253團會合;第251團另一部苦戰9個小時,打垮國軍7次衝擊,僅存2個班,突圍至古寧頭,也與第253團會合。在北山村建立臨時指揮部。這是一排鋼筋水泥建成的民宅,非常堅固。至今猶存作戰地紀念物 :
 
 
 
解放軍北山村臨時指揮部牆壁上彈痕累累,可以設想當年激戰程度:
 
 
      26日淩晨2時,海軍第一艦隊所屬太平號護衛艦開入古寧頭西北方金廈水道,掃除解放軍炮陣地。此時解放軍由246團團長孫雲秀率該團的兩個連和第85師的兩個連,奉命乘僅能征集到的不到十艘木船增援到達金門。246團在湖尾登陸;另兩連在古寧頭登陸。國府空軍在戰役夜中頻繁用C-47運輸機投擲照明彈,導致解放軍援兵甫上岸便遭國軍圍攻, 隻能且戰且走。當日天亮,增援部隊突破包圍,在古寧頭和該地據守解放軍匯合。 但立即遭國民黨軍強力反擊,巷戰激烈。上午11時,第十二兵團司令官胡璉趕到金門戰場並接手指揮。上午12時攻複林厝,下午3時收複南山、第352團於同時攻入北山。26日黃昏時,解放軍防禦圈已經退守到古寧頭村內,國軍各團亦陸續合圍該地。自此國軍已控製住大部分金門戰線,進入戰役最終階段。
戰史館內解放軍投降油畫:
 
 
       27日0時時分,解放軍彈盡糧絕,突圍到海邊,但無船可渡,一千三百餘人困在古寧頭以北斷崖下沙灘,山窮水盡。一千三百餘人中竟無一人有能力遊回去。其實他們藏匿之處距大嶝島僅5公裏,距廈門島僅7公裏。察覺解放軍藏匿之處後,國軍展開圍攻,經過4個小時戰鬥,擊斃解放軍400餘人,剩下900多人無力再戰,最後集體投降。 27日淩晨3時又有解放軍第259團第三連約三十餘人,乘汽艇一艘到達古寧頭北側海岸,這是最後的援兵了。但登陸後尚未與殘餘共軍匯合便盡為國民黨軍所俘。上午9時30分,18軍118師師長李樹蘭由古寧頭直接向胡璉報告,古寧頭戰役基本結束。但該日下午4時在煙墩山132高地仍有100餘名人槍整齊之解放軍由深壕密草中主動出降。零星戰鬥持續更長。 金門島上逗留時間最久的解放軍第253團團長徐博在10月26日晚突出重圍進入東部山區後,就一直隱蔽在北太武山山洞中,靠挖食地瓜等植物充饑,等待解放軍第二次登陸。一位北太武山村民向胡璉抱怨他種的紅薯常常在夜晚被部隊偷吃,胡璉出動軍隊搜山未獲。直到1950年1月,徐博“長發長須,形同野人”才被國軍發現並俘虜。
       解放軍登島部隊共9086人全軍覆沒。據國民黨軍戰史稱俘虜共軍7364人。大陸方麵公布的是:被俘總數為5175人,陣亡3873人,50多人失蹤。1950年開始,被俘解放軍中不願投降者分三批,在1950年3月(人數不詳)、1950年7月18日(529人)、1950年7月22日(387人)遣返,總遣返者約9百餘名;但後續仍有零星戰俘個別遣返,最後一位遣返者是在1956年1月與南日島戰役俘虜一同釋放的253團第一營第一連士兵許道位。最戲劇性的是253團政委陳利華被俘後化名陳開中,假冒前淮海戰役國軍已戰死兵員身份、再以死扮活“歸隊服役”,後考入軍校政工幹校,並進入保密局服務,官拜上校;在試圖自香港恢複與解放軍聯係時事跡敗露被捕,1981年以"匪諜罪"(內亂罪)遭槍決。台灣民主化以後2009年陳利華的兒子陳啟明為父翻案不成。國民黨的情治單位水平之低下由此可見一斑。請參閱:  http://bbs.tianya.cn/post-no05-168858-1.shtml
     900餘名歸俘回來後,解放軍先後在杭州、福州成立了歸俘集訓隊。大都被開除黨籍和軍籍,回鄉務農,之後他們又在曆次政治運動中飽經磨難。1983年中央發出文件,要求對金門被俘人員進行複查處理。絕大多數人恢複了黨籍和軍籍,改為複員軍人,補發了複員費。1951年131名副連以上軍官被送南京,由華東軍區政治部審查。部分被判有期徒刑。1951年6月,第一批槍決人員共2人:253團3營營長李子元和251團副連管理員竇永禮被押到南京水西門外執行槍決,刑場上警衛森嚴,兩口棺材一字排開,據說因念他們過去對革命有功,由組織出麵付棺安葬。李子元在19月25日率領3營守在林厝東邊高碉堡附近地堡裏,彈藥打光後,知道再抵抗就是白白送死,李高叫:“別打了,繳槍了。”率領身邊還剩下的17人放下武器走出來投降,繳出輕、重機槍各一挺,卡賓槍十餘支,還有隨身攜帶的作戰命令、作戰草圖等物。竇永禮,37年入黨、入伍,6次負傷,是三等殘廢;當過“戰鬥英雄”。他在10月26日戰鬥結束後,與其他戰士坐在海邊等敵人來俘虜,後來進古寧頭村聯係領導,被國軍發現,束手就擒。他被槍斃的主要罪名是在國軍集中營指認和監視幹部,屬“不可饒恕的叛徒”。實際上在國軍集中營指認和監視幹部的戰俘還很多,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原244團政治部主任孫樹亮,孫樹亮通過誣陷他人來洗脫自己,激起了歸來人員的公憤,紛紛檢舉孫樹亮在台灣軟弱的行為,結果孫樹亮也被判處5年徒刑。
         第二批槍決人員共四人:徐惠良、張連升等三名金門戰俘,和一名在大擔島戰役帶領部隊投降的營長包成,於1951年9月28日下午一點執行,地點仍舊是南京水西門外、江東門鎮後的刑場。
           古寧頭戰役在國共內戰中隻是師級規模,更不是傷亡特別多的戰役。但此仗逆轉了解放軍渡台作戰的風向。當時,國民黨軍一部在西南,一部在海南島,一部在中越中緬邊境,台灣實際是個空島。胡璉認為:台灣島上總兵力不會超過十萬,且“官比兵多,槍比人多”。然而一場中等規模戰役挽救了台灣危局,奠定了國民黨經營台灣的心理基礎。五十年來,國民黨認真汲取丟失大陸的教訓,勵精圖治。從和平土改到工業化、信息化,台灣社會取得了翻天覆地的進步。而大陸同期卻在“階級鬥爭為綱”和“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泥潭中掙紮不休。兩岸之間政治、經濟,尤其是社會價值觀的巨大差距使海峽對峙的局麵延續到今天。這期間台灣人民以高度的勇氣和智慧,朝野互動建成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憲政民主政權,其意義是偉大而深遠的。我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對岸也出現這樣的政權,並在共同富裕和民主的基礎上實現中國和平統一。即使我看不到,相信我的兒孫們也看得到,”家祭毋忘告乃翁“足矣。
(待續)

所有跟帖: 

M3的照片哪兒搞的,我找了好久。 -信筆由墨- 給 信筆由墨 發送悄悄話 信筆由墨 的博客首頁 (128 bytes) () 01/15/2019 postreply 21:04:21

您是說那坦克嗎?它在戰史館大門口左側。 -小百臉- 給 小百臉 發送悄悄話 小百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5/2019 postreply 21:26:48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