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六千文人的向陽湖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上 )

來源: jianadaren 2018-12-11 17:04:4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9274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jianadaren ] 在 2018-12-11 18:42:53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六千文人的向陽湖(上)

 青山自牧 青山自牧
 

尋蹤向陽湖

在中國曆史上,曾經有一個地方,在6年時間裏,先後聚集了近6000名作家、藝術家、學者、文化官員,在那裏參加體力勞動,接受思想教育。

您有興趣隨我去看看嗎?

初夏時節,我來到慕名已久的湖北省鹹寧市向陽湖。

進入向陽湖鎮時,已是夕陽西下。

 

 

夕陽下的路標

 

很順利,離鎮上兩公裏,找到了向陽湖“五七幹校”總部的舊址。

 

 

 

大門與內景

 

 

 

“向陽湖文化名人舊址展覽廳”

 

讓人驚喜的是,“向陽湖文化名人舊址”已於2013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村民們很熱心,帶我去看“五七幹校”的老建築。

 

 

這家門牌上寫著:”呂濟民舊居“

 

度娘告訴我:呂濟民,1928年出生,留蘇研究生,文革前就擔任文化部群文局局長,文革後曆任國家文物局局長、故宮博物院院長等職。

據說,這種標牌原有很多,但大多已被村民們摘掉了。

 

 

向陽湖”五七幹校“舊建築

 

看得出,這裏的村民還不富裕。

他們租住在破矮的房屋中,但這些原屬幹校的舊建築已不許拆除、改建。

暮色蒼茫,隻能明天再來。

向陽湖鎮居然沒有一家旅社,隻能住到10餘公裏外的一個路邊賓館裏。

 

陽光下的“向陽區”

第二天早上,起了一個大早,想趁早拍攝向陽湖的日出。

可惜,沒找到規模較大的水麵,隻看見成片的荷塘。

 

 

在村民的指點下,又找到了“五七幹校”留下的一些舊建築。

 

 

                                                     朝陽下的幹校舊建築

 

”五七幹校“留下的紅旗橋

 

 

向陽橋,也已列入保護範圍

 

 

 

”向陽湖文化名人博物館“即將落成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找到了向陽湖“五七幹校”最重要的一處舊址——“向陽區”。

 

 

作為中文係畢業生,我在這裏看到了許多如雷貫耳、景仰已久的姓名。

 

蕭乾先生是著名的記者、翻譯家

 

詩人牛漢,是最後離開向陽湖的“五七戰士”

 

 

劇作家陳白塵,在這裏記下了《牛棚日記》

 

 

綠原、韋君宜、馮雪峰比鄰而居

 

 

楊匡滿、楊伯峻、嚴文井也曾為鄰居

 

   周汝昌、李季、許覺民、孟超舊居(拚圖)

 

 

張天翼、周明、侯金鏡、馮牧舊居(拚圖)

 

這些舊居大多數不是一人一間的單身宿舍,而是沒有隔牆的集體宿舍。

 

 

宿舍內景

 

 

小賣部和醫務室(拚圖)

 

        “向陽區”已經整修一新,風景如畫,幽深寧靜,詮釋著歲月靜好。

 

 

 

幽深寧靜的“向陽區”

 

“五七幹校”的興衰

“五七幹校”的誕生,得從“五七指示”說起。

1966年5月7日,毛澤東看了解放軍總後勤部《關於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後,給林彪寫了一封信,要求全國各行業都要辦成“一個大學校”,這個大學校“學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農副業生產,又能辦一些中小工廠,生產自己需要的若幹產品和國家等價交換的產品”,“這個大學校,又能從事群眾工作,參加工廠、農村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又要隨時參加批判資產階級的文化革命鬥爭。”這封信就是著名的“五七指示”。

“五七指示”反映了毛澤東為了縮小三大差別(工農差別、城鄉差別、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差別),要求機關幹部和知識分子下放勞動的思想。很快,中共中央轉發了這封信。同年8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全國都應該成為毛澤東思想的大學校——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39周年》,對“五七指示”作了進一步闡述。

1968年5月,為了紀念“五七指示”發表兩周年,黑龍江省將新成立的柳河幹校命名為“五七幹校”。

 

 

柳河“五七幹校”舊址(網絡圖片)

 

10月5日,《人民日報》在頭版發表了《柳河“五七”幹校為機關革命化提供了新的經驗》。文章說:幹校“把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改造幹部的世界觀,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作為頭等任務來完成。”“實踐證明:‘五七’幹校是改造和培養幹部的好地方,是實現機關革命化、搞好鬥批改的一種好辦法。”《人民日報》編者按還說:“毛主席最近指出:廣大幹部下放勞動,這對幹部是一種重新學習的極好機會,除老弱病殘者外都應這樣做。在職幹部也應分批下放勞動。”

此後,各地的“五七幹校”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如黑龍江省僅用半個月,就辦了110所“五七”幹校,學員2萬多人,正在籌辦的還有40多所。

據統計:中央國家機關在河南、湖北、江西等18個省區創辦了106所“五七幹校”,先後遣送、安置了10多萬名下放幹部、3萬家屬和5千名知識青年。各省、地、縣興辦的“五七幹校”更是數以千計。

“五七幹校”大規模湧現還有幾個深層次原因:

第一,1968年,各地成立“革命委員會”後,進行了大規模的機構裁並和人員精簡,且是“邊精簡,邊撤並,邊下放”。如1969年7月,中央和國家機關的一個精簡方案提出:國務院所屬62個部門合並為21個單位,全部下放的行政人員共計21萬人。

第二,經過文革的洗禮,許多幹部和知識分子戴上了“走資派”、“反動學術權威”、“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等帽子,失去了進入新生政權的資格,隻能下放勞動接受改造。

第三,由於大學停辦、中學停課等原因,城市人口需要疏散。1968年12月22日,經毛澤東批準,《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裏吃閑飯》的報道,推廣甘肅省會寧縣城鎮居民到農村安家落戶的經驗。在這篇報道的《編者按》中,《人民日報》公布了毛澤東的一個新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全國隨即出現了大規模的知識青年和城鎮居民下放農村的運動。

第四,1969年3月珍寶島事件之後,中蘇形勢日趨緊張,備戰任務壓倒一切,大中城市急需大規模疏散人員。

由於上述因素的疊加,1968-1969年,中國出現了一個空前的城市人口向農村流動的高潮。在這場聲勢浩大的交響樂中,幹部下放“五七幹校”隻是其中的一個聲部。

當時,高級幹部下放“五七幹校”並不罕見,如肖克上將下放江西省雲山農墾部“五七幹校”,胡耀邦下放河南省潢川縣團中央“五七幹校”。

“五七幹校”也走出了一些風雲人物,如設在河南省西華縣的國家計委“五七幹校”,後來出了兩位副總理:朱鎔基、李嵐清。

 

 

向陽湖幹校“向陽區”門口的標語

 

 “五七幹校”一般選址在偏遠、貧窮的農村,去幹校的人無論資曆深淺、職級大小,都叫“五七戰士”。他們中間有機關幹部、科技人員、大專院校教師、文藝工作者……有的還拖家帶口,在五七幹校生活的子女被稱為“向陽花”。

在知識分子成堆的單位,“除老弱病殘者外”的政策並未得到落實,年齡最大的年逾七十(如俞平伯),體弱、多病、喪失勞動能力者更多。據譚解文《一頁沉重的曆史記錄》一文介紹,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的軍代表宣布了三條原則:

      (一)老弱病殘都要走,走不動的用擔架抬,一個不留,這叫“連根拔”。

     (二)革命群眾下去是勞動鍛煉,那些頭上有“帽子”的,下去是勞動改造。

     (三)那些有問題的人,我們勸告你們,別再癡心妄想回北京城,北京不再需要你們。

到幹校後,這些“五七戰士”不分年齡、性別,均按照軍隊編製,編入劃定的連、排、班,由軍宣隊或工宣隊管理。他們過著軍事化生活,出工收工需整隊喊口號、唱語錄歌,甚至參加野營拉練。除了參加政治運動、接受思想教育外,他們還必須參加體力勞動,如種田、種菜、挑糞、養豬、做飯、挑水、打井、蓋房……

 

 

木刻版畫《“五七幹校”的夜讀》,由著名畫家朱宣威根據自身經曆創作(網絡圖片)

 

1971年“九一三”事件之後,中央開始調整幹部政策和知識分子政策。1972年4月24日,《人民日報》刊發社論《懲前毖後,治病救人》,要求正確執行黨的幹部政策。此後,逐步“解放”了大批幹部和知識分子,剩下的“五七戰士”的環境也明顯寬鬆起來。

各地“五七幹校”漸趨冷清、衰落,但誰也不敢貿然撤銷,仍有一批幹部及其家屬滯留幹校,大多數地方則把“五七幹校”當作讓幹部輪流去勞動、學習一段時間的場所。

當全國掀起“批林批孔”、“評法批儒”、“評《水滸》批宋江”等政治運動時,有些“五七幹校”就成了辦應景學習班的場所,平時隻有看守房舍和農具的留守人員。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之後,仍然堅持原有辦學規模的,隻有中央辦公廳“五七幹校”(位於江西省進賢縣)等少數幹校了。

1979年2月17日,國務院發出《關於停辦“五七幹校”有關問題的通知》。至此,“五七幹校”退出了曆史舞台。

 

六千文人的聚集

據著名作家張光年在《向陽日記》一書中介紹:向陽湖“五七幹校”的規模位居全國第二,僅次於設在江西省進賢縣的中央辦公廳“五七幹校”。

當時,接收文化係統人員的還有天津團泊窪“五七幹校”(主要接收中國文聯下轄的影協、劇協、美協、曲協人員,如吳祖光、鍾惦棐、華君武)、河南息縣“五七幹校”(主要接收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人員,如俞平伯、何其芳、錢鍾書),但規模都不如向陽湖幹校。因此,向陽湖幹校也是文化名人最集中、文化資源最豐富的“五七幹校”。

1969年至1974年間,原文化部機關幹部和作家、藝術家、學者、出版家、電影工作者6000餘人(含少數家屬),分三批下放鹹寧向陽湖“五七幹校”。

下放向陽湖的單位,包括文化部、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文聯、國家博物館(含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曆史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人民美術出版社、榮寶齋、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中國電影公司、新華書店總店等26個單位。

下放向陽湖的文化名人,有冰 心、馮雪峰沈從文、張光年、臧克家、蕭 乾、陳白塵、馮 牧、郭小川、王世襄、周巍峙羅哲文周汝昌、張天翼、嚴文井、李 季、司徒慧敏金衝及陳翰伯王子野、牛 漢、韋君宜、範 曾等人。其中,年齡最大的是1900年出生的冰心老人。

 

 

”向陽湖文化名人博物館“前麵的雕塑

 

在向陽湖幹校,他們燒磚蓋房,圍湖造田,種菜種稻,短則1年,長則5年,為當地留下了上萬畝湖田,上千棟紅磚房。更值得銘記的是,侯金鏡等10餘位文化人長眠在向陽湖畔。

 

                            2018年9月24日    初稿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加跟帖:

當前帖子已經過期歸檔,不能加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