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期修憲”的曆史涵

來源: 2018-03-12 20:31:18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無任期”有什麽大不了的嗎? 這個問題事涉咱族曆史,老漢來告訴你。

 “任期”這兩個字不單是個“政治約定”,也是個標識,民族的苦難都聚在上麵

想一想,曆史上出過李白、李時珍、李元霸、李世民的民族,最後幾乎是落在了李蓮英的手裏。現代文明的機器、電、飛機、通訊、憲法、青黴素,起始都跟咱的文明無關,全靠別人的施舍,多難啊!

1900年,離亡族都不遠了。最後,同誌們覺得是那個無反饋的“皇權”為害。於是,革命、獻身、救亡,從黃花崗到武昌,多少男孩女孩用生命拱出一個“共和”來。把那個無反饋的皇權從“名義上”給終結。可是,一不下心,1949年,毛太祖恢複了有實無名的“皇權2.0”。2.0,“高級皇權”,比前麵的老皇權破壞力更大。文革中,毛發“聖旨”,由他的“政治夫人”(也可以稱為“女性太監”)江青女士督察,靠周恩來先生實施,“新聖旨版”的“高級皇權”進入狂歡狀態。文革把咱族再次推向毀滅。不多說文革了,哪位小朋友對文革不了解,可以到本老漢的博客裏參訪。沒有毛太祖的“高級皇權”,文革就不可能。於是有了現在這個“任期製”,就是文革後鄧先生順從“民意”弄出來限製皇權的。誰有興趣可以做個“集成塊流水線”的出皇權公式,投入的放上麵,產出的放下麵。從黃花崗那陣子開始,投入的青春、性命、腦波,以億為單位,真落在實處而產出的“反皇權”幹貨有一些,但並不“豐盛”,而有標識性的“製度”積累,就是這個“任期製”。把它廢了,從等式的轉移換算,那些投入的青春、性命、腦波,產出一塊“蒼白”。

以億為單位的 青春、性命、腦波投入。這是“任期製”與其消失的曆史涵。

另一個角度,出皇權靠什麽?

最終是靠不想磕頭的人數超過想磕頭的人數。標識雖顯著,失去它留下塊“蒼白”很刺激,可它不是決定出不出皇權的主要因素。本老漢認為,在咱國,出皇權的態勢良好。不信?線索就在那個“2958票讚成,2票反對”上。在咱國,有誰會相信,能有99.9%的人同意任何一個問題?真心的同意? 那個“投票”,是在給“去任期”的人壯膽。需要壯膽隻有一個起因,底氣不足。恰恰反證了出皇權是有人氣的,不想磕頭的人也許還沒超過想磕頭的人,但絕對是能讓享用皇權的人需要“壯膽”的一個大數目。

回到曆史。出皇權,是那些給出青春、性命、腦波的前輩們的真正“初衷”,中華民族的“初衷”。以億為單位的青春、性命、腦波聚在上麵的“初衷”。2958票讚成,2票反對? 這種鬧劇,真的能給違逆“民族初衷”壯膽嗎?

太小看曆史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