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妈睿爸的教育手记

【RAISING BOYS FIT TO CHANGE THE WORLD】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2010-12-03 13:59:50)

很久没有写东西了,人的惰性还是很厉害的。暑假回国,因为从国内访问文学城比较麻烦,所有没写什么东西。回来后,又赶上开学,忙东忙西,还是没动笔。转眼快年底了,偶然到自己的博客一看,原来还有朋友来察看。再点一篇以前的旧文,忽然发现很多东西还是写下来比较好,写的时候不觉得,回头看去,发现其实生活里的点滴还是很温馨的。从中国回来后,到邮局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以前回国都带书,那时候因为孩子小,也刚做父母不久,所以“照书养”,比较爱读各样的育儿书籍。再后来带的书也有了变化,不再只是自己读的,还有孩子读的,什么励志故事,神话传说,认图识字。这次回国,书当然还带,但已经不是主要的了,箱子里一堆一堆的都是孩子玩的东西。以前觉得中国的玩具不安全,质量不好,回国一番,观念还是有些改变,毕竟十多年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08-11 19:31:30)

(一)热
(二)挤
(三)累
(四)脏
如果你恨谁一定要请他去世博会有人从上海回来,谈观世博感受:一个字,累;两个字,受罪;三个字,全排队;四个字,不看后悔;五个字,看了更后悔;六个字,排不上的馆美;七个字,看与不看都后悔;八个字,上海人请你溜溜腿;九个字,爱尔兰的啤酒就是贵;十个字,沙特阿拉伯馆时间太费;十一个字,看不到头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很久以前写过一篇关于孩子读书的经验交流,那时候孩子才3,4岁。时过境迁,老大要上二年级,老二也要上K了,有必要和朋友们分享一下最近发现的一个小窍门,能让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更爱读书。
不知道孩子是不是一样,反正我的两个小子很喜欢各类的卡,例如旅馆的开门卡,ChuckE.Cheese里面free的可以有自己照片的玩具卡。当然他们更喜欢的是生日时收到的Toy'sRUs的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06-15 20:51:17)
听说我暑假要回中国,好心的朋友们forward了很多email给我。这些email大约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世博会的,包括世博攻略以及上海必去,必看,必吃的list,每看一个你都恨不得马上动身;另一类看上去则没有那么舒心,相反,有点触目惊心,你会怀疑回中国的决定是不是明智。举例如下:
(一)
-----OriginalMessage-----

中國旅遊,緊急通知,請盡量傳開去
最新的消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7)
学期快结束了,却得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记得以前我在一个帖子里提到过老师推荐儿子上giftedclass的事吧,儿子没上成!本来这个class到三年级才有,不知道什么原因现在提前到二年级(据老师说是因为主办考试的公司可以多赚点钱)。几个月学校临时通知老师和学生考试,当时问儿子考得怎么样,他说发了会呆,几道题忽悠过去了。家长会的时侯问老师,老师说我老大应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06-04 14:37:25)

什么电视?全国SpellingBee决赛的实况转播。像往年一样,决赛将在WashingtonDC举行,ABC将进行实况转播。说实话,有时候实在不明白美国人为什么这么喜欢SpellingBee。先不说参赛的选手来自五湖四海和夺冠的基本是老印,(例如,今年进入决赛的273名选手里有21个英语不是母语,102名会说多种语言),就美国人自己来讲,他们根本就不喜欢死记硬背。呵呵,也许是因为自己不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06-03 13:42:06)

MemorialDay第二天,到位于42街的领事馆签证。按说今年回国的人应该不少,不是去看世博,就是的弥补去年因为猪流感耽误的行程,可出人意料,馆里签证的人并不多,一楼大厅中央排队的也就十几个人。人不多,所以开的窗口也只有两个。队伍慢慢前挪,眼看就要到了,“砰”,一个窗口里面的帘子拉下了。大家面面相觑,还是后面的老外明白,说:It'slunchtime。
“Next,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7)
(2010-05-25 13:06:08)

罗伯特·T·清崎的RichDad,PoorDad想必多数人都读过,其中有一个观念虽然不是很新颖但却说到了为什么多数人不rich的根本,就是我们都在给别人工作,youwillnevergetrichworkingforotherpeople。说到养孩子上,当然了,我们也不是要孩子rich(底气稍微不足),天下父母希望的无非是孩子将来能够快乐,健康,well-rounded,但这与让孩子让了解商业社会的基本概念,让孩子在当今的经济社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前两天有教会的朋友把柴玲受洗的见证发送到教会的list上,碰巧教会MemorialDay要到宾州举办一个三天的特别聚会,所以应邀来讲信息的一位朋友建议把这个见证作为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聚会的时侯可以和还没有信耶稣的朋友们讨论。没想到这个提议在教会里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我所在的教会用国内的术语来讲属于“家庭教会”,几年前确实名副其实,因为聚会就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