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裂

來源: YMCK1025 2021-01-15 13:38:1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8966 bytes)
回答: 新照舊影(881)YMCK10252021-01-15 13:35:37

紅遍全球的華裔小提琴天才 與自己的“虎媽”決裂20年

 

世界華人周刊


虎媽 、 狼爸 的故事這些年我們聽聞過不少。

典型代表人物:郎國任把兒子郎朗培養成世界鋼琴家,蔡美兒把兩個女兒推進哈佛,還有靠著 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 教育理念,把三個孩子都送進北大的蕭百佑。

雖然飽受輿論口誅筆伐,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他們確實讓孩子實現了社會意義上的成功;而且,小時候飽受折磨的兒女們似乎也並沒有像教育專家、心理學家分析的那樣,產生不健康的心理、和父母親子關係破裂。

蔡美兒的女兒們長大後在《紐約郵報》上寫信《Why I love my strict Chinese mom》感謝媽媽的栽培;郎朗多次在媒體和綜藝節目中感謝父親當年逼他練琴;而蕭百佑在四個兒女們的相擁下一家人其樂融融地成為雜誌封麵人物。



但今天故事的主人公陳美(Vanessa-Mae Vanakorn Nicholson)和她的 虎媽 卻是個例外。這位 11 歲就被皇家音樂學院錄取、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小提琴獨奏家,在 虎媽 精心栽培 20 餘年後,卻毅然和母親決裂。

20 年過去了,已經年過四旬的陳美和母親依然是最熟悉的陌路人。



27 歲就登上財富榜榜首的小提琴天才明星
 

 



陳美作為華裔小提琴演奏家,少女時期初次登台就被媒體譽為 打通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之間界限的女孩 。



她的表演風格如火如風,把古典的優雅和流行性完美融洽在一起,是一場視覺與聽覺的享受。
 

 



作為小提琴演奏家,陳美有著優秀的戰績:

年僅 10 歲時,她就在倫敦皇家節日大廳與愛樂樂團合作進行了首次獨奏;

11 歲時,她被皇家音樂學院錄取,在那裏她比大多數同齡人小 7 歲;

13 歲時,她已經錄製了三張廣受好評的古典音樂專輯,其中包括要求極高的貝多芬和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獨奏家;

15 歲時,她以一張洛麗塔的性感造型作為自己流行跨界的專輯封麵,一夜成名。



年少紅遍全球,唱片銷量過千萬張,27 歲以三千兩百萬英磅身家,登上《星期日泰晤士報》30 歲以下年輕人財富榜榜首。陳美的人生很早就開始大放異彩。

但不難想象,如此巨大的成就背後必定是付出了巨大的艱辛。和無數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一樣,陳美的幸福童年也是缺失的。

出生於新加坡的中泰混血兒陳美,很小時父母就離異了。她的媽媽帕米拉是新加坡裔華人,爸爸是泰國人。五歲時母親再婚,帶著她嫁給了一位英國人,並跟隨第二任先生定居倫敦。
 

 



父母離異、遠離故土,隻是陳美不幸童年的一部分。漂亮的成就背後,還有 虎媽 的 折磨 。



除非你把小提琴拉好,

否則你在我眼裏什麽都不是

你能想象一個四肢健全、身體健康的人,卻在 20 歲時自己從未單獨過過馬路嗎?她過得是一種怎樣的生活?保護過度?還是囚困?總之,這就是陳美從 3 歲開始學琴時到成年人後一直過的生活。

陳美的媽媽是一位執業律師、同時還是一位鋼琴演奏家。一個集美貌、優秀、才華、賺錢能力於一身的女人,可以想象她對下一代的養育方式絕不會是 我的孩子隻要快樂就好 。



▲ 小時候的陳美和媽媽的合影

帕梅拉曾直白地告訴女兒: 我愛你,因為你是我的女兒。但除非能把小提琴拉好,否則你對我來說你什麽都不是 。
 

 



所以三歲的陳美開始學鋼琴,五歲時轉學小提琴,從那時起每天就在媽媽的監督下習琴 4 小時以上(生日除外);到了上學的年齡,為了能讓女兒有更多時間練琴,她為陳美請私人家教靈活安排學業,而本該融入學校生活的陳美,每兩周甚至一個月才去學校露一次臉。



▲ 三歲學鋼琴、五歲開始正式學小提琴的陳美

為了讓女兒成為藝術家明星,帕梅拉辭去律師的工作,成為女兒的職業經紀人,她投入的不僅僅是大量時間,還有巨額金錢。在陳美 10 歲那年,媽媽斥 20 萬英磅巨資,為她買了一把產於 1761 年的意大利名琴瓜達尼尼(Guadagnini);而陳美從小穿的服飾大都來自於迪奧、哈維 尼克斯這樣的名店。

可以說陳美前 21 年的人生一直由帕米拉照顧、設計和主宰。她從來沒有自己鋪過床、自己吃過早飯、一個人走在街上、也沒有自己買過一盒牛奶。這種 衣食無憂 和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的生活都是為了讓陳美能專注於她的小提琴事業。外人眼中被寵壞的生活,在陳美眼裏逐漸成為囚困。

陳美曾在接受采訪時說:媽媽說過 她不該有音樂之外的生活 。而 囚困 還不是最可怕的,這其中還充滿了虐待和暴力。
 

 



用嚴重的身體暴力和精神羞辱來提高她的小提琴演奏水平對陳美來說是家常便飯。一旦沒能完美地演奏一首曲子,媽媽的耳光隨時會 造訪 ;為了讓陳美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誠心道歉,媽媽要求她必須下跪;即便陳美跪在地上求饒,媽媽還是會不停地揪她的耳朵以示懲罰;甚至在陳美 20 歲時,媽媽還是會這麽做。

在母親嚴苛的教育下,陳美確實取得了巨大成就:

12 歲就出名的她,經常在媒體上露臉;



▲ 12 歲已成名的陳美接受電視台采訪
 

 



16 歲已有多次登台表演經驗,台風嫻熟,穩健、將小提琴的優雅和性感展現的淋漓盡致。



▲ 16 歲的陳美表演台風穩健、優美
 

 



可誰也沒想到,名利雙收的她在 21 歲生日前向媒體宣布,單方麵辭退她的經紀人也就是她的媽媽。這種行為在帕梅拉看來就是女兒向全世界宣布要和她斷絕母女關係。

我的成功離不開母親栽培,

但決裂讓我變得更堅強

對於個性要強、為陳美奉獻了一切的帕梅拉而言,女兒做出這一舉動一定是人生中最不可思議及最不可饒恕之大錯。自己日複一日、堅持不懈地培養孩子,付出了巨大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女兒非但不體諒感激,竟然還與她決裂。愛之深,痛之切,這絕對是一種徹底的背叛。

其實,陳美曾在媒體上多次表達對母親的感激之情。她說: 我一直生活在充滿高壓的溫室中,不過我的成功的確受益於它。再有天份的孩子,如果不鼓勵或者督促的話,我認為是無法開花結果的。



但年少時挨過的那些來自母親的耳光和體罰讓她難以忘懷。而更難釋懷的是,陳美為了實現母親加在她身上的理想成為小提琴演奏家,不止一次放棄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小時候的陳美喜歡騎馬,媽媽覺得會耽誤她練琴,她放棄了;

她在學校、演出和生活中結交的那些好朋友,媽媽覺得會耽誤練琴,她放棄了;

她曾告訴母親自己想去大學讀英語或曆史,媽媽覺得這個想法愚蠢之極,她放棄了;

她從 4 歲時就開始滑雪,並且一直熱愛這項運動,18 歲時,媽媽認為 滑雪象征著自由和遠離音樂 ,讓她放棄,她又遵從了。

但放棄滑雪成為她開始反抗母親的轉折點,這股力量一直在心底積累、發酵、直到最終 21 歲辭退母親,與之決裂。



▲ 長大成名後與媽媽決裂前的合影
 

 



陳美說過: 我的母親是一個個性很強的人,我在很多方麵都尊重、敬佩和仰慕她。但即使你尊重一個人,也不代表他們會讓你快樂。 帕梅拉對女兒的愛是有條件的(而且條件很高),就是建立在她能否成為優秀音樂家的基礎上。一旦孩子做不到、或者忤逆她的決定,這份母愛就會變成鋒利的武器紮向孩子的心。

所以,陳美最終選擇用決裂的方式從母親身邊逃開,她說 決裂讓我變得更加堅強,我現在覺得很自由,自己可以處理任何事情。

追求、感受自由,可能是陳美對自己 20 歲之前的 囚徒 生活的一種補償。並且這種補償會變本加厲、來得異常猛烈。於陳美而言,那就是她 放棄 了小提琴、重拾滑雪。

2013 年,陳美到瑞士進行滑雪特訓,目標是進軍奧運。因此,她在自己的泰國父親的幫助下改為泰國籍(保留了英籍),向泰國奧委會提出了申請,並通過了國際滑雪聯合會認證,最終於 2014 年代表泰國參加索契冬季奧運會,成為泰國隊參加滑雪項目的兩名運動員之一。



▲ 代表泰國隊參加奧運滑雪比賽

雖然陳美最終名列倒數第一,但她在完成比賽後洋溢著興奮與喜悅,也許是兒時所求,終於得償所願吧。不過後來國際滑雪聯合會發布調查,認為陳美涉嫌操縱成績,使自己能夠獲得足夠績分參加冬季奧運,所以對她做出了四年禁賽的處分。
 

 



帕梅拉培養了女兒很多美好的品格,比如努力、堅毅、有耐心 但也有一些不好評判的東西,比如一定要贏、獲得名聲權利的人生才有意義也傳遞給了女兒。陳美能夠從母親身邊逃開,但母親在自己人生前 20 年裏留下的影響她可能一輩子也逃不掉。

雞娃用力過猛,

難免兩 敗 俱傷

天下的 虎媽 、 狼爸 都一樣:他們以嚴厲的管教培養出了看起來十分優秀的孩子,於是一直沉浸在成功的自豪裏,至於這種嚴苛有沒有給孩子帶來的負麵影響,他們似乎並不在意。

作為外人,我們並不知道在那一張張看上去其樂融融的親子合照、一聲聲充滿感激的言辭中,背後真實的情況到底是什麽樣的。蔡美兒、郎國任和蕭百佑他們能和兒女們繼續保持良好的關係,可能是他們的孩子們內心真的認可了父母的嚴厲、也可能是原生家庭依然完整,父母沒有離異,讓孩子們可以向不是 虎媽 、 狼爸 的那個家長尋找安慰。

但那些曾經被用力過猛雞出來的孩子、那些曾經被壓抑下去的叛逆,孩子們可能早晚會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陳美選擇用務必剛烈的方式來表達對自己 虎媽 的抗議和不滿,這可能是少數。更多的 報複 可能是像徐靜蕾那樣的一種溫和的反叛。
 

 



徐靜蕾的爸爸也是典型的 狼爸 ,徐靜蕾很小時就開始對她的訓練進行規劃,比如每天學英語、練書法、背古詩、寫日記等;而且是挫折教育的忠實擁躉,永遠把 你不行,你差遠了 掛在嘴邊。



▲ 父親為小徐靜蕾安排的每日練習

徐靜蕾在很多場合都說過。她爸是最嚴厲的父親、最用功的父親、最凶的父親。以至於小時候對他除了怕,沒什麽其他感情;即便現在,她在父親麵前寫毛筆字,還是會害怕發抖。



但徐靜蕾的叛逆並沒有因為父親的嚴格管教被消滅,它隻是延遲了,在父母漸漸管不著她的時候,激烈地爆發了,而且一發不可收,直到現在。

比如,大學時的她玩搖滾,穿衣打扮又髒又痞;頂著 小三 的罵名和王朔談了一場炙熱的戀愛;年過四旬,和相愛、固定的伴侶交往十多年,但不打算結婚;孩子先用冷凍卵子的方式保留著以後想要時再說吧
 

 



作為傳統父母希望孩子做到的找份穩定工作、結婚生子、安穩過日子,徐靜蕾都是反著來的。她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始終無法與父親和解的那部分。



陳美也有類似的 反傳統 叛逆。她和男友在一起 15 年,但早已表明沒有結婚的打算;而且她也不想要孩子。陳美曾像記者明言: 我不會生孩子,因為我也會是虎媽。如果我有孩子,我會希望他成為一名贏得金牌的奧運滑雪運動員。 為了避免下一代重蹈覆轍,還是享受自己擁有的自由吧。

虎媽 、 狼爸 們也許是我們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不可避免的產物。推娃、雞娃的確有可能讓孩子取得不錯的謀生技能、獲取標準意義上的成功。但人生的成功不止這些,是否能從內心真正認可自己、是否能獲得幸福的生活、健康的人際關係,這些都是圓滿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們才是伴隨孩子一生、讓孩子持久幸福下去的成功。作為家長,在育兒的道路上我們不能擯棄掉它們。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