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最寶貴的藥:人體自我康複能力

來源: YMCK1025 2018-07-14 15:27:48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8864 bytes)

世間最寶貴的藥:人體自我康複能力

 

周誌遠1979

 

老來疾病,都是壯時招的;衰後罪孽,都是盛時造的。

——《菜根譚》

我每年都在跟成千上萬的癌症患者打交道,很多患者找到我後問我:“為什麽以前我什麽病都沒有,現在卻突然得了這麽嚴重的不治之症?”

一場大病,絕非突然而至,以前你沒有感覺到身體有異常,不過是自己疏忽大意了而已。如果仔細去回憶和檢討,一定有很多的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在促使我們的身體走向患病的狀態。

尤其是癌症這樣的疾病,絕非一天兩天就能得的。很多癌症,從初期的癌前病變狀態,發展到最後被檢查出來,確診為癌症,經曆了幾十年。

我今年四十歲了。四十歲,是人身體的一個分水嶺。到了四十歲,一個人會明顯的感覺到,自己的身體開始出現各種不健康的信號,對此我深有體會。

專業的醫學書籍上,經常會有類似的文字表述“此病多發於四十歲後”。中醫的古典名著《黃帝內經》中,也認為男人過了“五八”(四十歲),女人過了“五七”之後,就開始盛極而衰。

衰老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現象。但是一部分人卻衰老得比正常人快,甚至被一場看似突如其來的不治之症打垮。究其根源,70%以上的原因,要歸咎於自己在盛壯之年,沒有善待自己的身體。

重大疾病是由遷延不愈的小毛病甚至是一些小的不良習慣,日積月累,逐漸發展而來的。僅僅一個坐姿或者走路姿勢不正,四十年堅持下來,就會成為四十歲後日夜折磨人的嚴重的骨骼和關節退行性病變。

在工業革命以後,四十而漸衰這種自然規律,正在被快節奏高壓力的生活和高汙染的環境改變,很多人身體走向衰老的年齡大大的提前了。

中醫講,上工治未病,我們的祖先非常重視預防醫學,認為疾病在剛剛出現信號,尚未出現嚴重症狀時,就應采取幹預措施,通過調整人的情誌狀態,作息習慣,生活習慣,生活環境和飲食習慣,杜絕疾病的發生,這是最理想的醫學。

而在英語中,“Doctor”(醫生)一詞是源自於拉丁文“教師”一詞的,醫生的基本職責應該是教會人們不得病,傳授預防醫學知識。

人體是大自然最精致最傑出的作品之一,人的身體本身有非常強悍的自我康複能力,一般是不會得病的。通常,我們之所以會有疾病,都是因為我們沒有善待我們的身體。

一個人隻要在疾病尚未嚴重之前,即采取糾正措施,人體的自我康複能力是完全可以讓我們重獲健康的。

即便是已經身患重病之人,隻要能夠找到致病之因,努力避開它們,也是可以最大程度的祛病延年,甚至創造康複的奇跡的。

畢業於哈佛醫學院的美國醫生Andrew weil,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臨床實踐後,因為覺得現代醫學在很多疾病麵前無能為力而深感沮喪。

後來他曆時數十年去研究人體自我康複能力,撰寫出了一本曾經非常知名的暢銷書《Spontaneous Healthing》(中文譯名《不治而愈——發現和提高人體自我康複能力》。

在這本書中,Andrew Weil博士收集了大量的被受過現代醫學教育的醫生們放棄,但卻通過各種辦法,莫名其妙的自愈了的病人的案例,追蹤了一些被視為陳舊的和不入流的康複醫生們治療疾病的全過程,他的研究發人深省。

Andrew Weil博士對自我康複之道,沒有給出特別明確的答案,但是通過閱讀他的著作,我們卻可以得到很多啟發。

我對這位出身於哈佛醫學院的醫學博士書中的一句話印象特別深刻:“如果有一天我病了,我不願意讓人像我學到的治療別人的方法一樣來對待我,除非別無選擇。”

Andrew Weil博士進一步解釋了他這樣做的原因,他說這是因為他在哈佛醫學院四年的學習和一年的實習期間,他所學到的東西都沒有觸及病變和康複的本質,而隻是抑製病變或隻是消除顯狀病征。

Andrew Weil博士說,大部分的藥,英文名前綴都是ANTI(抗),抗高血壓藥,抗焦慮藥,抗抑鬱藥,抗組胺劑,抗心律失常藥,鎮咳劑,退熱劑等。這些藥物實際上隻是在抑製病人的各種症狀。

而一些看似難登大雅之堂的江湖人——比如Andrew Weil醫生接觸到的一個美式整脊醫生福爾夫特,他的治療卻反而是真正的找到了病人患病的根源,所以福爾夫特醫生總是能以看似奇怪,甚至可以說是令很多以正規醫生自命的醫生不屑的方式解決了糾纏病人多年的痛苦。

而福爾夫特醫生最擅長的隻不過是整脊,整脊完畢,福爾夫特醫生最常見的一句話就是:“剩下的問題就交給自然之母來解決吧!”

正規的醫療界對類似福爾夫特醫生這樣的民間康複醫生很不屑,然而他卻創造了比正規的醫療機構更令病人信服的療效。

通過病人的口碑傳播,他忙到了八十歲,仍然求診者盈門。甚至到他九十多歲時,還要應邀到美國各地講學。

福爾夫特醫生的治療理念,有點像創造了精神分析學派的弗洛伊德醫生的治療理念,他們都認為患者的疾病,通常都是在幼年期身體上或者精神上受過創傷,之後便產生了一種“應力”,長期的緊繃的“應力”,會導致一係列的病變。所以醫生的職責在於找出患者受傷的根源,然後將患者調整過來。

所不同的是,弗洛伊德醫生側重於精神治療領域,而福爾夫特醫生側重於人體的骨骼以及與骨骼緊密相關的神經組織領域。

我從去年開始,大量的閱讀了包括印度的阿育吠陀在內的自然康複醫學方麵的著作。

我之所以開始對這樣的一個領域產生興趣,隻是因為我在治病的過程中,遭遇了與Andrew Weil博士曾經遭遇的同樣的困境。

麵對越來越多的求助者,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無能為力,同時對現代醫學和傳統醫學的療效都深感失望。越來越多的求診者意味著我要見證越來越多的死亡事件,每一次死亡對我來說,都意味著中西醫學無能為力的一次力證。

幾年前我對發達國家的醫療還是抱有敬仰之心的。但是最近兩年我開始接觸到一些一邊在發達國家做高端的現代醫學治療,一邊在我這裏進行中醫康複治療的患者。也有幸能與世界上最頂級的醫療機構的醫生們一起切磋。

實踐打破了我過去對發達國家醫療水平的迷信,說實話,單就減緩患者的痛苦而言,我個人取得的療效,比那些我過去非常景仰的世界頂級醫療機構的療效更出色,而治療費用上則不可同日而語。正如Andrew Weil博士所言,過度依賴科學技術的現代醫療,費用之高令人乍舌。

但我對自己療效同樣深深的失望。我在醫學的海洋裏,到處遨遊,也是為了尋找令我自己感到安慰的突破性進展。

我治療了一個抑鬱症患者兩年,除了將糾纏她多年的頑固性頭痛解決了,適度的減緩了她抑鬱的情緒之外,幾乎一無所獲。

這個患者自己也一直在尋求其他的解決辦法,一度她在北京某禪宗修行中心呆過,希望佛教的一些知識和方法能幫助到她,結果更不理想。

最近她開始接觸園藝療法,去一家靠園藝來治療疾病的自然康複機構工作,我明顯的感到她放鬆了不少。

而且她進入了這個群體後,接觸到了一些重度的抑鬱症患者,以及自閉症,腦癱患者,通過種植盆栽,痊愈了或者接近痊愈了的案例。

我也見聞到了一些很意外的創造了生存奇跡的癌症病人,比如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提及的貴州的一對患癌夫妻,通過在荒山上種樹造林,奇跡般的存活了幾十年。

這些病人的康複,醫生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微乎其微。真正幫助他們走出絕境的,是人體的自我康複能力。

那麽是什麽觸發了他們的自我康複能力呢?

這個原因可能非常複雜。但是通過多年的觀察,我認為以下的這些因素有助於患者建立和提高自體的康複能力。

首先是有趣味的生活。

哲學家羅素先生曾經說,走在大街上,我們所見的每一個人,幾乎都難展歡顏。人們憂慮重重,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社會規則和個人的人生追求,而愁眉不展。

患病之人更是如此。

說實話,我本人都覺得從醫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人生的一大災難。我們注定要接觸大量的“眼淚包”,人患病了很難有陽光的心情,醫生成了他們最佳的傾訴對象,病人總是有一肚子苦水,而患者家屬也很難有陽光明媚的時刻。

我見識了很多生存期非常長的癌症患者,也見識了很多迅速死亡的患者。一個患者到我這裏來隻要看過一次,我就已經知道他(她)會不會是長期生存者,隻是不說出口而已。

原因無他,我能感受到患者生命中散發出的氣息。患病後,一直憂鬱重重的患者,我沒有看到一例可以長期存活的。而我所見到的那些長期存活下來的患者,也沒有一例不是心胸開闊之人。

但是,什麽樣的人會憂慮重重,什麽樣的人可以心胸開闊呢?

 

 

 

我不認為每天大量的灌心靈雞湯就能心胸開闊。那些心胸開闊的病人,多是找到了有趣味的生活,煥發出勃勃生機之人。

除了以上我所舉的幾個例子之外。我還見識到了酷愛釣魚,以至於達到忘我狀態的癌症後長期生存的患者;見識到了癌後癡迷於到野外尋找各種植物藥,以至於忽忽間忘了自己是個病人的患者;見識到了熱愛騎行勝於一切的癌症患者。他們都活得很久。

當然也有一些依靠心中的宗教信仰,獲得新生的患者。

他們沉浸在新的生活中,不亦樂乎。而此快樂,逐漸替代了過去的憂愁,成為他們生活的主旋律。

陽光的心情,不來自於任何其他人,隻能來自於患者自己的改變。

接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意識的列出一張自己易被激惹的清單來。

有些人容易在精神上被激惹,有些人容易在食物上被激惹,有些人容易在行為上被激惹。

我個人認為,人體之所以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疾病,必因為一些特別的因素,導致患者成為某方麵的易被激惹的人。

比如說,一場不幸的婚姻,可能會導致一個人成為一個歇斯底裏的人。那最應該做的就是結束婚姻。

國學大師張中行先生曾說,在成人世界裏的各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男女之間的關係是最重要的。婚姻不但會影響一個人的事業,同樣也會影響一個人的身心健康。

兩個人結為夫妻,共同在一起生活,相處起來,非常不容易。

 

 

人類學者費孝通先生曾說,最容易磨合的婚姻其實是內婚製,也就是在一家人中的兄弟姐妹或者堂兄弟堂姐妹表兄弟表姐妹之間尋找自己的終身伴侶。因為在高度近似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的男人和女人,容易在各種觀念上達成一致。

不過近親結婚是違反大自然的進化規律的。人類目前通過各種辦法與家族之外的伴侶結為夫妻,必然會因為不同的成長環境和教育背景而產生一些個性上的差異,有時候這種差異很難被彌合。最終就會導致一些夫妻之間,總是互相給對方帶來傷害和負麵情緒。

無數的患者,其身心疾病,應歸咎於自己糟糕透頂的婚姻,和令人疲憊不堪的家庭。

 

 

中醫古籍《醫方考》中有句話:“情誌過極,非藥可醫”,若一個人是因類似於婚姻關係這樣的容易激惹一個人歇斯底裏的情緒的原因而致病的,靠醫藥是解決不了自己的問題的。揚湯止沸,莫若去新,找出這樣的致病因素,並解決這些問題,比醫藥更有用。

同樣還有一些人會對很多食物不適,隻要吃上某種食物,就會激惹出一係列的症狀來。這樣的食物,乃至於科學家們發現的可以致病的食物,都是應該被列入這樣的名單的。

還有一些行為習慣,有同樣的激惹身體致病的作用。最典型的莫過於抽煙喝酒,沾惹上了這些習慣的人,要想康複,是應該把它改過來的。

 

 

我自己最近腰腿痛,我除了在治療之外,細致的觀察自己的每一個行動,看看那些行動可以加重自己的腰腿痛。比如我走路多或者走路快了會更痛,坐在軟沙發上會比坐在硬板凳上要痛,翹腿比把兩腿平放更痛,我逐漸就通過這些觀察找出了自己的各種易激惹行為,一一避免,康複速度很快。

經常有人問我患者什麽能吃什麽不能吃,或者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其實這個問題由醫生來回答,是錯誤的,應該由患者自己去自我觀察,自我找到答案。

有些患者吃甜的胃就痛,有些患者吃辣的胃就痛,每個患者對食物的反應完全不一樣。

有些患者不運動或者走路慢就會腿痛(如不寧腿綜合征患者),有些患者走路多走路快就會腰腿痛(如腰間盤突出或者骨盆不正的患者)。

 

 

就是同樣的疾病,在不同的患者身上,也會有不同的誘發因素,這些因素隻要病人自己細細的觀察,總是能找出來的。

在自我康複領域,醫生隻能起到很小的一部分作用,患者自己才是最大的功臣。

我在癌症圈子裏結識了一個老大哥,他是一個不明原因的繼發性淋巴腫瘤患者,他的生存期相當長。很多病友認為,也許隻是他幸運,患的隻是惡性程度較輕的癌症而已。

 

 

其實不然,他的過人之處在於,他時時刻刻都在觀察自己,他不向醫生請教自己應該做什麽吃什麽,不應該做什麽吃什麽,他把自己對來自外界的各種刺激性事物對他身心產生的不良反應都研究透了,自己給自己開列了一張禁忌清單。

毫無疑問,他給自己開出的禁忌清單遠比醫生依據一般的統計規律開出的禁忌清單有用多了,同時,他也是我在上文中所提及的那個癡迷於到野外尋找各種植物藥的心胸開闊之人,所以他的長壽我一點也不感到奇怪。

 

 

 

2012年,我們相識於一場聚會,當時他已近六十歲,體力健旺,在上百人中,他和我以及另一個胃癌患者,在登山時,體力表現最佳。一大堆的沒有得癌症的患者家屬趕不上他的體力。

自救者,天助之。

福爾夫特醫生所說的自然之母的力量,隻會眷顧這樣的病人。

人隻有熱愛生命時,生命才會為我們煥發光彩。也隻有在善待自己的身體時,我們自己的身體才會善待我們。

我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逐漸的嚐試減少用藥。我自組的抗癌藥方的成分,經曆了一個從少到多,再從多到少的過程,最後一些丸藥方被我逐漸精簡到隻有3-6味,但是也有相當不錯的抗癌效果。

 

 

 

我去年下半年接診的病人中,頗有一些人,尤其是肺癌患者和腦瘤患者,在我嚐試的僅用幾味藥治癌的試驗中,取得了令我自己意想不到的療效:腫瘤迅速縮小,體力明顯恢複,生存質量很高。

原因無他,我逐漸從過去固化的思維中掙脫出來了。隻靠一些很有針對性的藥物去控製病人主要的症狀,其餘的,就交給自然之母吧。

所以我給這批病人的精神上的鼓勵和指導,比給他們用的藥更多。醫生要相信病人的自我康複能力,才能調動病人自我康複係統,使之成為我們處方之外的最重要的“藥”,幫助病人恢複健康。

而病人自己,則更需要有重新審視自己的眼光和能力,為自己找到自我康複之道。

我現在正在把這種治療理念推廣到其他的病種的患者身上。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病人跟我說,他們確實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但是他們沒有勇氣和毅力去改變自己,比如放棄不了讓自己不開心的工作,結束不了令自己痛苦不堪的人際關係,找不到自己熱愛的事情。

我隻能說,這就怪不得別人了。當斷不斷,就慢慢受苦吧。

微信公眾號:zhouzhiyuan360

個人微信號:zhouzhiyuan1979

個人網站:www.zhouzhiyuan.com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