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鞋廠老板們有底氣:不接單價20美元以下生意!(組圖)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2018-10-14 21:20:18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676 bytes)

盡管成品鞋並不在美國加征10%關稅的價值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清單裏,但東莞的鞋企老板們已經開始感覺到了壓力。訂單小幅下滑,原材料成本上升,加上對未來不確定性的預期,不少工廠已經開始采取措施應對。

不過,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多位製鞋業內人士表示,即便未來成品鞋納入清單,“影響也不大”,東莞鞋企的底氣來自於完善、成熟、高效的供應鏈。

對東莞鞋業有將近20年研究的亞洲鞋業協會秘書長李鵬表示,早在十年以前,諸如耐克供應商這樣的大型加工企業就在世界各地有所布局,近的東南亞遠的非洲也設有工廠。東莞鞋企通過內部的產能調整,就足以應對貿易摩擦。

東莞曾製造出全球1/4的運動鞋。過去三十多年的積累,讓東莞更有底氣。(來源:網絡)

東莞曾製造出全球1/4的運動鞋。過去三十多年的積累,讓東莞更有底氣。(來源:網絡)

部分訂單轉往東南亞

9月17日,美方宣布自9月24日起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征10%的關稅,進而還要采取其他關稅升級措施。而在這2000億美元的商品中,不包含成品鞋。

昌健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童水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消息出來之後,收到的訂單沒有預期的多了,有一部分轉去了孟加拉國等東南亞國家。

“原因在於客戶的心理發生了變化。”童水順說,“雖然這次成品鞋沒有包含在內,但未來難說。出於這種預期,客戶把一部分的訂單轉去了東南亞的工廠,這也可以理解。”

永都鞋業有限公司同樣位於東莞厚街,他們生產的是技術含量較高的戶外功能鞋。該公司總經理徐文雄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到目前為止,公司的訂單沒有減少,但由於中國加征關稅的清單裏包含橡膠等製鞋原材料,因而成本有所上升。

“我們的鞋底廠一個月要用一百多噸原料。從美國進口的橡膠等化工原料本要8%的關稅,加25%之後,每噸原料一個月就要增加成本5000到6000元。”徐文雄說。

不過,徐文雄對此頗為淡定,因為中國、日本、泰國都有可用的原料替代品。對於被代工的品牌商而言,隻要出品有保障即可。

企業多方位應對

除了尋找原料替代品,東莞鞋企早已積極行動,以降低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風險。用童水順的話來說,就是“企業需要想盡辦法度過這段調整期”。

昌健鞋業正在加快開拓內銷市場,與此同時,公司專門成立了自動化改造部門,希望進一步提升效率,增強競爭力。

“我們還是很有信心的,至少生存不是問題,正好利用這次壓力先落實工業3.0,某些依賴手工的工序至少也要實現半自動化。此外,即便訂單轉往東南亞,製鞋50%~60%的原料還是要從中國運過去,(機器開動)依然能賺錢。”童水順說。

而打造自有品牌也成為許多鞋企的選擇。永都鞋業的自有品牌今年預計可以賣到8萬~10萬雙;昌健鞋業正在為自有品牌注冊電商平台,計劃同時在線上開展B2B(企業對企業)和B2C(企業對消費者)業務。

從設計到原料,東莞的製鞋產業鏈經受過考驗。(來源:南方都市報)

從設計到原料,東莞的製鞋產業鏈經受過考驗。(來源:南方都市報)

李鵬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很多大型鞋企已在海外設廠,繞開增稅壁壘並不難。比如,為同一個品牌代工,由東南亞的工廠生產出口美國的鞋,中國的工廠就生產出口歐洲的鞋。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是個分水嶺。這之後,裕元集團、華堅集團以及大力卜集團(綠洲鞋業、綠揚鞋業)等多家鞋業巨頭,紛紛加快了轉移至東南亞等地區的步伐。

以“運動界富士康”裕元集團為例,從2003財年到2010財年的七年間,裕元集團在越南和印度尼西亞開設的生產線增速就遠遠高於中國;2015年,按產量計中國的產能約占裕元集團整體的25%;到2017年,這一數字進一步下降至20%,而來自越南和印尼的產能占比均有所上升,分別達到44%和34%。

中國最大女鞋生產集團之一華堅集團2011年更是前往非洲的埃塞俄比亞設廠,主要生產GUESS(蓋爾斯)等世界知名品牌,具備年生產出口女鞋240萬雙以上的產能,已成為華堅集團重要的非洲女鞋OEM(定牌生產)製造基地。

另一方麵,生產高精尖的時裝鞋或功能鞋的工廠雖然銷量較小,但因為門檻高、掌握了核心競爭力,訂單也比較穩定。

此外,人民幣匯率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以及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都在為外貿企業增強抵禦風險的能力。

10月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2018年11月1日起,將現行貨物出口退稅率為15%的和部分13%的提至16%;9%的提至10%,其中部分提至13%;5%的提至6%,部分提至10%。同時,會議還要求今年年底前將辦理退稅平均時間縮短至10個工作日。

童水順認為,多一個百分點的出口退稅十分可觀。他說,在政府的支持下,企業更應該以平常心來做生意,維持舊的客戶、開拓新的市場。

困難隻是暫時的

雖然今年的訂單有所下降,但童水順對未來並不擔心。在他看來,困難隻是短期的,品牌商總是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變化,而花5~10年的時間去重新培育新的供應商顯然並不劃算,所以依然會再找回東莞的企業。

李鵬同樣認為,中美貿易摩擦不會給東莞製鞋業造成大的影響,因為綜合成本、稅收、品質等多方考量,東莞依然是最好的選擇。

2010-2017年我國鞋產量(單位:億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2010-2017年我國鞋產量(單位:億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以東南亞為例,在製鞋成本上,僅在工人工資一項上比中國有優勢,而在原材料運輸、工人效率、工時穩定性等方麵,中國明顯高出一籌;同時,近幾年來東南亞國家工人的薪資正在飛速上漲,增速明顯超過了中國。

“此外,東南亞的鞋廠絕大部分仍是中國企業投資,工廠的幹部也是從中國派過去的,每3個月回國一趟,這些都是成本。最關鍵的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東莞製鞋業已經形成了完善、成熟、高效的供應體係,這在世界上是無法取代的存在。轉出去隻要成本一上升,很快又回流了。”李鵬說。

30多年前,東莞厚街鎮積極承接世界鞋業產業的國際化再分工和梯次轉移,大力引進和發展鞋業產業,吸引了大批以中國台灣為代表的境外鞋業企業家、商家落戶,逐步聚集成了大規模的國際性鞋業製造工業群體。

據不完全統計,在該鎮從事皮革、鞋材、鞋機、鞋用五金配件的生產和銷售企業約4000家,其中鞋機生產企業約300家;常駐厚街的貿易商、采購商800多家,美國、巴西、日本等長駐厚街從事鞋業加工、貿易和采購的工作人員多達5000餘人。

更重要的是,擁有眾多設計、研發、技術人才的東莞已經成為世界製鞋專業人才最主要的集散地,東莞製鞋業在不斷的轉型升級中提升著附加值:一個最明顯的體現就是出口量有所減少,但單價卻有明顯提升。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如今鞋廠老板們已經不接單價在20美元以下的訂單,這或許從另一個側麵體現了他們的“驕傲”。

李鵬表示,任何時候做生意都會有外部環境的影響,沒有競爭力的企業在哪裏都活不下去。貿易摩擦的風浪可能會讓一小部分企業日子難過,但從整個中國製鞋業進步的角度來看是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