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多地多家五星級酒店在自家門口支起攤位。隨著“酒店擺攤”話題熱度飆升,國內視頻社交平台上#酒店擺攤#的瀏覽量已突破千萬。這種“打破常規”的現象,引發國內外網友熱議。
在油管(YouTube)等國際社交平台上,不少外國網友表示,羨慕中國人能以如此實惠的價格品嚐到五星級酒店廚師的手藝。
在國內社交平台,支持者認為,通過外擺攤位將優質美食以親民價格推向市場,是五星級酒店主動適應市場需求、貼近消費者的務實舉措,不僅滿足了消費者對高品質美食的追求,也提供了新穎的消費體驗。
反對者認為,在大眾固有認知裏,五星級酒店的核心競爭力在於高端服務與私密環境,外擺這種“掉價”行為可能顯得“不倫不類”。長此以往,可能模糊其高端品牌定位,最終得不償失。
多位業內人士則告訴觀察者網,當下,高端酒店正嚐試以更接地氣的方式觸達大眾,通過“平價+便利”的策略重振市場需求;將美食以移動餐車或攤位的形式融入街頭巷尾,這不僅是一種應對挑戰的策略,更蘊含著主動轉型的探索意義,或將成為其探索品質化經營新路徑的樣本。
五星級酒店外擺導致高端客戶流失?專家:不成立
隨著越來越多五星級酒店加入外擺經營行列,這種與酒店原有定位形成的顯著價格反差,正悄然改變大眾對傳統五星級酒店的認知。
作為天津高端奢華酒店代表,麗思卡爾頓酒店堂食早餐自助為258元/位,工作日自助午餐為398元/位。而在酒店旁空地推出的移動漢堡車,包含和牛漢堡、薯條及可樂的套餐售價僅75元。
江蘇常州的文璞酒店堂食人均消費近300元,其外擺攤位的價格則親民許多:榴蓮酥18元/盒、小龍蝦涼皮18元/份、鹵鴨翅8元/個、蘿卜幹炒飯25元/份。
在鄭州永和鉑爵國際酒店(鄭州率先開展外擺的五星級酒店)的外擺攤位上,手工素包2元/個、鴨翅2元/個、鴨脖10元/3個、爆炒花甲15元/份,怪味花生每盒15元、豬蹄每個48元……而酒店自助餐堂食均價則為253元/位。
廣州花園酒店在地鐵口推出的快餐攤,26元一份的盒飯包含四菜一湯及水果,與酒店內一份果盤售價58元、堂食人均數百元形成鮮明對比。
上海靜安瑞吉酒店更是將滿載鬆餅和咖啡的餐車開進小區,不到20元的價格,讓曾經高不可攀的酒店下午茶成為街頭巷尾的輕鬆之選。
某五星級酒店外擺菜品價格視頻截圖
外擺能帶來多少實際收益,是否能覆蓋人力和運營成本,尚無五星級酒店願意透露確切數據。不過,有媒體報道稱,鄭州鄭地奧體建國飯店在7月8日創下單日收入超9萬元的記錄:3500個手工包子、各類鹵肉3000斤,不到2小時售罄,共吸引約4800名顧客。
隨著外擺酒店數量增加,人們不禁好奇,是什麽原因讓這些以往“高高在上”的五星級酒店,如今如此“放低身段”?
談及外擺初衷,天津麗思卡爾頓酒店相關人士告訴觀察者網,“‘香溢餐車’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擺攤,而是酒店餐飲團隊持續探索與創新的產物。酒店始終秉持‘餐飲並非酒店附屬品’的理念,而是將其打造為賓客專程到訪的目的地。通過提煉產品獨特賣點、融入本地文化特色,並確保出品與服務品質,不斷拓展非客房收入的邊界。”
針對網友關於“外擺是否影響堂食”的疑慮,該人士表示,天津麗思卡爾頓酒店擁有豐富多元的餐飲場所,且各具特色。“香溢餐車”主要供應自製手工美式漢堡、小食和飲料,與酒店內餐廳定位不同,不會造成衝突。此外,通過親民價格,“香溢餐車”能讓對酒店或品牌感興趣的客人體驗其品質與服務。未來餐車將常態化運營,但冬季氣溫較低時不適宜戶外用餐,將暫停服務。
資深酒店收益管理專家、北京都季酒店管理公司總經理祖長生向觀察者網分析稱,網上關於“五星級酒店外擺會導致高端客戶流失”的說法難以成立,因為現今消費者更看重酒店的綜合入住體驗,而非單純的身份象征,但前提是酒店需對攤位的運營和麵向的客群進行有效管理。
外國網友羨慕不已,國內網友爭論不休
仔細觀察這些五星級酒店外擺的案例,會發現一套精妙的價格策略:鄭州某酒店38元/斤的小龍蝦,恰是周邊餐館價格的1.5倍;上海某酒店68元的雙人套餐,正好對標普通餐館約45元套餐的品質升級版。
這種定價既保持了應有的品質溢價,又將價格精準定位在消費者的心理接受區間內。
麵對媒體,長沙瀟湘華天大酒店相關負責人表示,此舉旨在讓廣大消費者了解,五星級酒店的外擺價格不是五星級的價位,而是五星級的服務和品質。鄭州永和鉑爵國際酒店相關負責人認為,酒店外擺優勢明顯:地理位置優越,人流量大;自有食材供應鏈保障新鮮衛生,再加上先進烹飪設備與星級廚師團隊的“加持”……隻要定價合理,便具有顯著的市場競爭力。
對於五星級酒店的外擺攤位,消費者反饋總體偏向積極。
在社交平台相關討論中,大量留言詢問具體酒店的攤位位置和出攤時間,顯示出較高的嚐鮮意願。有人說,從“在五星酒店門口購買平價點心”中感受到了煙火氣息,也有人認為重新審視並調整策略,在保證食品安全與出品品質的前提下創新求變,方是五星級酒店餐飲業務的生存與發展之道。
此外,相比普通街邊攤,消費者對五星級酒店外擺表現出更強的“信任感”——“有酒店品牌背書,衛生條件更放心”“不必擔心食品安全問題無處追溯”“隻要品質穩定,銷路自然暢通”“隻要食品質量安全,相信會受大眾熱捧”。
有消費者坦言,若非五星級酒店主動外擺,自己可能從未考慮進店消費。傳統印象中五星級酒店餐飲價格較高,多用於商務宴請或朋友聚餐等特定場合,並非日常消費之選。如今五星級酒店走上街頭,反而激發了他對“五星級主廚手藝”的好奇心,樂於嚐試購買。
永和鉑爵國際酒店外擺現場視頻截圖
也有消費者提出批評意見稱,認為部分酒店的外擺隻是營銷噱頭,實際購買到的食物份量偏少,性價比不高。
不過,在鄭州永和鉑爵國際酒店相關負責人個人微信視頻號7月12日下午的直播間裏,觀察者網發現,其外擺攤位上,滿滿一鍋的小龍蝦不到5分鍾便幾乎售罄。網友紛紛留言稱讚分量足、性價比高,也有網友遺憾表示“很想吃,可惜不在當地”。
中國五星級酒店外擺現象,在國外社交媒體也引發熱議。
有英國網友評論:“中國人真的在努力實現更美好的生活。”有德國網友表示:“中國人讓我看到高端的服務和美食並非富人專屬。”
有美國網友認為:“顧客品嚐到了五星級酒店美食的味道,以後他們宴請親朋好友就會記住這家酒店。”有匈牙利網友甚至表示,“中國太好了,我想全家都搬到中國居住。”
並非新現象,或將持續存在
有觀點認為,這場席卷一線城市的“五星級酒店外擺風潮”背後,是酒店消費市場正在經曆的一場“深度變革”。
據祖長生介紹,五星級酒店涉足外擺經營並非新近現象。自2023年以來,從一線到三四線城市,多家五星級酒店加入此行列,其背後是銷售渠道多元化與目標客群範圍拓寬,屬於正常的市場行為。更深層次看,這既有主動創新的成分,也是對當前消費趨勢變化的積極回應。
某酒店行業媒體援引相關數據稱,2024年全國高星酒店平均入住率僅為58.3%,較2019年下降近15個百分點,餐飲收入降幅更是超過三成。
有酒店行業人士分析指出,一家五星級酒店通常涉及巨額采購費用。若其倒閉,受影響的不僅是員工,還有眾多長期合作的供應商(如蔬菜基地、肉類加工廠、酒水經銷商、布草洗滌廠等)。此外,五星級酒店常是區域發展的引擎,甚至推動了城市基礎設施的升級。一家五星級酒店的倒閉,不僅意味著大量就業崗位的流失,更可能對區域商業生態造成衝擊。
對五星級酒店自身而言,在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如何拓展收入來源並探索可持續的新發展路徑,也考驗著運營方的智慧與韌性。
另據多家媒體的報道,從經營模式上看,以往主打高端的五星級酒店及餐飲,正從單純的“等客上門”,逐漸構建“堂食+外擺+線上”多渠道聯動的新零售模式。這一轉型探索,也與近期上海、長沙等地出台舉措,鼓勵餐飲企業轉型、拓寬渠道(如守法合規的外擺位、設攤經營)、回歸大眾消費市場的導向相契合。
有券商人士表示,創新經營模式正為傳統酒店業開辟新的增長空間。高星級酒店或將進一步探索更廣闊的大眾市場,以更靈活方式適應消費趨勢。此外,在激烈競爭中,誰能更快調整策略,誰就能搶占先機。
祖長生分析認為,在當前酒店業消費模式持續變化的背景下,如何積極開源、讓自身健康運營下去,是許多五星級酒店的首要目標。因此,營銷創新對其至關重要,也是生存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隻要能為酒店帶來效益,這類外擺經營模式便可能持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