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國際現貨白銀價格持續攀升,突破每盎司38美元,現達到每盎司38.06美元,創2012年以來最高水平。國內白銀價格同步走強,報8.62元/克,年內累計漲幅超24%。記者從多家品牌店了解到,近期銀飾消費“談不上火爆”,更多消費者仍然更青睞黃金首飾。在近期消費端熱情並未高漲之際,銀價暴漲的底氣從何而來?
白銀價格的上漲,是避險情緒與工業需求共振的結果。
全球地緣政治局勢持續緊張,使得市場避險情緒空前高漲。黃金價格率先啟動,“金銀比”破百激發了市場對銀價的補漲預期。在避險需求的擴散下,補漲行情洶湧來襲。
廣發證券宏觀資深分析師陳禮清指認為:“黃金ETF淨流入(代表偏散戶資金)與期貨黃金機構持倉占比下降(機構資金)在4月份並存,但自5月份開始,機構倉位逐漸穩定甚至從6月開始轉為上升,這些信號均顯示機構對貴金屬市場的定價權重新上升,金銀的聯動性也相應提高。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銀價補漲邏輯走向兌現,並在近期連續向上突破刷新階段性新高。
白銀的工業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白銀並不僅僅是貴金屬,由於它具有優良的常溫導電性、導熱性等物理化學特性,通常亦作為催化劑、導電材料以及抗微生物劑等,被廣泛應用在電子、可再生能源以及醫療衛生等工業領域,從而同時擁有工業屬性和金融屬性(即貨幣屬性),且工業屬性的比重有越來越大的趨勢。根據世界白銀協會統計數據,2024年,混動汽車與純電汽車的單位白銀用量較傳統汽車分別提升了21%和71%。
供給端卻增長乏力。世界白銀協會數據顯示,去年全球白銀總需求量達36700噸,而供應量僅為31700噸,供需缺口高達5000噸,且這一缺口已連續5年存在。
展望後市,多家機構認為白銀價格仍有上行空間。
在供需矛盾加劇與金融屬性持續釋放的雙重作用下,白銀市場正迎來曆史性機遇窗口。短期來看,地緣政治局勢的不確定性與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將成為左右銀價波動的關鍵變量;中長期維度,光伏產業爆發式增長、新能源汽車產業擴張,疊加全球央行購銀潮的延續,將持續為銀價上行提供支撐。
值得提醒的是,白銀投資需要注意流動性問題。與黃金相比,白銀市場規模小、交易深度較低,專家建議投資者選擇流動性較好的交易品種,避免在價格劇烈波動時被迫止損。對於之前沒有白銀投資經驗的投資者則需謹慎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