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正式敲響了美元的喪鍾,長期來看美元已經走向了貶值的通道之中,而大而美法案的推出無疑是加速了美元的崩潰。
盡管特朗普政府試圖通過“賓夕法尼亞計劃”用穩定幣來穩住美債的需求,但是不可阻擋的是全球央行尤其是中國央行一直拋售美債和增持黃金。
截止今年6月份中國央行增持了多少黃金?去美元化是不是偽命題?
黃金“掃貨潮”:央行們的“金融防彈衣”
根據中國央行7月7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6月份中國央行再度增持黃金2.18噸,總量飆至2298.5噸。
這是中國央行連續第8次增持黃金,但是分析人士認為,現如今中國央行的黃金儲備比例還遠遠不夠,同時持有的美元美債資產過多。
這點黃金隻占我國外匯儲備的7%,遠低於全球15%的平均水平。
2025年以來美元指數年內暴跌12%,全球各個央行去美元化的速度貌似都在加快,尤其是歐洲的一些國家,已經在開始密謀用歐元來替代美元的全球貿易結算,
同時德國意大利正在謀劃將自己存儲在美國剩餘的黃金運回國,由此可見,全球對於美國的金融霸權體係的信任正在加速崩潰。
全球央行正用真金白銀,給美元霸權敲響喪鍾,央行買黃金,買出了18年未見的瘋狂。2025年上半年,倫敦金價暴漲25.7%,創2007年以來最大漲幅,但央行們眼皮都不眨。
世界黃金協會最新調查數據顯示:95%的央行未來一年的時間裏對於增持黃金的計劃並不會暫停,甚至有些央行直接預言“美元儲備份額必跌”。
中國央行增持黃金,給人民幣國際化鋪路這件事情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秘密。
畢竟美元信用裂痕越來越大,特朗普剛簽的“大而美”法案,勢必會增加5萬億美元的債務擴張,直接推高美國財政赤字,逼得各國趕緊找避險資產躺平。
黃金成了國家財富的“終極保險櫃”,國家增持黃金根本不是圖短期賺錢,而是出於防風險的策略做出的正確選擇。
地緣衝突、貿易摩擦滿天飛,手裏沒硬通貨,金融安全等於裸奔。
去美元化暗戰:運黃金比買黃金更難?
這場無聲的貨幣戰爭,早已超出“買買買”的範疇。
彭博社更爆出猛料各國央行實際購金量,幾乎是披露數據的4倍,換句話說有些國家購買黃金並沒有體現在賬麵之上,而是通過第三方在增加黃金的購買量。
“藏金於民”突然有了國家版解讀。
美元霸權鬆動,從數據看已是明牌。過去15年,全球央行淨購黃金從沒停過,而中國外匯儲備中美債占比暴跌15個百分點,黃金份額卻翻倍。
美元政治工具化傾向讓信用徹底崩了!”6月美元指數跌到三年最低點96.9,而這還是美元利率維持在4.5%左右下的結果。如果美聯儲宣布降息,估計美元指數的跌幅會超過所有的人的估計。
1945年美國靠全球59%的黃金儲備拿下貨幣霸權,如今中國黃金儲備雖達2298噸,但不到美國的四分之一。
黃金儲備成了新國際秩序的“入場券”人民幣想要國際化,不僅要堅定不移的和其他國家進行國際互換,同時也要將人民幣的價值和黃金的價值進行掛鉤。
黃金的“9月攻勢”與美元的慢性死亡
黃金的狂歡遠未結束。尤其是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通過之後,美元美債必然呈現爆發性的增長,如果說特朗普尋找不到強而有力的買主。
那麽美國財政部隻能通過提升利率,壓低美債的發行價格的方式來提高發行量,這樣勢必會造成存量美債價格的下跌,然後形成死循環,美債發行的越多,美國財政部的還款壓力就越大。
特朗普一直在催促美聯儲降息,那麽勢必也會造成天量的美元流入市場,流向新興國家市場。
這樣又會造成美元的加速貶值,到時候就會形成美元美債雙雙崩潰的場景。
麵對這種境況,各國央行隻有加大黃金的儲備量來應對。
世界黃金協會調查中,43%的央行計劃年內增持黃金,同時押注人民幣、歐元儲備份額上。
數字貨幣的崛起更在加速去美元化——試想沙特未來用數字人民幣賣石油,還用得著美元中間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