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了許久的陳光標又一次上了熱搜。
近日,榕江洪災發生後,陳光標緊急調配2000萬元民生物資,24小時內直抵災區,覆蓋災後防疫核心需求。被榕江縣人民政府授予“貴州村超公益慈善總顧問”“貴州榕江縣招商大使”及“貴州榕江榮譽市民”三項稱號,以表彰陳光標的突出貢獻與社會擔當。
陳光標曾一度陷入巨大爭議,有人認為他的慈善太過於“高調”,也有很多人喜歡陳光標,認為他在實實在在地做慈善,付出的是真金白銀,比那些高喊慈善口號詐捐的人要強百倍。陳光標的高調捐款和誇張的舉動,確實讓他賺足了眼球。他曾捐贈14億元(有媒體統計口徑為20億元等價物資,或因現金和物資統計口徑不一)遠超那些長期霸占中國福布斯富豪榜的超級富豪,陳光標上過兩次福布斯排行榜。
2011年《福布斯》中國內地富豪榜顯示,陳光標以47.3億元身家排名第227位。2014年:《福布斯》曾估計其淨資產為7.4億美元(約46億元),但陳光標本人聲稱實際身家為15億美元(約93億元)。不過在同年的“福布斯華人富豪榜”中,陳光標未被列入榜單。
無論是7.4億美元還是15億美元,陳光標的個人財富在國內頂級富豪中都不算“出格”,卻能捐出自身身家1/10甚至1/5的財富,這樣的魄力已經“秒殺”一眾超級富豪。
“幼年慈善家”
陳光標,祖籍安徽五河縣,1968年7月生在江蘇泗洪縣天崗湖鄉,家裏窮得叮當響。依靠種地為生的父母,陳家一共生了5個孩子,那時候糧食少,孩子多,根本吃不飽飯,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先後因為饑餓離世,這給他留下了永遠的傷痛,立誌要改變貧窮的命運。
就這樣十歲的陳光標已經是遠近聞名的“生意手”,依靠他靈活的頭腦開始經商,當然他的第一份生意是“無本生意”,他看到鎮上很多人趕集累了渴了而喝水不方便,他就從深達二三十米的水井裏取水,然後用稚嫩的肩膀挑到1公裏之外的鎮上去叫賣,因為深水井清涼甘甜又解渴,也很受歡迎,就這樣依靠1分錢隨便喝的商業模式,陳光標每天能賺兩三毛錢。
那時候陳光標的每年書本費約1.8元,陳光標依靠自己的頭腦已經能夠自己解決,甚至在發現和自己要好的鄰居交不起書本費時,還主動幫自己的朋友交書本費。
開學第一天老師公開表揚了陳光標,還給了他一枚“小五星”,陳光標非常自豪,他將五星貼在臉上想讓身邊的每個人都能看到,可五星的粘性不夠,那時候又沒有什麽膠水,他就用自己濃稠的鼻涕,將五星粘貼在臉上,然後在村裏每家每戶宣揚自己善行,年僅10歲的陳光標成了“小慈善家”。
那一年,陳光標小學三年級,眾人誇獎和讚許的目光讓他感受到做好事被認可的喜悅。在他17歲通過賣冰棍和販賣糧食賺到了2萬元成為全鄉第一個“少年萬元戶”後,他更熱衷做慈善。但他做慈善的方式與眾不同,始終比較高調。他認為一個人做好事如果能傳播給十個人,等於做了十件好事,因此做好事需要傳播。
陳光標的“經商”都是他在課餘時間和節假日。在一邊“經商”的情況下,他並沒有荒廢自己的學業,學習上陳光標非常刻苦,1985年9月,陳光標考入南京中醫藥學院(現南京中醫藥大學)。
“中國首善”怎麽來的?
1991年,畢業後在老家短暫創業的陳光標再次奔赴南京,開啟了人生的淘金之旅。這一年陳光標23歲。但創業初期的陳光標發展並不順利,直到1997年才正式成立了屬於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南京金威利電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這家位於南京市洪武北路121號蘇苑大廈21樓的醫療器械公司,其實辦公麵積並不大,隻有10多平方米,但正是這樣不起眼的辦公室卻成了陳光標的發家之處。
一間1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是陳光標發跡之處。這家醫療器械公司主營電子疾病探測儀等醫療器械產品,其中“家庭CT機”等設備成本約300元,售價高達8000元,全國銷量突破20萬台,累計銷售額超過1.6億元。在那個人均工資隻有不到1000元的時代,1.6億元的銷售額,以及1億元以上的淨利潤(按成本和售價簡單計算)。陳光標此時的身家已經過億,依靠這第一桶金,陳光標也為後期的商業布局夯實了基礎。
2000年,陳光標組建了江蘇黃埔投資集團,主要業務是收購銀行不良資產,進行整合、盤活再出讓。腦子靈活的陳光標在南京即將承接世界華商大會之際,承包了舊場館的拆除工程。眾所周知,拆遷政府類的工程是“肥差”,廢舊鋼材可賣給鋼鐵廠,報廢車胎可做塑膠跑道和農用車胎等,幾乎又是一項一本萬利的生意。自此陳光標就把生意全麵轉向拆遷工程,2003年4月成立了南京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
在賺到錢以後,陳光標內心的“慈善”意念再度一發而不可收。從1998年開始,他陸陸續續往外掏錢做慈善,此時的陳光標做慈善並不是特別高調,在慈善榜上也未能上榜。
真正讓陳光標成為家喻戶曉的慈善人物是在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在災難發生後,陳光標第一時間帶著60台大型機械趕赴災區,自己親自上陣,硬是帶著隊伍從廢墟中救出了131條鮮活的生命。除此之外他還捐款捐物上億元,眾多媒體爭相報道,給了他“中國首善”的稱號。
自此陳光標開啟了他高調的慈善生涯。據公開數據,到2010年,他捐出去的錢加起來超過14億元,被資助人數超過20萬人,涉及教育、醫療、救災等各方麵。
汶川地震的出色表現,讓陳光標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授予“全國抗震救災英雄模範”稱號。陳光標又榮獲“2008 CCTV年度經濟人物大獎”以及“最具號召力中國慈善家”,此後連續四年榮獲“中華慈善獎”。
誰有資格指責陳光標?
汶川地震後,陳光標做慈善越做越高調,2010年玉樹地震後,他捐了46所希望小學,買了3萬套校服、8千個書包,以及數萬台電腦,累計捐款捐物達2300萬元,讓災區的孩子有書讀。
在2012年他把名字陳光標改成了陳低碳,目的是為了低碳環保,並為自己兩個兒子分別改名為陳環境和陳環保,大兒子陳環境畢業於耶魯大學,小兒子陳環保現就讀哥倫比亞大學本科。兩個孩子都很優秀且獨立,在陳光標的影響下,兩個孩子經常和陳光標一起參加公益活動,甚至還在暑假期間到雲南和青海等省的偏遠地區做公益支教誌願者。
為了貫徹低碳環保的理念,陳光標高調砸了自己的奔馳車,騎著自行車滿街跑。這並不是他引來爭議的地方,真正的爭議是在他2013年在南京街頭售賣“台灣空氣”,把空氣裝進易拉罐,易拉罐的包裝上印有“陳光標、好人”等字樣,結果4塊錢一罐的“空氣”,愣是讓陳光標賣出了好幾萬罐。
陳光標於2014年6月在《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刊登整版廣告,宣布將於6月25日在紐約中央公園船塢餐廳宴請1000名美國窮人及流浪漢,承諾午宴後向每人發放300美元現金,並稱此舉為“重塑中國富人形象”。
此舉最終為陳光標引來巨大爭議,國內網友表示質疑,認為中國窮人很多,為什麽要跑去美國“丟人現眼”?而在美國的活動現場,最終參與人數僅約250人,活動方解釋稱因場地限製和安全問題縮減規模。據相關媒體報道,現場陳光標隻給4位流浪漢發放了現金,其餘人被告知需乘車前往援助會領取。約市援助會執行董事梅耶斯現場宣布“不發現金”,稱現金可能被用於“購買毒品或酒精”,並改為將陳光標捐贈的9萬美元用於提供500人90天的食物。此舉引發參與者強烈不滿,現場爆發抗議,有人高喊“騙子”、“錢在哪裏”,甚至計劃示威。
陳光標在事後解釋稱已全額捐款給援助會,並出示協議和收據,強調自己“不會在美國丟中國人的臉”。
也就在這一年,善於製造熱點的陳光標接力“冰桶挑戰”在微博上發布了兩段視頻,顯示他在0℃以下的冰水裏浸泡了30分鍾,並發起挑戰:若有人超越他,就捐款100萬,結果質疑聲一直不斷。最終,湖南性學泰鬥文德元通過動物冰水浸泡實驗,揭穿其“冰水挑戰”係造假,陳光標隨後承認造假。
這一事件讓陳光標由此前頗為正麵的形象開始大打折扣。他身穿雷鋒裝、高舉“為人民服務”標語、現場表演魔術等行為,也被批“作秀大於實效”。
這一年後,陳光標再未上榜中華慈善獎,他幾乎從公眾視線中消失。直到武漢疫情爆發後,陳光標親自趕到武漢做誌願者,捐獻了100萬隻優質口罩、300台手提式消毒噴霧機和50噸消毒液,防護服和護目鏡各5萬套,又為疫區采買了上百噸的大米和蔬菜。
不管陳光標的爭議有多大,但他在做慈善上從沒有含糊,尤其是出現重大災難他總能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除了在大陸高調做慈善之外,陳光標的慈善足跡還涉及寶島,在多次高調在寶島做慈善後,同樣引來寶島部分民眾的質疑。有記者采訪星雲大師,問“這個大陸慈善家陳光標到台灣來,好多都是高調作秀,你怎麽看?”星雲大師回答:“當你一個手指指向陳光標先生的時候,不要忘記下邊三個手指首先指向自己。你做了沒有?你沒有做,你就沒有資格去批評陳光標。”
陳光標不認為自己在作秀,聲稱就算作秀,也是在用真金白銀在作秀。社會需要這樣的行為,來影響帶動更多的人去做善事,希望通過自己的行為,去喚醒人性的光輝。他真正的目的是為了喚醒更多的人,做有責任心的人,做懂得感恩、懂得回報社會的人。
沉寂了許久的“標哥”又回來了,盡管依然還有不少質疑聲,卻依然有更多的人歡迎標哥繼續他的慈善事業,榕江政府授予的三項榮譽稱號,是對陳光標慈善之路的又一次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