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賺了幾千萬,創業1年差點倒閉,90後東北小夥逆襲

染發,紋身,桀驁中帶有詼諧。彭瀚給人的第一印象潮流又隨性:他不像兩個億級品牌“高爺家”“許翠花”的創始人,倒像是個隨時準備下賽道燒胎的賽車手。

但彭瀚笑著說,自己隻是個笨拙的“貓奴奶爸”。

在高爺家公司,幾乎所有員工都是“貓奴”。許多貓咪在工區隨意遊走,時不時跳上辦公桌,它們在前台附近有專門的照片牆。為了照顧新撿來的流浪貓,彭瀚還把自己的辦公室隔出一半,作為“貓房”。

“高爺家”這一品牌名也充滿“貓奴”氣息:2018年,彭瀚苦於買不到放心的貓糧,決定自己創業做一款。他和團隊收集了所有合夥人家貓的名字,分別去注冊品牌,最後唯一通過的就是“高爺”——一隻陪伴團隊十多年的橘貓。

在高爺家的眾多“貓孩子”中,有一隻腸胃脆弱、容易軟便的貓咪“翠花”。2022年,彭瀚發現了一款結團緊實的國際品牌植物基貓砂,十分適合“翠花”。但這款產品頻頻斷貨,價格高昂,高爺家團隊決定逆向研發,做同款植物貓砂產品。再考慮到研發這款貓砂的工程師姓許,品牌就命名為“許翠花”。

彭瀚透露,目前這兩個品牌的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今年618期間,“高爺家”“許翠花”整體增長超過50%,其中許翠花增長超過150%,在多平台霸榜品類Top 1。

快速增長背後,是嚴謹的產品理念。為了杜絕外界對“毒貓糧”的擔憂,“高爺家”從一開始就貫徹透明化方針:公布每一批產品的配方、原料來源、生產商、檢測報告,增進消費者信任度。“許翠花”前後投入了百萬元研發資金,測試澱粉在不同溫度、壓力下的性質,消耗掉的澱粉原料以噸計算。

當然,創業過程也絕非一帆風順。2019年底,高爺家線下銷售受阻,“賬上隻剩幾萬塊錢”。適逢宏觀環境變化,彭瀚幹脆把貓糧貼錢賣給武漢、溫州的消費者——當時這兩座城市急需物資,貓糧被炒到兩三百元一斤。

寄往武漢和溫州的貓糧每一個包裹裏,都塞著一張手寫小卡片:“貓要好好吃飯,人也要好好吃飯,一起努力,等待春暖花開。”

之後,彭瀚花3000元投了一條短視頻廣告,打算再處理掉一些尾貨。沒想到這條廣告一夜之間爆火,高爺家的單日銷售額從一兩千元直衝到十多萬元。直到那年618大促開始前,還有消費者不斷以原價下單,並備注“不要贈品”或“不要折扣”。

曾經付出的善意,在此刻收到了回報。彭瀚感慨:“最大的竅門和最好的捷徑,還是踏踏實實把產品做好。”

回歸產品初心,品牌的打法也變得樸素起來:深挖供應鏈,追求產能自給。目前,許翠花已經在杭州建起了兩座貓砂工廠,年產量達到10萬噸。對內,管理層喊出了“許翠花單品牌年銷10億”的口號——這意味著,在貓砂這個相對廉價的品類裏,許翠花的市占率要達到15%。

這當然是一條充滿艱辛的路。彭瀚反思,過去數年自己犯了好幾個錯誤,其一是開發了太多渠道專供款,其二是盲目降價。此外,工廠管理對他們來說也是全新的領域,如何在貓砂這個近乎“無品牌”的賽道裏保持優勢,更需要時時警醒。

天下網商總結,高爺家和許翠花的打法可以歸納為:

錨定安全作為品牌價值,以“透明化”獲取消費者信任。品牌主打信息透明,公開配方用料,在貓糧這一充分競爭的市場中,這一措施不僅迎合了“成分黨”的需求,也消除了“信息不對稱”的市場痛點,強化了品牌和消費者的正麵連接,提升了用戶信任和粘性。

積極尋求差異化機會,打造極致產品體驗。在貓糧這一紅海賽道,高爺家主打益生菌配方產品;在貓砂這一分散賽道,許翠花找到全新細分品類“植物基貓砂”。兩者均有差異化的產品力。同時,由於貓砂品類屬於養寵人士的剛需,許翠花隻需要做好產品體驗,不必花費太多投流成本,就能帶來極高的複購率。

“自產+代工”相結合,合理配置輕重資產。結合品類特殊性,品牌在供應鏈端采取“自產+代工”模式。許翠花自建工廠生產“植物基貓砂”,來應對國內沒有匹配工廠的困境;而高爺家采取代工模式,是因為國內寵糧代工廠已經高度成熟,品牌方擁有把控產品細節的話語權,同時避免資產投入過重。

不盲目拓品,持續投入研發,構建產品壁壘。公司重點聚焦貓糧和貓砂類目,以既有人群為原點謹慎擴張。彭瀚認為,不能以“燒錢”的方式競爭,應該保留一部分利潤,持續投入新品研發;在供應鏈能力極強的寵物行業,唯有不斷顛覆自己,構築產品壁壘,才能防止被別人超越。

打開線上渠道,並開拓海外市場。早期,高爺家以私域打開市場,積累原點用戶,後與電商平台合作鋪量,打開線上銷售市場。目前,全公司線上渠道營收占比超過9成。2025年已開拓海外市場,覆蓋北美、日本、新西蘭和東南亞等地。

這兩個年輕的“黑馬”品牌,有過艱難的時刻,也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後迭代認知、自我突破。在全中國1億多隻寵物犬貓的托舉下,它們正在一條機會與風險並存的道路上找準前進節奏。

采訪結束後,我們經過一條走廊。彭瀚指著一隻三花貓介紹:“它就是‘翠花’。”

我試著一把抱起“翠花”,它胖乎乎的,重得像一顆秤砣。

以下是天下網商和高爺家&許翠花品牌創始人彭瀚的對話,經編輯整理:

為貓出發,做一款“讓自己放心”的貓糧

天下網商:您看起來很年輕,以前有創業經曆嗎?

彭瀚:我1992年出生,大學就創業做旅遊。那時候賺得比現在多,有大幾千萬。

天下網商:“高爺家”是2018年底創立的,為什麽選擇在這時進入寵物行業?

彭瀚:我們收養過很多隻貓,本就對這個行業有了解、感興趣。過去,哪怕是現在,大家可能還是覺得好的貓糧要看進口。(如果)吃壞了,那不是糧不好,一定是自家貓的問題。

突然有一天,我在豆瓣看到有人說渴望經銷商真假摻賣。我們就慌了,怎麽辦?咱買的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當時真的不放心,孩子不能不吃飯呀,要不咱自己做一個寵物品牌,自己做貓糧。我們團隊全都支持。

天下網商:為什麽要起“高爺家”這個名字?

彭瀚:“高爺”是我們合夥人的一隻貓。為貓做的糧,當然要用貓來命名。當年我們把所有的貓都拿來注冊商標了,發現最後隻有“高爺”是可以注冊的。OK,我說那就叫“高爺”,結果“高爺”也不行,最好還要加個字。我說,那就“高爺家”嘛。

天下網商:高爺家一開始進入寵糧賽道,找到的切入點是什麽?

彭瀚:益生菌貓糧。我們做產品的時候,供應鏈可以自己跑,但配方對我們來說是很難很難的事,我必須要找到一個靠譜的人。但說實話,工廠的配方我們是先天打一個問號的,我不是很信任當時的工廠配方,所以就要自己去做配方。

那時候能找的,要麽就是中國農業大學,要麽就是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我們找了浙大動科院的李衛芬教授,她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益生菌。所以我們最早就定了這樣一個益生菌產品。

我們從沒停止過研發。到今天,我們還在跟中科院沼氣所、中國農大、浙大開展合作,我們新的辦公場地也要建微生物實驗室了。最近,我們還從貓的腸道和初乳初便裏麵提取專門的益生菌。這個基本上已經變成高爺家的特色和稟賦了。

天下網商:當時中國的寵糧品牌裏,狗的供給比較多,貓的供給相對稀缺。同時國際品牌林立,國產品牌以白牌居多。你們找到了中間價位段的貓糧市場存在的空白。

彭瀚:對,它是空白的,沒人做。那個時候養貓的人喂國產糧是被大家看不起的,因為那會兒的認知裏國產糧都很爛。定價上,國產糧都是幾塊錢一斤,渴望、愛肯拿、巔峰、紐翠斯這種進口糧,就是五六十塊錢一斤。

所以我們當時定的價格很尷尬,128元3斤,折合一斤四五十塊錢,(在國產貓糧裏)非常非常貴。我們的一家代工廠跟我說:老弟,你信哥的,你不能做這麽貴的,你要做便宜的,你做那麽貴的一定做不起來,搞不了的!我就沒接過成本這麽高的客戶。

我說:試試,試試——國產的一定差,進口的一定好嗎?

我們沒想那麽多,為了孩子能吃上飯,隻能一股腦做。但前期銷量確實不是很好。

線下突圍失敗,創業1年瀕臨倒閉

天下網商:國產貓糧不敢定高價,高爺家以益生菌作為差異化賣點,但一開始沒能找到突圍的機會。後來是怎麽突破的?從線下嗎?

彭瀚:一開始線下線上都在做,但都不溫不火。因為線下更在意品牌,而高爺家是一個剛起步的品牌,什麽都沒有,天然無法適配線下渠道的特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做了很多努力,想了各種“巧勁兒”,都沒有太大起色,才知道很多事情沒有捷徑可走,隻有踏踏實實、一步一步把產品做好。

天下網商:跑通線下渠道,第一需要品牌足夠大,第二需要給它足夠多的利潤。你們沒能從線下突圍,那麽線上呢?

彭瀚:電商也很難,那時候天貓的門檻非常高,開不了天貓店,隻能開淘寶店。當時公司真的麵臨倒閉的風險,我印象中當時賬上就剩幾萬塊錢了。

後來就遇上了宏觀環境變化,很多人在加價賣貓糧。武漢和溫州這兩個地方,貓糧狗糧炒到了兩三百塊錢一斤。我們想,這幫人太**壞了!就想辦法把三五噸貓糧庫存運過去。針對武漢和溫州兩個地方,我們降價到98元,買一贈一。不加價,反而降價。

那時候能跟我們合作的快遞隻有EMS, 這個價格其實連運費都不夠。我們想,把這批貨虧出去就算了,就當做個好事兒。我們還在每一個包裹裏寫了一張手寫賀卡,“貓要好好吃飯,人也要好好吃飯,一起努力,等待春暖花開”。

後來,事情開始有了轉機,我們花3000塊錢投了一個短視頻博主,講我們貼錢買貓糧的事兒,結果這條視頻直接就爆掉了。本來我們每天隻能賣一兩千塊錢,突然之間,一天賣了可能有十幾萬,第二天、第三天更高。那一個月就衝到了百十來萬。就這一條視頻,是我們破局的開始。

618預售的前一天,訂單還在瘋狂漲。我在供應端看收貨地址,都是湖北、溫州、湖北、溫州,備注也都是“不要贈品”或“不要折扣”——我們就是感謝你們幫了我們,就買不打折的產品,打折我們不要。這波(熱度)救了我,不然就不可能存在這個品牌了。

天下網商:這個故事聽起來很神奇。

彭瀚:特殊時期,大家一聽說其他品牌都加價,就這個降價,還包郵,還買一贈一,都瘋狂下單,我們累得打包都打不過來。甚至杭州的出租車師傅都來給我們當兼職,幫我們打包。現在回想起來,這些辛苦很值得。

嚴守消費者信任,依靠“透明化”破局

天下網商:一條視頻成為了公司的轉折點。從特殊節點的特殊用戶,到如今一個年收入數億元的品牌,高爺家的人群是怎麽繼續擴大的?

彭瀚:第一,當時我們真的踩到了短視頻的紅利,那一條視頻的ROI可能高達幾萬甚至幾十萬。後來它擴散得越來越多,有很多武漢、溫州之外的用戶看到了,覺得品牌很暖心,認同我們的品牌價值,剛好產品也還不錯,就支持一下我們。

第二,作為產品經理,我們需要深刻理解用戶痛點。他們為什麽不買國產糧?因為不信任。怎樣才能讓他們信任?消除信息不對稱。他們不信任,我就把配方寫出來,把實際的投料量也寫出來。再不信任,我每批次都去做第三方檢測,把檢測報告也放出來。

天下網商:實際的投料量具體是指?

彭瀚:正常的產品配方,就是雞肉、鴨肉、魚肉,按照用量降序排列。我們不僅把百分比加進去了,還把實際的投料量也寫上去,比如說每噸貓糧實際用到雞肉 750公斤,鴨肉300公斤,多少核心料,都寫上去。你不信,那我就告訴你。

很多人覺得這應該是所謂的商業機密,但對我來說這不是核心。我會把代工廠寫上去,甚至把每一批次的原料供應商都寫上去,比如說雞肉是新希望的,還是福建聖農的。供應商的采購單,我也在詳情頁上放出來。對於消費者來說,信任這個產品是最關鍵的。

天下網商:高爺家沒有和最便宜的寵糧競爭,一開始做的就是用“透明”來取代“品牌溢價”。但也有人認為,品牌應該有一點神秘感,讓別人不知道它做了什麽。如果你把供應鏈全部列出來,那麽品牌最終發揮的價值是什麽?

彭瀚:我覺得取決於品類。貓糧、奶粉這些東西不能神秘,對消費者來說越透明越好,因為事關食品安全。有些品類可以神秘,比如奢侈品,一定要有調性;比如咖啡豆,來自什麽埃塞俄比亞;比如說酒,威士忌,過過什麽桶,哪個釀酒師搞的……它們確實需要神秘感。

但是對於大消費品、戰略物資,奶粉、柴米油鹽等東西,一定是要安全,安全就是品牌(價值)。貓糧對於貓來說,就是它的柴米油鹽。

天下網商:你覺得品牌不需要神秘感,隻需要“透明感”,這就是產品的表達——品牌等於產品的清晰表達。但品牌也需要產品的差異化創新,高爺家怎麽對外表達自己和其他品牌不一樣的地方?

彭瀚:我們現在不太會去關注競品的表達,也不太去和競品比較,做好我們自己認為對的、該做的事兒,這就是我們和其他品牌不一樣的地方。比如貓糧方麵,其實我們是在克製增長的欲望,不希望有太多營銷投放,反而是把節奏慢下來。我們希望高爺家是一個慢品牌。

天下網商:怎麽理解慢品牌?

彭瀚:第一,別死,不能跟別人燒錢競爭。第二,保證一部分利潤,持續投入研發。我們做貓砂,也是因為貓糧有利潤,我才能耗兩三年時間去研發一個還是未知數的產品,甚至花幾千萬去建個工廠。

現在大環境比較“卷”,所有供應端都在漲價,銷售終端又都在卷價格,平台之間又會比價。而品牌不盈利就不能活下去,如果為此犧牲供應鏈,那原料和產品質量一定會出問題。所以我們覺得,還是把節奏慢下來,回歸到商業本質,踏踏實實地做研發、做品控,把產品做好。

投1000萬元建廠,拓展差異化新品類

天下網商:很多頭部寵糧品牌都致力於把供應鏈做深,建自己的工廠。但高爺家還是采用代工模式,這是出於效率上的考量嗎?

彭瀚:其實很久以前我們考慮過要建貓糧工廠,但後來還是放棄了。因為我們覺得,第一,現在國內供應鏈已經非常成熟,像我們這種有一定體量的品牌,擁有絕對的主動權。工廠用誰的原料、現場怎麽生產、怎麽檢查衛生、能不能達到我們的生產標準,這批貨生產出來,我們哪些要、哪些不要,都是我們說了算。甚至工藝、參數等都是我們來定,跟自己的工廠沒有任何區別。

第二,重資產不在我們這邊,工廠最大的成本不是一次性投入,而是整個供應鏈的成本,包括一些鋪底流動資金等。所以我們考量下來,建工廠沒有意義,我們做自有工廠,未必能有代工廠成熟和穩定。如果為了“自有”的名頭,賣品控不穩定的貓糧,就本末倒置了。

天下網商:也就是說,2021年您麵臨兩個選擇:一是自建貓糧工廠,二是做貓砂。最後您選擇了後者,創立了新品牌“許翠花”。為什麽一家做寵物食品的公司開始做寵物用品?拓品邏輯是什麽?

彭瀚:我們拓品特別主觀,或者說特別“自以為是”。我們作為“貓奴”,需要什麽就做什麽。

許翠花的初心是為了公司一隻叫“翠花”的貓,它腸胃不好,總是軟便、拉稀,我們買過市麵上能買到的幾乎所有貓砂產品,總沒有特別滿意的。後來是我從國外買了一款植物貓砂,才解決這個問題——結團太好了,完美包裹小貓的排泄物,拯救了我們這幫“絕望的家長”。於是我們說,我們也要做植物貓砂,為了“翠花”。

在公司裏走動的“翠花”

天下網商:和普通貓砂相比,許翠花帶來的鏟屎體驗有什麽區別?

彭瀚:第一,不黏底了。正常用完貓砂,貓砂盆上會粘的到處都是,要清洗。我們這個一鏟,貓砂盆特別幹淨,不會粘上去。第二,貓砂鏟上有些時候糊的都是排泄物,這個也沒有。甚至對強迫症來說,鏟屎變成了一種快感:輕輕一撬,一整塊就下來了。第三,它顏色是白色的,稍微泛點黃。貓稍微有一點血尿或者是血便,能立刻看出來。

整個寵物賽道裏,隻有貓砂是人在用,不是貓在用。所以(隻要)產品體驗好,這個東西就好做。用過許翠花就像坐過飛機頭等艙一樣,再想讓你坐經濟艙,你但凡有消費能力,一定還是要回去的。

天下網商:這是一個超強複購的品類嗎?

彭瀚:對。用得好就是百分之百的複購率。最終肯定達不到百分之百,但是很多人用完之後喜歡這種產品狀態,一定會一直買。

也是因為自己有一個明確的需求,所以就逼著做。如果按照真正的邏輯,我們不可能做這個品。因為植物貓砂這個品類,全網一年也就500多萬的GMV。但是現在這個品類漲得非常快,肯定十幾個億了。

天下網商:第一家工廠建在哪裏?花了多少錢?

彭瀚:在杭州臨平。投設備六七百萬,前後一千多萬。

我們膽子非常大,配方還沒做出來,工廠已經建好了。貓砂品類是非常卷的。我們也不確定能不能做好,當時全是問號,甚至連怎麽生產這個貓砂都是問號。我們就拍腦袋先賭,做了一個工廠,這個工廠到底能不能做出我們這個貓砂,也不知道。

天下網商:這時候為什麽不找成熟工廠代工了?

彭瀚:能做出成熟合格的產品是第一原則,但當時沒有人能做這個,沒得選。

我們做的是逆向研發,研發了兩年,一年百十來萬的研發成本,再加上幾百萬、上千萬的設備買過來,去賭未來能不能賣得好。

天下網商:研究貓砂要花的成本是哪些?

彭瀚:打樣,研究原料,把澱粉加熱到不同溫度、不同壓力,觀察它的性質。既要保證它足夠粘,要結團,還要保證它吸水,還不能太粘,粘到底兒上,這個東西很難控製。小許(“許翠花”研發工程師)差不多一次打樣十幾公斤,用了幾噸料,你想想得要多少遍的研發。

我們就是評估這個事兒有沒有意義。也別說寵物市場有多大,我們吃不了那麽大的。我們先把自己這一類用戶服務好就足夠了。我們覺得它是值得持續研發的,OK,那就立項,然後做,差不多了就開始建工廠。

天下網商:工廠是重資產,當時有沒有想過Plan B(備用方案)?萬一做不好怎麽辦?

彭瀚:不敢想啊,想了還能睡著覺嗎?也沒想過Plan B,就是一股腦地(投入),這個事兒無論如何都要成。實在不行,設備買錯了,再換一批設備。壓根兒就沒給自己留什麽退路。

天下網商:自建工廠是一個全新的領域,您有沒有引入管理工廠的新合夥人?

彭瀚:自己管嘛,所有的坑一步一步踩過來。我們已經建了兩個工廠,第一個工廠負責踩坑,第二個工廠就是把之前沒踩過的坑再踩一遍,踩過的坑盡可能規避一下。

戰術大膽、戰略謹慎,在“無人區”自我顛覆

天下網商:高爺家的合夥人之前接受采訪,說有信心跑到貓砂第一,2025年的銷售額目標是10億元。這是內部的戰略嗎?

彭瀚:高爺家也好,許翠花也罷,我們一開始都沒有太大的商業野心,隻是用心做出了一款我們自己認可的產品,把產品的品質和競爭力做到極致,市場的體量增長以及市場身位的提升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許翠花很優秀,我們隻是認為許翠花有能力、應該成為貓砂第一。

另外,這10個億也是倒推出來的。我必須保證我的邊際成本是最低的,理論上,兩個工廠24小時365天連續生產,產能拉滿,算下來(銷售額)是10個億。這是打雞血的說法,我們一直在拚搏,我對電商的小夥伴說,你們明年的目標就是做10個億。

天下網商:新品類都需要品類教育,許翠花是怎麽快速成為電商平台Top 1的?

彭瀚:第一,上了頭部達人的直播間,但前提也是銷量好,第二,就是利用淘係的一些推廣工具,去做站內推廣。所有人都說許翠花的小紅書、抖音種草做得好,很多消費者拿我們作為案例分享,但許翠花618期間的站外投放預算幾乎為0,我們的重心一定是在產品。

天下網商:現在也不花嗎?

彭瀚:我們在貓糧上會投入一些營銷費用,但是貓砂幾乎沒有,都是在站內完成的,站內也是控好費比。

貓砂跟貓糧不一樣的是,貓糧確實需要新人流量,需要站外種草。但是貓砂隻要好用,讓消費者用到了,沒所謂被不被種草的,他們會先買來試試,好用就會複購。所以我們做貓砂的策略更多偏站內,消費者用得好,自然而然會回來複購。

天下網商:你現在費用更多投在站內,天貓這個平台對你們的兩個品牌來說意味著什麽?

彭瀚:天貓是我們兩個品牌走向規模化的核心陣地,尤其是在品牌初期,它幫我們建立了第一波信任與用戶基礎。

對“高爺家”來說,貓糧是一個複購長、信任門檻高的品類,天貓天然有高粘性、高信任的用戶群體,是我們做長線品牌積累最重要的渠道。對“許翠花”來說,貓砂是一個重體驗、重口碑的高頻消費品,天貓則是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分發渠道。我們幾乎不需要額外的站外投入,就能快速觸達目標用戶、完成初次試用和複購閉環。

所以,天貓不僅是我們的銷售平台,更是我們驗證產品、打爆單品、放大複購效應的主戰場。

天下網商:在品類或產品的決策上,您犯過哪些錯誤?

彭瀚:我們從最開始的“大單品”(策略),這一個品我要賣到絕對的老大,到現在我們已經被各個電商平台卷到,天貓有天貓的專供品,京東有京東的專供品,抖音有抖音的專供品,拚多多有拚多多的專供品。太多的SPU對庫存管理、供應鏈管理都有很大的壓力,各個平台間的“專供款”又不利於消費者端的認知建立,甚至會致使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模糊,增加了決策成本,我們認為這就是策略的失敗。

天下網商:許翠花已經做了高端體驗了,為什麽要往更低的體驗去做?

彭瀚:高端客群非常窄。單品牌10億元銷售額意味著15%的市占率,那我一定要去打下沉市場。

天下網商:“植物基貓砂”這一新品類起勢快,增長也快,一定會有更多人入局,大資本也會進入這個賽道。你們打算如何應對?

彭瀚:持續研發。與其讓別人打我們,不如自己先打自己。我們現在就在想辦法自己顛覆自己的產品。比如說,貓上完廁所容易把貓砂的顆粒帶出來,我們就想辦法怎麽讓它不帶出;現在許翠花還不能衝廁所,我再去解決。甚至在材料科學上,有沒有什麽更好的原料能夠代替,進一步把成本降下來。

我們也經常問自己,許翠花還有什麽缺點?如果再升級,還能怎麽升級?以前是抄別人,有目標很簡單。到現在就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打自己,這個過程很難,但必須要做。

天下網商:許翠花今年有出海的規劃嗎?

彭瀚:已經在做了。目前確認合作或者在推進中的國家和地區,包括東南亞、澳大利亞、英國、北美和日本等。日本和北美我們已經開設亞馬遜店鋪,確定合作的海外經銷商也在積極出口。

天下網商:關稅會影響你們嗎?

彭瀚:他漲關稅我們漲價唄。

天下網商:你們擴張的邊界是什麽?

彭瀚:看需求,看機會。貓孩子的需求、鏟屎官的需求在哪裏,而對於這個需求,我們有能力做出真正的好產品,那這就是邊界。當然目前還是踏踏實實把貓糧和貓砂做好,其他用品要看需求和機會情況。如果(現有業務)增速放緩,我們也需要居安思危,開發新產品,自己顛覆自己。

天下網商:在貓砂這個品類裏,您怎麽看待品牌化這件事?

彭瀚:前麵我說,貓砂就像家裏用的柴米油鹽,以前大家的目光很少放在生活中這些基礎產品上,但現在不同了,就拿飲用水舉例,大家會在乎純淨水和礦泉水的區別,說到底,就是對產品安全、健康的需求變高了。做品牌也是這個道理,對貓糧這個品類來說,品牌的建立是潛移默化、一步一個腳印的,要及時、敏銳地關注消費者需求,做出高爺家的努力,這就是我們的品牌,是我們的核心理念。

我認為貓砂品類的品牌力不在於廣告驅動的營銷力,而是用戶驅動型的。貓砂是一個高頻的日常消耗品,相比廣告營銷、流量觸達,消費者更願意傾聽真實用戶的使用反饋、身邊朋友的推薦。所以我們認為隻要產品能打動貓、能打動人,用戶願意講出來、曬出來、推薦出去,這個品類中的品牌自然就建立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