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過百億!為什麽很多公募明星做私募會翻車

來源: 私募工廠 2020-10-18 23:00:42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115 bytes)

  最近這些年公轉私的明星基金經理挺多的,從最開始的王亞偉到陳光明,再到今年的餘海豐、於洋,當然今年最受人矚目的算是原公募冠軍林鵬,廠長之前也寫過這些大佬的分析《公募冠軍奔私後首發私募產品!林鵬、餘海豐、於洋,奔私的大佬們值得買嗎?》,林鵬成立和諧匯一之後,傳言說旗下產品預約已超百億,前兩天林鵬直播的時候也表達自己了對公轉私翻車的看法,廠長今天正好也給大家梳理一下。

預約過百億!林鵬:為什麽很多公募明星,做私募會翻車?
做公募時最痛苦的事

對於林鵬的經曆,其實前麵廠長也和大家聊過,這邊再簡單介紹下:1998年進入東方證券,做了12年投研,從2010年開始在東方資管做專戶投資,然後2014年開始擔任基金經理。

在6年的公募基金經理經曆中,林鵬最痛苦的事:是投資組合漲得比別人少。

第一次痛苦就是2015年3月-6月,市場處在瘋狂階段,各種題材股飆漲,別人管的產品天天大漲,林鵬管的基金卻隻能慢慢向上爬。

2015年6月9日上證指數見頂5124點,那一天全部主動股票型基金年內平均漲幅是120%,東方紅睿豐的年內收益是70%,排名在後四分之一。不過,一個月之後,東方紅睿豐排名就到了前四分之一。

從業績看,廠長覺得今年林鵬可能也不是很快樂,林鵬掌管的基金表現一般,比如東方紅睿豐混合LOF,截至5月離職時,收益並沒有跑贏同類平均。

預約過百億!林鵬:為什麽很多公募明星,做私募會翻車?
主要還是因為重倉的很多都是低估值藍籌白馬股,而今年至今為止都是以成長股的行情為主。

可以說痛苦一方麵來源於公募倉位、投資組合的限製,另一方麵和林鵬的投資理念也有比較大的關係,他堅持價值投資做大概率的事,做優秀企業長期陪伴者,堅持自下向上的方式選股方式,喜歡逆向投資。

從公募到私募,會有哪些不同?

其實從公募到私募,在投資的本質上並沒有太大區別都是在研究上要找到低估的好公司,並且在投資管理組合管理上追求一個穩健低波動的投資組合。

但在具體策略上,私募偏絕對收益,而公募偏相對收益。

畢竟公募基金賺的主要是管理費,隻要基金規模越大,公募賺的錢也就更多,在倉位以及投資組合上都有諸多限製;而私募除了管理費以外,基金管理公司還能賺後端20%的收益分成,這導致私募更偏絕對收益。

在私募基金投資當中,基金經理可以有更多工具加以應用,幫助減小組合風險,降低在特定風險之下的暴露,並且在市場極端的時刻,有很多的手段去進行止盈,或者降低組合倉位。

私募投資更側重絕對收益組合的構建,林鵬表示自己的私募會給絕對收益類的股票分配更大的權重。

林鵬定義為絕對收益的品種,既要有一定的收益率,更重要的是要有非常高的確定性。

這一類型的投資標的,將會在未來的投資組合中有非常重要的權重,這是和公募基金不一樣的,所以林鵬覺得在私募投資中,之前的痛苦應該不會再有。

公募到私募,基金經理翻車的三個原因

關於過去公轉私的明星基金經理無法延續之前的輝煌業績,林鵬覺得可能因為以下三個原因造成:

1、他有比較輝煌的從業經曆,是否是偶然的,或者是特定時代的產物。而在轉到私募之後,時代發生了改變,時間推移了,市場或者說投資者結構改變了,或者市場更成熟了,原先的投資方法就不適用。

比如說,以前市場比較多的是個股炒作,基於資產重組的投資模式,或者是基於板塊輪動的投資模式。

但現在隨著市場機構投資者的成熟,市場容量擴大,海外資金引入,整個的投資者結構以及投資理念發生了變化,可能過往的投資成功,難以適用到後麵的思路當中。

2、那些對於大盤判斷非常準,擅長行業輪動的基金經理,可能到私募當中,能力就比較難以複製。

3、原先在一些非常大的平台當基金經理,離開了原先的投研平台之後,在自己創業過程當中,投研平台的研究質量沒能跟上,這也可能對它的投資業績產生影響。

林鵬認為大多數選股有非常強研究功底的基金經理,無論是在公募還是後期到私募,相對而言都能夠延續業績一致性。

林鵬自身的投資優勢

廠長根據最新直播和過往專訪等梳理,發現林鵬有三大投資優勢:

1、防守反擊的投資理念

1998年林鵬剛進入東方證券從業時,A股正處於熊市,在這個時期,這市場上除了資產重組以外幾乎沒有任何的投資機會,這也導致了林鵬對於投資的理解、以及收益率的預期都是非常謹慎和保守的。

另外一點就是林鵬入行的時候,先是到了東方證券的研究所,給他分配研究的行業是家電和電子元器件,林鵬主要還是研究家電行業為主。

在98年到08年的差不多將近有10年的這樣的一個時間,中國家電行業是挺幾乎都是處在過渡經濟,並且行業整體的利潤率水平都是比較低的這樣一個狀況。

而在林鵬研究的過程當中,他看到了這些優秀公司的崛起,也看到了在崛起的過程當中持續不斷的給股東帶來的這樣一個很好的回報。

在那個時代,家電行業表現出來的特點就是行業增速不是特別快,公司質量很優秀,但是業績的增長彈性不足,給市場普遍的感覺就是這些家電的公司是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標的。

這樣的經曆導致林鵬並不追求非常高波動的投資回報,更傾向追求一個非常穩定且確定性很高的這樣一個投資,並且非常在意企業的質量和品德。

2、已經有過4年私募專戶經驗

與一般的公轉私基金經理不同,林鵬早在2010年2014年就已經有過4年私募專戶投資經驗。

兩隻專戶產品管理規模在3-4億,而家電行業是林鵬的主要研究方向,所以林鵬當時的投資組合的股票風格相對分散,重倉持有熟悉的家電股,例如格力、美的這種,作為打底的資產,三年多下來,給組合貢獻利潤最高的也的確是家電股。

另外,也會持有一些估值較高、但潛在成長性也比較高、比較契合市場風格的公司,這部分的倉位相對比較輕,也始終能為組合貢獻收益。

他的投資組合往往都是一堆平淡無奇的股票,但每一隻股票質地都不錯,不會出大問題,也比較抗跌,而且每年都有一兩隻股票表現很出眾。最終組合表現為回撤較小,總體收益率也不差。

3、全麵的投研能力,團隊能力

林鵬的投研能力特別強,能力圈覆蓋成長、消費、周期板塊。

在成長板塊的成功案例中,林鵬曾經在海康威視被市場看成是硬件公司時,通過調研確定公司實際比大多數軟件公司更有技術含量,因此覺得海康威視被低估並且重倉買入持有,截止到今年二季度末,海康威視都還是東方紅睿豐混合LOF的第一重倉股。

還有一隻成長股是立訊精密,林鵬也是在2018年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市場看空蘋果產業鏈,所有的輿論環境對公司都很不利,股價也不斷下跌,他反而大舉買入立訊精密,等到2019年中美貿易摩擦的情緒對股票市場的影響邊際上鈍化,蘋果產業鏈公司大舉反彈,該公司股價大幅上漲,成為林鵬團隊有史以來賺錢最多的股票。

這樣的逆向投資也反應了林鵬的投資哲學:要追求非共識的正確。

在消費板塊的格力、美的、安踏以及周期板塊的海螺水泥也都是林鵬投資過的經典成功案例。

林鵬也是為數不多做到了知行合一的基金經理,找到優秀的企業並且長期陪伴企業成長,賺企業增值的錢,而不是通過短線交易、內幕消息參與零和博弈來獲得投資回報。

這樣的人自然也伴隨著吸引力,成立自己的私募和諧匯一之後,林鵬也吸引了不少資深大佬陸續加盟團隊。

目前公司的投研團隊有15人,7人投研經曆超10年,團隊配置均衡,以老帶新,取長補短。

其中核心創始人除了林鵬以外,還有原弘毅遠方基金總經理助理兼首席投資官;曾在交銀施羅德基金擔任多年研究部總經理的張鴻羽和東方證券的老同事梁爽。

這兩位都是業內一線公司的明星投資經理,張鴻羽擁有近20年的投研經驗,一直專注於傳媒、消費電子、通訊、家電等相關領域的研究;梁爽具有近17年投研經驗,管理自營實盤資產超過12年,可追溯的任職期間年化收益率達到23.95%。

未來的3-5年是A股的機會

在談到後市發展時,林鵬認為在未來的3~5年的時間段內,A股市場總體來說是麵臨非常好的機會。

首先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看多中國。他表示很多數據可以證明我們國家競爭力的提升。在看多中國的基礎之下,我們可以去做價值投資,因為隻有一個發展的社會、成長的經濟體,才具備了價值投資的條件。

其次最高管理層對於中國證券市場重視程度是空前的。這種重視程度並不是指管理層想要讓市場發展為一個快牛,希望指數不停上漲,而是指管理層現在能夠投入非常大的資源,去保障這個市場的穩定發展。

對於目前A股的估值,林鵬表示A股已處在曆史估值中上位,不過,目前發達國家成熟市場的股票市場的估值水平普遍都是曆史最高。相對而言,A股的估值水平並不高,這是當前的一個結論。

但是我們這個市場的估值的分化程度確實最大的,有一批公司、一批行業的估值水平非常高,同時也存在著一些行業、一些公司估值非常低,這種分化達到了曆史極值。林鵬認為凡事皆有周期,這種極值也麵臨著非常大的均值回歸的力量,而均值回歸隻是時間問題。

所以和諧匯一會把更多精力放在估值合理、甚至估值偏低的所謂傳統經濟以及舊經濟行業,也就是專注在傳統行業的低估值細分領域龍頭。

對於新經濟行業,公司會關注尋找那些有品牌溢價的,有消費消費者粘性的,有定製化特點的,並且是輕資產類型的科技公司,基本上就是對標蘋果。

在當下這個時候,無論是對於所謂舊經濟的投資,還是新經濟的回抽,新經濟的投資都不再會有明顯的偏好。甚至從風險收益匹配的角度來說,傳統經濟領域可能相對風險低一些,收益也並不見得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