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老幹媽上不上市,陶華碧時代都終將被打破!

來源: 企心 2020-03-27 02:09:4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6426 bytes)

“永不上市老四家,順豐華為老幹媽,還有一個娃哈哈。”這個曾經的段子仿佛一個魔咒,上榜者相繼倒戈。

先是順豐於2016年借殼鼎泰新材登陸A股,緊接著在今年3月,一直聲稱“不差錢不上市” 的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後首度鬆口,言及考慮上市。

而就在近日,被視作商界清流的老幹媽也被曝出已進入IPO培育階段。一石激起千層浪,眾人驚呼之餘,卻鮮少有人注意到,“老幹媽” 陶華碧今年已是古稀之齡,早在2014年,陶華碧就已撤股隱退,更連續兩年因身體原因缺席全國“兩會”。無論主動還是被動,屬於陶華碧的時代都終將謝幕,而更替的洪流已勢不可擋。

一代傳奇:20年增長600倍,淨利潤10億級



豐子愷曾說過:“這個世界既不是有錢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權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這句話放在陶華碧身上,相得益彰。從無名小店到辣椒醬帝國,從隻識三個字的普通婦女到塔尖女皇,她靠一瓶辣椒醬打江山,更支撐起貴州經濟的火爆增長。20年間,陶華碧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不僅僅是勵誌,更是震撼。

不管老幹媽上不上市,陶華碧時代都終將被打破!

26歲那年,喪夫的陶華碧為了維持生計,開始早晚擺攤賣米豆腐,身形單薄的她一次要扛起100斤的擔子,背到龍洞堡的幾所學校裏賣,以至於身體落下了嚴重的病根。由於米豆腐價低量足,很快就吸引了附近幾所中專學校的學生爭相光顧。

1989年,已經42歲的陶華碧,用省吃儉用存下來的積蓄,在貴陽市南明區龍洞堡貴陽公幹院的大門外側,開了個專賣涼粉和冷麵的“實惠飯店”。說是餐館,其實不過是用陶華碧撿來的半截磚和油毛氈、石棉瓦搭起的路邊攤而已。

在“實惠飯店”,陶華碧用自己做的豆豉麻辣醬拌涼粉,很多客人吃完涼粉後,還要買一點麻辣醬帶回去,甚至有人不吃涼粉卻專門來買她的麻辣醬。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陶華碧發現其他涼粉餐廳生意火爆的秘密——都在使用她的麻辣醬。

原本為佐餐提供的免費辣椒醬,竟“喧賓奪主”成為吸引顧客頻頻光顧的“法寶”,陶華碧由此看準了麻辣醬的潛力,索性順勢而為,潛心研究,經過幾年的反複調試,陶華碧製作的麻辣醬風味更加獨樹一幟。

1994年,恰逢貴陽修建環城公路,昔日偏僻的龍洞堡一下成為貴陽南環線主幹道,於是,途徑此處的貨車司機成了“實惠飯店”的主要客源。陶華碧近乎本能的商業智慧得以發揮得淋漓盡致,通過向司機免費贈送豆豉辣醬,口口相傳之下,“龍洞堡老幹媽辣椒”的名號在貴陽不脛而走。

1996年,陶華碧做出了改變其一生命運的重要決定。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陶華碧借用雲關村委會的兩間屋子,開辦了陶氏風味食品廠,正式推出“老幹媽”風味豆豉。南明老幹媽則注冊成立於1997年10月,注冊資本100萬元,由陶華碧全資出資成立。

萬事開頭難,創業之初,陶華碧常常坐鎮一線。由於帶頭搗辣椒、切辣椒,導致10個手指指甲全部鈣化,更親自跑業務,挎著提籃裝好辣椒醬,走街串巷地向各單位食堂和路邊商店推銷自己的辣椒醬,即使被拒絕也從不放棄。在和當時年產1.8萬噸的貴陽二玻廠軟磨硬泡數小時後,對方終於允許她每次撿幾十個瓶子回去用,其餘免談。

沒有什麽高深莫測的營銷手段,靠著一身硬功夫,老幹媽迎來爆發式增長。在其成立之初的1998年,老幹媽的產值還隻有5014萬元。此後發展速度之凶猛,用一日千裏來形容也不為過。

1999年,老幹媽產值就突破億元大關,達到1.26億元;2006年達到12.8億元;2016年度銷售額突破45億元,20年間產值增長超過600倍。與公司產值同步增長的,還有老幹媽大跨步式的納稅額,近5年來,老幹媽上繳各項稅收近32億元,20年來納稅額增長了150倍,並極大程度地推進了貴州經濟的發展,帶動20多萬農戶脫貧致富。

毫無疑問,陶華碧親手開創了中國品牌的一個傳奇,然而外界最愛討論的卻是其“奇特”的經營模式,看似樸素的智慧,卻擁有難以企及的殺傷力。

1. 產品為王,把一瓶辣醬做成精鋼

對於食品而言,味道即王道,可口可樂的神秘配方能成為無價之寶,老幹媽亦如是。本質上,老幹媽的一切市場行為和奇跡,都是依托其強有力產品而存在的。

品味雖貴,必不減物力;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老幹媽一共十幾種品類,每一品類都是陶華碧親力親為的心血。“我的辣椒調料都是100%的真料,每一個辣椒,每一塊牛肉都是指定供貨商提供的,絕對沒有一絲雜質。” 老幹媽從不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用料、配料、工藝拿捏,均有嚴格的品控標準。

不管老幹媽上不上市,陶華碧時代都終將被打破!

其次,口味之爭搶占的是最普世的口味,在這點上,老幹媽很好地平衡了辣和香,讓絕大多數消費者都能欣然接受,其他競爭者並非不想跟隨,卻總是達不到老幹媽對於口感的把握。這正是老幹媽穩坐銷量冠軍的壁壘所在,用產品為消費者提供了極致的用戶體驗,並抬高了行業門檻。

一段時間品質好,幾個區域品質好都不是難題,難能可貴的是,老幹媽賣了這麽多年,無論消費者什麽時候買,在哪裏買,味道都始終如一,這種高度穩定的產品品質就成了一般企業難以望其項背的競爭力。

2. 專注本行,滴水成河穩健發展

在當下這個賺快錢的時代,稍有起色的傳統企業,通常都不甘心苦守一個利潤很薄的行業,稍有起色下,就開始跨行做房地產,或投資做金融,試圖打出另一片天來,結果大多身陷重圍,在經過一陣悲情搏殺後,便泯然眾人。

為外界所不知的是,作為貴州的明星企業,地方政府曾多次勸說陶華碧實施多元化轉型戰略。難能可貴的是,陶華碧在如此多的誘惑前依然能夠堅持本色,不跨行,不越界,甚至連農業都未涉及。正是這樣十幾年如一日的專注,才打造出了譽滿全球的行業強勢品牌。

用陶華碧自己的話說就是:我隻曉得炒辣椒,我隻幹我會幹的。靠暴利那是不行的,滴水成河、粒米成籮,我要先把自己做強,把一個行業做精,讓祖祖輩輩都可以延續下去。”

3. 現款交易,保證現金流隨時充盈

老幹媽自創辦以來,全部依靠現金流運轉,不積壓貨品。從艱辛起家時幾十元的零散采購,到如今超過千萬元的采購額,老幹媽堅持現款現貨的原則,就連收購農民的辣椒也不例外。因此,老幹媽公司的賬目也格外簡單。

這就使得成為老幹媽省級代理商的門檻極高,通常需要一兩千萬的保證金,且發貨量以火車皮為單位,量小不發貨。此外,與別的快消品都在盡力把貨壓在經銷商手裏的方式不同,老幹媽的經銷商必須先打款,才能拿到貨,甚至打二批貨款的時候,才能拿到第一批的貨。現金流之充盈,讓各廠家歎為觀止,也成就了老幹媽從來不向銀行貸款的底氣。

這讓現代企業家們驚異的堅守,對陶華碧來說卻司空見慣:“去貸款,都沒得壓力,就沒得動力。自己去做,你曉得壓力壓在自己肩膀上,曉得去努力去奮鬥。我有多大本事就做多大的事,踏踏實實做,這樣才能持久。”

不管老幹媽上不上市,陶華碧時代都終將被打破!

在沒有銀行和資本的幹預下,老幹媽得以保持其獨立性和完整性,更有利於企業的發展。

 

 

時代變遷:交棒的老幹媽已開始新革命



歲月鑄就傳奇,但傳奇也總有謝幕之時,創始人的退出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規律。加之早年創業經曆對身體造成的損傷愈發嚴重,今年71歲的陶華碧,對於繼續領導企業已有心無力,早在三年前,陶華碧就開始悄然隱退。

2014年,經過證實,老幹媽已完成新的股權變更,原持有1%股份的創始人陶華碧撤股,陶華碧的大兒子李貴山持股49%,李妙行持股51%,李妙行正是陶華碧的小兒子李輝。

在消費升級及新經濟的大趨勢下,很顯然,新一代並不願墨守成規,按陶華碧設計的路線來走。在如今的老幹媽身上,隨處可見豹變的影子。

1. 內部變革

成立之初,老幹媽並沒有製度,在大兒子的幫助下,陶華碧才建立起企業管理製度。

盡管如此,這些規章製度其實十分簡單,隻有一些諸如“不能偷懶”之類的句子,更像是長輩的教誨。陶華碧本人的管理方式就更簡單了,隔三岔五跑到員工家串個門,送上幾個煮雞蛋,說一句“好好幹” 。

這種近乎沒有管理的管理方式雖然保證了老幹媽十多年沒有出過重大問題,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辦法已不再適用。

新一代掌權後,立即開始了現代化企業管理製度改革。如今老幹媽所有的管理層,大多都、是外聘的職業經理人,不再推崇老幹媽時代的“親屬上任製”,從結果來看,項目的落地和執行力都得到了極大改善,老幹媽上下煥然一新。

2. 外部創新

近十年來,老幹媽不管是從內在口味,還是外觀設計,都維持了一成不變。這種穩定雖然能滿足既有客戶的穩定需求,但另一方麵,缺乏創新又會讓消費者產生審美和視覺上的疲勞。

隨著大眾收入及消費層次的提高,原先定位大眾市場的老幹媽現在已變成了低端產品。而中高端市場對於辣醬的口味和產品需求自然不同於低端市場,這也就意味著,老幹媽會逐漸喪失掉這部分在消費升級過程中,由中低端轉向中高端的客戶。

而來自新興競爭對手的衝擊同樣不容小覷。2016年5月,“飯爺”辣醬上線,售價幾乎是老幹媽的3-5倍,但依然銷售火爆,短短兩天就賣出3萬瓶,公司估值如今接近4億。

完全不同於老幹媽,飯爺辣醬口味柔和,幾乎沒有明顯的味精感。除了“新椒醬”添加了山梨酸鉀,其他醬均沒有食品添加劑,所有包裝全部采用熱灌裝技術無菌封裝,更符合人們對於“健康”飲食的追求。

意識到問題的老幹媽,也開始在新權利的帶領下不斷創新,每年保持開發1-3個新產品,目前已開發出了西紅柿辣椒醬、辣子雞、糟辣魚等近10個新產品。

 

寫在最後



事實證明,但凡能夠做到百年的企業,必然都曾經曆過轉型,甚至是數次轉型。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老幹媽現下的某些戰略轉型正是贏得未來的一個關鍵節點。

在2012年接受采訪時,老幹媽曾說:“我走到今天也快七十歲了,‘良心’和企業要一代代地傳下去。”對於陶華碧來說,最想傳承下去的還是她做企業的“良心”,對品質的堅持和態度,而企業隻是作為“良心”的載體而存在。

隻要這份初心之魂能夠得以傳承,不管老幹媽未來是否會涉足資本市場,依然會是我們記憶中“熟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