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坐地起價,借疫情發財 商家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1-21 17:53:13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220 bytes)

臨近春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著公眾的心。1月21日,國家衛健委通報了最新情況:截至1月20日24時,國內報告新型肺炎確診病例291例。目前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739人,已解除醫學觀察817人,尚有922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疫情的傳播,也使得各地口罩在短時間內被搶購一空。但同時,筆者發現,不少商家坐地起價,大發“疫情財”。

鍾南山院士提出,如果感覺到不舒服的話,一定要戴上口罩,但並非一定要N95口罩。“戴口罩還是有一定的用處,這些病毒並不是單獨存在,其常常存在於飛沫當中,一般的外科口罩能夠阻擋大部分(病毒)。”

在如此背景下,一些不良商家置市場急迫需求、置公共安全於不顧,大肆哄抬價格,發起了“黑心財”。對這類行為,不狠狠打擊懲治,就無法穩定市場,也不足以平民憤。

例如,同樣品牌、包裝的“醫用護理口罩”(10隻裝),每經記者在深圳一家藥店,1月20日詢問得到的價格是10元/包,但記者在1月21日再次詢問時,價格已經上漲至39.9元/包。

而N95口罩,漲價幅度更是驚人。1月21日,有網友在社交平台抱怨,電商N95口罩(25隻裝)的價格,“早上9點下單119元、隨後價格變成139元、159元、209元!”

1月21日下午,筆者再次查詢發現,3M品牌的N95口罩,有商家甚至掛出了998元/盒(20隻裝)、798元/盒(15隻裝)的價格。



圖片來源:網購平台截圖

從板藍根和白醋瘋狂漲價,到現在口罩瘋狂漲價,有消費者無奈感歎:“雖然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但至少這次大家買對了東西,也算是一種常識上的進步吧。”不過,筆者注意到,對於這種商家哄抬物價的行為,指責與唾棄的聲音不在少數。

“需求影響價格”固然是市場經濟中的基本規律,但前述價格上漲的情況,早已脫離了正常的漲價範圍。且不論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這樣涉及重大公共安全麵前,商家理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需要警惕的是,目前僅僅是口罩價格上漲,而與疫情防治相關的商品還有很多,例如藥品、醫療器械、衛生材料、糧食、副食品等,不法經營者是否也會變著法兒想著漲價?這些乘機囤積居奇的商家,擾亂市場秩序、影響正常的生產和流通、給社會防疫工作帶來很多麻煩。因此,筆者認為,必須予以足夠重視,防止事態蔓延。

目前已有市場監管部門出手,嚴查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行為。上海市市場監管局表示,對相關經營者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擾亂正常市場秩序的行為,一經查實,將依法給予嚴處,對情節惡劣的典型案件,予以公開曝光。同時,消費者如果遇到上述哄抬物價的情況,也可以積極拔打12315進行投訴舉報。

實際上,疫情突發,商家口罩儲備不足可以理解。但是,即便有供應壓力,商家也沒有理由“坐地起價”。

筆者注意到,麵對口罩搶購,很多藥店推出“限購”方案,即每人限購2包、3包。這樣的方式,既減緩了供給壓力,也使更多消費者可以買到口罩。待這批“限購口罩”使用完畢時,新的口罩也已經到貨,從而可以平緩市民的恐慌情緒。

這些商家主動維護市場穩定,並照顧到消費者需求的行為,值得“點讚”。要知道,在疫情麵前,眾誌成城、凝心聚力,才能克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