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經營”微信公眾號

來源: 澳洲雪梨子 2020-07-27 16:58:2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8866 bytes)

如何“經營”微信公眾號

 

人之患

 

前幾周從牆外學到的新話“微信營銷號”,其實就是微信自媒體,學名應為“微信公眾號”。

 

為何叫“營銷號”?營銷二字,可是鄙人曾謀食的飯缽。於是請教職場好友並混跡於新媒體的T君,他告訴我:微信營銷號就是注冊一個能“吸引眼球”名稱的微信公共號,按計劃發送一些可以撩撥讀者好奇的話題,吸流量,求打賞,拉廣告,最後達到盈利的一種模式。從國粹唐詩宋詞”、“黃帝內經”、“紅樓夢”等到西洋的“美國東岸報道”、“溫哥華動態”、“澳洲財經”和“今日倫敦”等等,都是搶手的營銷號名稱。

 

我問他這些小編豈不是個個都要學貫中西、通古知今?

 

NO, NO……您OUT了!T君嘲笑我。現在穀歌百度搜尋方便,東抄西湊就可成文,倚馬可待,哪要那麽繁瑣的。

 

我嘀咕:這樣的文章怎麽保證質量呢?

 

朋友道:“您在境外多年,越來越迂腐了。”朋友道:“營銷,營銷,能達到盈利模式,贏得流量就是成功,賺到錢才是硬道理,哪需那麽認真?再說,這些小編都是有一定文化基礎的人,認真地COPY & Paste(剪貼),大部分文章都不會錯到哪裏去。重要的,重要的是不要觸“敏感部位”,不被封號。這才是微信營銷號的Bottom line

 

我憤然曰:“這不是愚弄讀者,以訛傳訛?”

 

“哎呀,到國外就容易Naive以為現在國內的讀者是些什麽的人?大都是吃飽飯想獵奇的主兒無論是毛左還是右憤,都喜歡看與自己固有觀念相符的文章,湊合點對他們胃口的貼子,才是最受歡迎的帖子

 

他的話讓我無語了。畢竟,從營銷的角度,將客戶口袋中的錢合理合法地“掏”出來就是成功。這些微信營銷號並不都是“學習強國”,沒法通過單位、組織來要求你去關注他們的文章、強迫你去點讚、“在看”,所剩下的招數隻能用吸引你好奇心的微信公共號名稱、用符合你脾胃的拚貼大餐來滿足你的閱讀欲望,完全是一種市場行為,買賣公平,童叟無欺。

 

“那他們使用一些什麽樣的技巧來提高點擊量呢?”我從道德層麵轉到學術角度請教他。

 

“不好班門弄斧。”他謙讓。我還是虔誠討教,實告他自己離開職場太久、的確不諳此道了。

 

基本的技巧倒是有幾個比如,在電腦的日曆上設置各種與本微信營銷號相關的大事件紀念日、名人生卒日期等,提前一周甚至一兩天撰文,保證閱讀量大增。”他補充道:“一般讀者總是不愛動腦筋的,您看,殘雪的小說有幾個人喜歡讀的?這次要不是諾貝爾文學獎賠率,好多所謂的文學愛好者都不知道她呢?!寫給愚昧讀者的文章總是人數眾多的這個是尼采還是叔本華說過?

 

這小子還真有兩下子,我想起了太祖爺三天不學習就趕不上劉少奇”的傳聞,不禁莞爾。

 

T君繼續告訴我:

 

比如,一個毛左網站,會將領袖的忌日,某首著名詩詞發布的日子,還有原子彈氫彈爆炸的時間,抗美援朝等話題的重要日子設置在日曆上;同樣,右派分子開設的微信營銷號則將文革、三年困難時期或各種受迫害去世的文人名伶生日忌日標記下來,比如老舍嚴鳳英顧聖嬰等,還有前段時間傅雷夫婦的自殺日,陳寅恪的忌日等……到時間就組織文章推送,來不及就抄以前名人的相關回憶。還有,行文切忌左右逢源,左就左徹底,右就右個透,這樣才能保住自己的忠實客戶群。對於海外人士經營的微信自媒體呢,切忌有將域外真實、全麵的信息分享給國內讀者的想法!!一則容易觸及紅線,另外也得不到大多數人的認可。而應按其現有的理解力,投其所好,與環時、人日海外版基本同調,但內容更誇張,說一些官媒不敢說不好意思說的海外見聞,給他們一個自以為是或希望的美歐日澳情形……如果不小心被官媒比如《求是》、《共青團中央》等加持轉發,那流量、新增關注和打賞金就會幾何倍暴漲。哈哈,賣弄了。其實也就是以前常給我們講的那些營銷理論,什麽細化市場啊,對準目標客戶等等。

 

我接著他的話說,過兩天就是魯迅去世的忌日了。他大笑道:“是的,您很敏銳……我得去忙了”。臨別他還不忘調侃:

 

“要不我們合作來一個微信公共號?”

 

……

 

(純屬虛構小說,萬勿對號入座)

2019.10.17撰發

2020.07.28存檔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