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尼克鬆Shock之後,美金製度崩塌,其實就是美國賴賬了,本來說好35塊美元就能提黃金,結果粗人尼克鬆拒絕履行承諾。 你要說美元有信用,那不過是被洗腦了。 有個P!
以後大家儲備美元唯一的理由是因為石油。石油用美元結算, 沙特阿拉伯由美國保護,而有些國家幹脆沒有石油,比如日本,這些國家必須持有美元,不持有就麻煩。 現在看這個Cornerstone對整個美元體係的作用也非常有限, 石油交易的總額在GDP的占比就小。 這麽點儲備的需求不足以撬動一個係統。
在我看, 美元係統不過是基於一個共識。 這個共識是什麽呢?共識就是如果我需要美元, 我總能很快地得到。 各國央行可以從美聯儲那裏得到, 企業可以到美國發行債卷, 小老百姓可以到銀行去買。反正在一個很短的時間窗口,需要美元的就可以得到美元。
對於貨幣來說, 隨時可得是一個重要的共識。 貨幣需要流通, 要流通的東西,就應該是世界上最沒有價值的東西,這就是所謂劣幣驅逐良幣。 有價值的東西就被藏起來了。從這個角度說, 美元就是毫無價值的一個記賬符號,而已!
共識一旦形成, 金融係統就是圍繞著這個共識建設, 不容易打破。美聯儲坐在中間, 開始吹泡泡(發行貨幣),然後華爾街, 華爾街在各國的分行和對家,就這麽一圈一圈地把泡泡吹出去了。 外圍開始的爆炸有時候也燒到美聯儲, 比如2008年的金融風暴。
共識不容易打破, 更不容易取代。 要取代需要格外努力,有這個資格的就是人民幣。 很多國家沒有石油,隻能儲備美元準備應對需求,但對中國製造業的依賴不是一樣嗎?隻要中國說你買我的啥啥啥需要用人民幣支付,大家就要儲備人民幣。 中國是貿易順差, 所以儲備人民幣這件事隻能通過到中國政府那裏尋求幫助才能獲得。
不過,我不認為中國有這種意願。共產黨舍不得這個成本,也不想開放自己的資產和資源給其他的國家,更不想人民幣在海外市場出現大規模的流通, 他們難以控製。 美國願意做這個冤大頭,那就最好。
隻有資本家喜歡美元體係。 這樣他可以拿著不要錢的美元,到海外建設產能,回頭來美國市場賺取利潤。
老百姓手裏隻剩下隨著國債的缺口變大而變得購買力越來越少的美元(記賬符號),還有啥?
所以沒必要滿口美元體係,好像這個體係多大能耐似的。那是資本家的天堂,老百姓的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