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啟: 製定清明重陽冬至除夕的日子,改變了中國人的傳統宇宙觀

來源: 朱朱八八 2019-11-15 07:50:0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7553 bytes)

“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 ---《文子·自然》

 

浩瀚美麗的浩瀚中,一切事物的起源,誕生和滅亡,都和時間緊緊相連,“觀象授時”是人類對時間的感知,而曆法,是人類製定時間順序的法則。

 

人類祖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們從日升日落而感性認識“日”,從月亮的陰晴圓缺來確定“月”,觀花開花落,四季輪回而確定“年”。

01

幾千年來,世界上有過林林總總的曆法,但說到底其實隻有三種曆法:陰曆、陽曆、陰陽曆。

陽曆即太陽曆,也叫公曆或西曆。如今全世界通用的公曆即格裏高利曆則為陽曆。公曆以耶穌誕生之年作為紀年的開始。在儒略曆與格裏高利曆中,在耶穌誕生之後的日期,稱為主的年份AnnoDo mini(A.D.)(拉丁)。而在耶穌誕生之前,稱為主前Before Christ(B.C.)。我國自辛亥革命起開始采用公曆至今,因此又稱新曆。

陰曆也叫月亮曆,或太陰曆,月相周期的起點為朔(新月),經過望(滿月),再次回到朔,這樣的一個曆程,經過一個月食,稱為一個朔望月,一個朔望月為29天半,實際上是29天12小時44分3秒。

 

陽曆又稱陰陽合曆,在陰曆基礎上融合了陽曆成分,它綜合陰、陽曆優點,又調和了陰、陽曆矛盾。我國古代的各種曆法和今天使用的農曆,都是陰陽合曆。

中國傳統農曆在曆法中加入二十四節氣以及“19年7閏”法(即在19個農曆年中加上7個閏年。)這種曆法即與月相相符,又與地球繞太陽周期運動相符合。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二十四節氣不但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而且造就了世界上最詩意的曆法。

海德格爾曾引用荷爾德林的名言:生命充滿勞績,但仍要詩意地棲居大地上.

在二十四個充滿詩意的時間坐標上,中國古人詩意地行走,詩意地棲居。花草樹木、鳥獸蟲魚,人間煙火,衣食農事,無不隨時光流轉,依節氣而作。

 

02

我國古代曆法把一周年平分為二十四等分,定出二十四節氣,從立春開始,每過15.22日就迎來一個新的節氣,每“節氣”之間日期相同。這樣定的節氣叫做平氣。

 

實際上太陽在黃道上每天運動快慢不勻,所以節氣之間的天數也不一樣。冬至前後太陽運動得快些,兩節氣之間隻有14天。夏至前後太陽運動得慢些,兩節氣之間達16天。

隋朝天文學家劉焯知道平氣不合理,曾曆史上第一個提出推算定氣的方法,但在民間曆書上一直未被采用。

直到千年之後,徐光啟湯若望等終於決定在《崇禎曆法》上采用“定氣法”,根據太陽在回歸黃道上的位置,即在一個為360度圓周的“黃道”(一年當中太陽在天球上的視路徑)上,以春分點為0度起點,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度為一個“節氣”,每“節氣”時間不均等,稱為“定氣法”。

聽起來很簡單是吧,似乎隻是“小小改動“,但其實牽一發而動全身,節氣與閏月相愛相殺,這一點“小小改動“ 就讓原本設置閏月的方法全亂套。所以是否采用“定氣法”,爭論了一千多年,直到明朝玩完了還沒爭完。

雖然計算方法更加複雜,但是徐光啟湯若望等按照“定氣法”重新確立的“二十四節氣”,比傳統的”把一年平均分配為24份”更為科學(如把遠地點是移動的變量納入到了加減差的計算之中,加入了地半徑差、蒙氣差修正),而且更能有效指導農時,很好地完成了曆法“敬天授時”的任務。

最終,新法定氣注曆得以盛行並沿用至今。可以說,沒有徐光啟就沒有今天的曆法。

至於民國後乃至現在的“紫金曆”等權威曆法,主要都是沿用《崇禎曆法》的結構和基礎,隻是更加精確而已,比如定位東八區時間、北京時間、日出月圓星相的分鍾秒數等等。

在每一個中國傳統節日裏,我們欠徐光啟以及湯若望等西來的傳教士們一個感謝,是他們在四百年前為我們定下了每年清明重陽,秋分白露,冬至除夕的日子。為時光鍍上了中國人特有的刻度,讓敬天授時成為每個中國人最深處的信念。

03

一日定為24小時,這是古埃及人對人類的貢獻。

但是在中國,在徐光啟之前,一天不是二十四個小時,而是12個時辰。

中國古代有自己獨特的計時單位——時、刻、更、點,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一百刻。每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小時。傳說中是根據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來命名各個時辰。

顧炎武《日知錄》:“自漢以下。曆法漸密,於是以一日分為十二時,蓋不知始於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廢……“

古代使用漏壺計時,大約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天均分為100刻,“百刻製”是我國最古老、使用時間最長的計時製。

 

西方傳來的是每天24小時,一小時4刻,合共96刻,中國的“百刻製”和西方的“每天96刻”無法換算。而且百刻製不能與十二個時辰整除,很不好計算。

徐光啟、湯若望最後斷然采用歐洲通行的度量單位,把周天分為360度,一日分為24小時96刻,並采用60進位製。廢除了一天百刻的計算法, 讓中國曆法和世界上其他多數民族的計時方法保持同步,便於交流與發展.

在古裝劇和古典小說常有“午時三刻行刑”的說法,如,《西遊記》第九回:“卻說魏征丞相在府,夜觀乾象,正萟寶香,隻聞得九霄鶴唳,卻是天差仙使,捧玉帝金旨一道,著他午時三刻,夢斬涇河老龍。”

那午時三刻,是幾點呢?

按照傳統的十二時辰百刻製,午時是指11點到13點,三刻就是43分12秒,按照徐光啟的計時方法,是11點45分。哪個方便,誰用誰知道。

04

萬曆四十年(公元1612年)時,禮部向朝廷奏稱:明朝的觀象台年久失修,地麵凹凸,儀器擺放不平,星相測不準,導致曆法與“天度不合”。

其實,不隻是明朝,曆朝曆代都缺少穩定可靠的天文儀器。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當年,以祖衝之這樣的超級大牛,也無法使曆法長期準確運行。

各種天文儀器中以天文望遠鏡為最。

1608年,荷蘭眼鏡匠漢斯·利伯希偶然發現用兩塊鏡片可以看清遠處的景物,受此啟發,他製造了人類曆史上的第一架望遠鏡。

1609年,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伽利雷發明了40倍雙鏡望遠鏡,這是第一部投入科學應用的天文望遠鏡。

明人鄭仲夔在《玉麈新譚·耳新》稱:番僧利瑪竇有千裏鏡,能燭見千裏之外,如在目前。” 雖然有人懷疑此說,但是大量文獻證實,鄭仲夔所記是信史,利瑪竇是第一位將望遠鏡製造技術傳入中國的人。

徐光啟領導的曆局對於先進儀器,自然是嗅覺靈敏,史書記載徐光啟“於曆局測日食,用鏡二具,一在室中,一在露台。”,這也是曆史上中國天文機構首次用望遠鏡觀測日食。而且他還引進了利用觀測月食測定地理經度的先進方法。

他在《月食回奏疏》中談及:“臣等亦用窺筒眼鏡,乃得邊際分明。”可見,徐光啟使用望遠鏡觀測日月食的方法其效果極佳。

使用望遠鏡,他為中國的天文學帶來了一係列新的發現,如發現了木星的衛星,月亮環形山等,並為中國天文界引進了星等的概念。

徐光啟不僅積極引進,而且立刻帶人仿製,《新法表異》記載稱:“新法增置者曰:象限儀、百遊儀、地平儀、弩儀、天環、天球、紀限儀、渾蓋簡平儀、黃赤全儀、日星等晷諸器,或用推諸曜,或用審經緯,或用測極,或用求時,盡皆精妙。而其最巧奇則所製遠鏡,更為窺天要具。”

所以徐光啟是我國製造望遠鏡並應用於天文觀測的第一人,這個功勞將永載史冊。

此外,徐光啟還親自帶領中外專家隊伍,主持完成了明末恒星測繪工作的大業,曆局先後繪製了《見屆總星圖》《赤道南北兩總星圖》《黃道南北兩總星圖》《黃道二十分星圖》。

對這些星圖,徐光啟都嫌尺幅狹小精度不夠,最後他主持繪製了一份最完備的星表和星圖,後來稱為“徐光啟星圖”,這是我國目前所見的最早包含南極天區在內的大型全天星圖,在當時17 世紀也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星圖佳作。

 

繼任徐光啟職務的李天經指出,徐光啟前後已經譯算曆書140餘卷,製造新式儀器十幾種。對於外來的先進科學文明,徐光啟是真心點讚,虛心學習,為我國科學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

徐光啟有著比同時代人更廣闊的眼界,他不但放眼世界,而且放眼星空。他在巨人的肩膀上,一一超越了張衡、祖衝之、沈括、郭守敬等這些偉大的先輩,甚至還繼續超越了時代幾百年。他的目光,追尋時間的原點 ,他的思考,“能盡天地之道,窮宇 極宙”,他的心血之作,改變了中國人的傳統宇宙觀。

徐光啟係列前期回顧(推薦按照順序閱讀):

大明中年落魄大叔如何驚人逆襲?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學了幾何幾何用?

當官不如種紅薯?歸田遠勝陶淵明

最早的大數據分析居然是為了對付這個…

如何讓大明起死回生?你有比他更好的招嗎?

吃雞的代價如此之大? 一個輝煌的王朝因此隕落!

中國最偉大的發明不是四大發明,而是......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