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競爭力的教育對人類的素質的影響

來源: 慕容青草 2018-07-18 19:22:0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126 bytes)

競爭能促進社會進步的說法已被接受為一個天經地義的結論,尤其對於出生於21世紀的人們來說,更是一種天然的常識。相應地,培養競爭力也早已被全世界的教育界接受為一個不容爭議的教育任務。但是,培養競爭力與教育這個行業其實存在著一個被世人普遍忽略了的邏輯上的潛在矛盾之處,而這一矛盾與人類的整體素質,或者說人類與自然之間的競爭力以及更抽象地與人類社會自身的消極因素之間的競爭力的提高有關。

這是因為教育這一行業肩負著為整個人類文明造就明日之才的任務。對於這一任務本身來說,人類文明各部分之間的合作比競爭更為重要。

但是,社會的現實卻向人們提出了提高彼此之間的競爭力的要求。同時,人類社會的競爭一般不是象兩個坐在棋盤前的棋手那樣完全局限在與競爭內容相關的技藝(即棋技)之上,而是人生各種潛力背景的全方位的競爭。當培養競爭力被提高為教育的最高目標時,各教育機構就會做出相應的調整:比如相對重視所謂的“街頭聰明(street smart)”,“社會背景”,而相對看輕具體專業的質量。不僅如此,往往越是頂尖的學府可能會越是看重那些競爭力要素,以保證他們的學子畢業後能在社會上具有較大的影響力,以利於這些學府日後的發展。

我們可以做一個假想的實驗,有兩個大學A與B。大學A的教學方針是把全校的所有資源安排放在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之上;而大學B則從學生的日常生活的安排,課程設置,到與社會的聯結都以培養提高學生的社會競爭力為主要目標,甚至動用學校的力量來幫助畢業後的學生在社會上的生存競爭。可想而知,在長久的辦學曆程中,學校B比學校A更能培養出社會名流來,更容易吸引學子與家長們,也更容易得到社會的肯定與好評。如果一個國家的大學裏分成兩類,一類都是大學A那樣的,而另一類都是大學B那樣的,那麽在長久的社會競爭中,那第一類的學生很容易被第二類的學生以非專業的因素壓製下去,從而這個國家的優等中學生都會去選擇第二類大學而不是第一類大學。這如同當年的古羅馬在人文的很多方麵都落後於古希臘,但是他們有一點比古希臘強:軍事戰力。所以,古羅馬文明便取代了古希臘文明。

長此以往,這個國家的專業水平會在無形中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而且除了進行本文這樣的邏輯分析之外,是沒有任何人會感受到這種由於把培養競爭力作為教育的首要任務而對人類整體文明帶來的無形的損害的。

但另一方麵,這一問題不但無法在競爭的機製下得到克服,而且更不能通過簡單地限製學校進行培養競爭力的教育來加以克服。這一問題隻有在社會整體的一個更加合理化的環境中才能被有智慧地加以克服。

人類文明目前正處於一個是向著更加合理化的文明環境進化還是向著更加虛幻消極的社會環境發展的十字路口上,而影響人類作為一個文明體在這個十字路口的選擇的關鍵因素是主流社會的哲學。可惜的是,目前的主流專業哲學界完全沒有能力肩負起引導人類文明做出正確選擇的任務。。。。。。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