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形式的同義

來源: 慕容青草 2018-03-16 08:41:5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374 bytes)

語言中由字麵意思相反的單詞表達的相同意思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語言本身的內在機理,它也同時可以幫助我們認識語法的功能極其局限性。

比如,在英文裏,小時候學英語時課本上說,在英文裏表示否定時要說,“No, it is not.”,而表示肯定時要說,“Yes,it is.”也就是說英文中的Yes或No指的是對實際發生的事情的某種判斷。但後來在現實生活中發現,人們所說的“Yes”或“No”其實經常是對於對話者所說的內容的肯定或否定。換句話說,當有人說“那個電影不好看”時,另一個人可以用英文的“Yes”或“No”來表達對說話者的認同,至於他實際的意思完全要憑上下文甚至語調來進行判斷。

英語口語中的“can”與“can’t”說快了經常很難分清,即便是土生土長講英語的人也經常會在這一點上要求說話者重複一遍,或對他的意思進行確認。但多數情況下人們還是能理解說話者所表達的是“can”還是“can’t”,主要還是從他的上下文及語氣中判斷。

另外,雖然語法課堂上老師會說“I don’t like no chicken”是錯誤的語法,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尤其在影視劇目中,常有人用它來表達“I don’t like chicken”,而且不會引起聽眾的誤解;另一個例子是“I could care less”與“I couldn’t care less”實際上是同一個意思。

在中文裏,“甲大敗乙”與“甲大勝乙”是一個意思,“病好了”與“病沒了”以及“身體好了”是一個意思,而且這兩個例子中的相反詞表達的相同意思是穩定的,也就是說不會隨上下文而改變的。而“甲大敗於乙”和“甲大勝於乙”就是相反的意思了,“病更厲害了”與“人更厲害了”也是相反的意思。雖說這可以被解釋為習慣,但實際上細究起來可以發現其實這背後還是有著某種感覺上的不同。比如,以中文的語法,就不會將“甲大敗於乙”和“甲大勝於乙”解釋為同樣的意思,而英文中,“He was conquered by her”與“He was won by her”卻可以是同一個意思,這恐怕是因為在人們心目中的勝比敗有著更高的地位,而英文中由於有著明確的語法形式的約束,因此在這個例子中win的運用反而可以靈活些。

可見,語言的意思經常是由情景預期和感情決定而不是單一地由語法決定。。。。。。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