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海拾貝(47) 加國生活衣食住

來源: 大洋彼岸洋插隊 2017-12-16 15:27:3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6195 bytes)

47. 加國生活衣食住

 

    老百姓居家過日子,無非是衣食住行幾個方麵。前麵說過了加拿大的交通,現在絮叨一下衣食住等方麵我的所見所聞。

    西服是西方國家的主流衣裝。從我們東方的大公司都要求職員西裝革履推斷,加拿大的上班族更應該衣冠楚楚,其實際並不是這樣。西方人平常穿著都很隨便,常常是休閑服,旅遊鞋,享受無拘無束的生活。兒子在僅次於微軟的甲骨文公司上班,收入上也擠進了中產階級,但每天上下班除裝束幹淨整齊外,一般都身著便裝,並告訴我說老板在著裝上並沒有特殊要求。

    走進多倫多的大商場瀏覽服裝,除去為數不多的名牌西服之外,大量的休閑裝無論是顏色還是式樣都讓人大跌眼鏡,不是又寬又大缺乏線條美,就是顏色暗淡讓人看而遠之。經我觀察,發現加拿大的休閑裝有幾個特點:一,進口居多。在商場中,你隨便拿起一件,產地不是印度就是中國,要麽就是勞動力低廉的拉丁美洲、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本國生產的很少見。甚至整個商場中所有服裝的產地欄中都標“CHINA”(中國)的也不在少數。有時本來有添置衣服的欲望,但想到我之同胞忙忙碌碌生產的服裝漂洋過海出口加拿大,我再用外幣購買辛辛苦苦背回國內,實在有些滑稽,所以就捂緊了錢袋,節約了外匯。二,實用為上。由於種族基因和食物結構的原因,加拿大人普遍人高馬大,臃腫肥胖,所以他們的服裝不考慮線條美,不講究顏色搭配,從實用著眼,上衣一味寬鬆,褲子一律低襠,渾身上下空閑的地方盡可能加上兜袋。這些年,國內的服裝設計也努力向西方靠攏,尤其是年輕人以穿低襠褲為時髦,妙齡女郎為追求性感而不惜上露乳溝下露股溝。但西方人是因為肚皮太大褲子實在難以高攀而不得已穿低襠褲,東方人基本沒有這個毛病也盲目跟著學,是否有東施效顰之嫌?

    也不能說加拿大人都逃脫了西裝的“束縛”。一個平常的周日,我們夫妻倆沒目標地閑逛時進入了當地的教堂,是基督教堂還是天主教堂我倆都分不清楚。見是黑頭發黃皮膚的客人,彬彬有禮的管理人員友好熱情,領著我們前前後後上上下下地參觀了教堂的設施,安排我們落座在大廳中目睹了禮拜的全過程。雖有語言障礙,交流不多,但虔誠的教徒們一個個西裝革履、正襟危坐的氣質讓我愛人讚歎不絕。後來,關於西方人的著裝習慣問題我專門和早年畢業於廣州師範大學的一位老資格移民探討究竟,他不無調侃地說,這些人上教堂是去朝覲“天父”,見父親怎能不收拾打扮呢!看起來他們在認為必要時還是要穿西裝的。

    我國把飲食稱為一種文化,追求色香味俱全,動輒爆炒,愛吃熟食,而忽視了營養在食品中的重要位置。西方人的飲食習慣和我們大相徑庭,他們的飲食不知道能不能稱為文化,但普遍喜愛生餐,喜歡甜食。即便是加熱的食品,也把保持營養放在首位,而不惜半生不熟,很有些茹毛飲血的味道。他們上桌的牛排,用刀切開後,暗紅色的血絲清晰可見,不說讓人一看見就倒胃口,就如何嚼碎下肚,就讓我們東方客非常作難。所以,隻要見是東方客人,接待就一定會問你要幾成熟,這幾乎成了一條規矩。拿鮮脆的生菜來說,它的主要特點是脆,生吃熟食均可。可我們生吃的少,熟食的多,因為炒熟的生菜照樣脆嫩可口。加拿大人就不一樣,他們將菜洗淨,蘸著沙拉,大快朵頤。還有西紅柿、蘿卜、黃瓜,甚至像西蘭花一類的蔬菜,我親眼目睹他們配著奶油,吃起來津津有味。多吃生菜對減肥有一定效果,但為什麽他們仍舊瘦不下來呢,很可能與他們愛吃甜食有關係。加拿大人常吃的甜食,甜度非常高,高到無法想象的程度,像直徑三厘米的象棋子一樣的圓形點心,我這樣一個胃口從來不出問題的人吃第一個感覺是甜的,再吃第二個胃就提出“強烈意見”,如果強著吃第三個,很可能連前兩個都會一塊吐出來。原先,我以為是自己的消化係統出了問題,吃過幾次之後,我才知道應該把我國的俗語“糖甜不如蜜”加一個後綴,那就是“蜜甜不如加拿大甜點”。

    到了周日,兒子經常領我們一家人上街“開齋”。意大利的匹薩、空心粉、印度的咖喱飯、越南的米粉、墨西哥的怪味粥,還有很多叫不上名堂的以及說不清地域的中外食品,兒子、媳婦都愛一一品嚐。而我們“老家夥”卻沒這口福,隻會到有名的“半畝園”中餐廳去點菜、吃麵。像兒子、媳婦等年輕一代能夠接受西餐一樣,那些大腹便便的當地人也經常光顧中餐飯店,圍著餐桌上五顏六色的餃子、小巧玲瓏的饅頭、細如發絲的麵條、香氣四溢的炒菜等一飽口福。

    說到食品,不能不說加拿大小麥超乎尋常的品質。在多倫多居住期間,為了讓兒子、媳婦吃到家鄉的手工麵,我們多次買回當地麵粉自己加工。每逢這時,深受擀麵之苦的愛人都會邀我擔當“苦力”。我磨拳擦掌,雙臂用力,麵團在擀麵杖的擠壓下緩慢地舒展著身子。但如果雙手一鬆,麵團則在你驚奇的目光中迅速回撤,讓剛才辛辛苦苦的勞動效果幾乎損失殆盡。加拿大麵粉的“筋道”勁兒,確實讓人始料不及。

    這幾天,我國四川省汶川縣突發裏氏8.0級強烈地震。在媒體公布的照片裏,災區山體坍塌,河流受阻,路陷橋斷,樓倒房歪,滿目狼藉;災民或死傷,或失蹤,或無家可歸,一副副淒慘的模樣,觸目驚心。麵對大自然的挑戰,上至黨的總書記胡錦濤、國家總理溫家寶,下至普通老百姓,人人動員,個個出力,抗震救災,眾誌成城。

    此情此景,讓我想到了防震的課題:如果那些終生研究地震的資深專家們能像天氣預報一樣提前發出警告,何至於當地群眾措手不及,國家上下緊急動員?換一個角度,如果那些終生研究建築的資深院士們能夠讓老百姓的住處經得起地震的慘烈考驗,何至於生靈塗炭,人民財產損失無數?

    想起這些,不得不說說我所見到的多倫多的民居——木質、環保、舒適、抗震的小別墅。

    作為加拿大的第一大都市多倫多,不乏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摩天大樓,但那多是市政公共設施,也有少部分是收入較低者居住的酒店式公寓,絕大部分民居都是木結構房屋。

    走進多倫多民居的開發新區,在大型建築機械的隆隆聲中,在建築工人辛勤的汗水裏,一座座漢白玉般的準別墅比肩而立。說其像白色璞玉,是因為這些尚未完工的建築除地基是穩固的鋼筋混凝土以外,地上部分全是實木:木質的承重立柱,木質的樓梯,木質的牆壁,木梁木檁木房頂,從裏到外,從上到下,全部是加工過的方方正正白淨淨的實木,遠遠望去,如玉似雪。內部建築全部完工以後,外牆貼上不同顏色的空心磚,房頂覆蓋古樸莊重的瀝青瓦,一座座典雅的小洋樓才“待字閨中”。這樣的建築,隻要天不塌地不陷,僅地震時晃上幾下,絕不會房倒屋塌,舉國震驚。

 

憶海拾貝(47)  加國生活衣食住 - baijizhou19520101 - baijizhou19520101的博客
兒子小區中正在施工的民居
 
憶海拾貝(47)  加國生活衣食住 - baijizhou19520101 - baijizhou19520101的博客
                                多倫多民居建築的牆體結構                                                                         

 

   與加拿大建築的獨到抗震性能相反的是,多倫多居民的安全防範意識實在不怎麽樣。在臨近美國底特律的黎明屯打工時,我們和房東一塊住的臨街老房子已經有百年的曆史,房門變形,樓梯傾斜,走上去顫顫悠悠,但房東至今沒有把翻修納入議事日程。走遍大多倫多地區,大到政府機關、大、中、小學,小到私人住宅,都沒有拒人於門外的院牆,更不見窗戶上有橫七豎八的防盜網。尤其是獨居郊外森林中或湖水邊的人家,頂多在正門口設置兩個象征性的立柱,上掛方便郵政的門牌號,頂置夜間添色的裝飾燈,告訴不速之客這是私人領地,閑人莫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