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訪法國(結束篇):再訪聖米歇爾山--日出、街巷、大教堂、修道院

來源: 廣陵曉陽 2018-03-22 10:27:4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7079 bytes)



音樂:《French Provincial》


1:日出

此行重訪聖米歇爾山的主要目標包括觀賞其日出和日落。第一天黃昏,我們非常開心欣賞到絢麗的日落(《三訪法國(14):再訪聖米歇爾山--踏沙、漲潮、落日、美食》)。吃完晚飯,在聖米歇爾山、庫埃農河及其水壩附近晃悠了一會兒,我們回到旅館。為了第二天早起觀賞日出,我們比平時提前上床休息;並且根據網上第二天日出的時間預報,我們用手機預置了晨起“鬧鈴”。然而,由於幾十年來先生奉行在旅途中每到之處必留情的原則,早上床,並不代表能早睡覺。第二天清晨5點半左右,“鬧鈴”聲成功地將先生鬧醒;繼而他將我從熟睡中喚醒。睡得香甜的我稀裏糊塗地被鬧醒,並在朦朧中被告知早起看日出時,我翻了個身,拒絕起床,繼續睡覺。隱約中聽到先生嘟囔了一句:“你不起來,我也不去了。”沒想到兩人的回籠覺睡到8點半左右才醒。就這樣,我們遺憾地與聖米歇爾山的日出擦肩而過。也許為了彌補這個遺憾,我們將來再一次訪聖米歇爾山:-)))。

照片1-2:從網上下載的兩張聖米歇爾山日出照片(在此特別感謝起早拍攝這些日出美景並上傳到網上與眾人分享的攝影者們;衷心佩服為拍攝美景起早摸黑、餐風露宿的攝影愛好者們,謝謝他們)。





照片3:等我們醒來吃完早餐離開旅館時已經是上午1O點鍾左右,太陽早就出來並升上了天空,陽光燦爛熱烈。我們沒有乘免費擺渡車,而是從旅館步行前往相距一公裏左右的聖米歇爾山,沿途風景好美。我順手用手機拍攝了一張聖米歇爾山海灣庫埃農河水壩的照片,並隨即在手機上整理,被先生從背後拍攝成為“走路玩手機”的證據:-(((。



照片4:拯救治理聖米歇爾山第一階段工程期間新建的庫埃農河水壩。千百年來,潮水的起落給聖米歇爾山帶來了“孤島仙山”夢幻般的景觀;但同時也帶來了隱憂,海灣沙地上留下了退潮時的大量沉積物。另外,早期修建的拉卡塞爾納水壩破壞了潮水漲落的自然規律,加重了流沙和淤泥的沉積。據有關專家們預測,如不釆取緊急措施,世界遺產聖米歇爾山將在2042年被沉積物完全掩埋。經多方論證後,由歐盟、法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資,於2006年6月啟動了拯救治理聖米歇爾山的浩大工程,新建的庫埃農河水壩取代了早期建的拉卡塞爾納水壩。




2:小街小巷

照片5:世界遺產法國著名古跡和宗教聖地聖米歇爾山。聖米歇爾山的原名為通布山(Mont Tombe)。據傳說,公元708年,大天使米歇爾三次托夢示意阿夫朗什主教奧貝(Aubert)在一個岩石小島上建築教堂。奧貝根據大天使的預示,派信使到通布山岩石島上最高處建築了一座教堂。奧貝將此教堂奉獻給大天使米歇爾,故通布山被改稱為聖米歇爾山。此後,增建聖米歇爾修道院;經過8個世紀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修道院於16世紀才完工;又經過幾百年滄桑,修道院成為如今模樣,依然傲然挺立。雨果曾形容聖米歇爾山對法國如同大金字塔對埃及一樣重要。



照片6:進入聖米歇爾山的山門(注:聖米歇爾山不收費,參觀山上最高處修道院需要門票) 。



照片7:進入山門後,立即可見狹窄的主街Grande Rue。



照片8-9:從主街向山上延伸的更加狹窄的小巷。





照片10:從半山腰山道上俯瞰主街Grande Rue。



照片11-13:依據上上下下山勢而建的房屋,方寸之地的聖米歇爾山有60多座法國政府認定的古建築。







照片14-15:騎士貝特蘭·杜蓋斯克蘭的曆史故居(le Logies Tiphane Demeure de Bertrand Duguesclin)和曆史博物館(Musée Historique)。聖米歇爾山共有四座博物館:騎士貝特蘭·杜蓋斯克蘭的曆史故居是一座14世紀的古宅,向世人展示了這位中世紀時期法國陸軍統帥的住所以及他的占星師妻子的占星屋;曆史博物館展示聖米歇爾山的建造曆史,館內收藏繪畫、雕塑、鍾表、武器等豐富的文物;海事博物館(Musée Maritime)收藏了250艘軍艦、漁船、商船、遊船的古模型,展示了海灣當地人民從中世紀至今的生活模式;曆史劇場(Archéoscope)則通過多媒體技術的藝術表演向觀眾展示聖米歇爾山修道院這座神聖信仰殿堂的誕生。 因為曾經探訪過這些博物館,此行就忽略而過。





照片16:精致的Saint Pierre教堂。



照片17-18:聖米歇爾山陵園及第二次世界大戰英雄記念碑。1944年6月,盟軍開始了解放法國登陸諾曼底之戰,聖米歇爾山修道院的修道士們得知駐守諾曼底的德軍計劃炸毀修道院;修道士們不懼危險組織了守護修道院小組,表示即使犧牲生命也不能使德軍的計劃得逞,他們做到了。默默地站在二戰英雄紀念碑前,我想起了曾經讀到過的曆史上聖米歇爾山修道院另一次令法國人特別驕傲的事件。在英法百年戰爭期間的1346年春天,英國軍隊進攻諾曼底,法國騎士團潰敗,其中100多名法國騎士躲避到聖米歇爾山修道院裏。修道士們勇敢地與騎士們並肩作戰,利用修道院堅固的建築、圍牆、以及自然漲潮(淹沒通往陸地的海灘,每次隻需堅守半天),抵禦了英軍的輪番進攻。在那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聖米歇爾山是諾曼底地區唯一沒有被英軍占領的城鎮鄉村。






3:千年大教堂和修道院

聖米歇爾山是法國著名的古跡和宗教聖地, 雨果曾形容聖米歇爾山對法國如同大金字塔對埃及一樣重要。而山頂上的大教堂/修道院是聖米歇爾山的精華。經過一千多年來的建造、耗損、修複、和擴展,聖米歇爾大教堂/修道院等建築群聚集了古羅馬式、哥特式、文藝複興式、新古典主義式等風格的建築藝術瑰寶。

照片19-20:通往山頂聖米歇爾大教堂/修道院的盤旋山路。山路很容易爬,因為聖米歇爾山高度僅88米左右。





照片21:通往山頂聖米歇爾大教堂/修道院人口山路的左下方可見曆史劇場。



照片22:購買參觀門票進入由聖米歇爾大教堂/修道院等六座建築物組成的建築群,需陸續登一段段台階參觀不同的建築。



照片23:其中一個建築內陳設了一千多年來聖米歇爾山發展和變化的模型。看著這些模型,我難以想象一千多年前,人們是如何將建築材料運過潮漲潮落的海沙灘,再將這些建築材料一步步拉上山頂;同時,我回想起上次參觀時欣賞到的多座獨具匠心、巧奪天工的建築。先生和我都深深地敬佩那一代又一代的修道士、建築師、工匠。。。。。。



照片24:山頂聖米歇爾大教堂/修道院的一側。



照片25:聖米歇爾大教堂的經典門麵以及聳立在教堂鍾樓頂端的大天使米歇爾金像。從大教堂門前的寬闊平台上能看見波瀾壯闊浩瀚的大西洋。先生拍攝了我背向大海,他好奇地問我仰頭那麽久目不轉睛地看什麽?



照片26:在我的提示下,先生也看到了藍天下那幅景象:大天使米歇爾手持利劍直指蒼穹,展翅欲飛,兩側翅膀上各棲息著一隻海鳥。。。聖米歇爾山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天主教徒朝聖者,尤其在在諾曼底的教徒們眼中,大天使米歇爾庇佑著諾曼底大地。



照片27-28:聖米歇爾大教堂內空曠恢弘的大殿和裝飾簡樸的祭壇。在聖米歇爾大教堂和修道院的曆史上主要由天主教本篤會(Benedictine)的修道士們在此修行,而天主教本篤會信徒們崇尚靜思冥想、嚴苛簡樸的苦行僧生活,因此,他們建立的宗教建築和留下的曆史古跡基本上都保持樸實無華的格調,很少有精麗輝煌的裝飾。





照片29:聖米歇爾大教堂內哥特式建築風格的唱詩台及穹隆。



照片30:聖米歇爾大教堂內耳堂一側的“四位傳福音者(les quatre evangelistes)” 浮雕。



照片31:離開大教堂,步入修道院,很快可見修道院內著名的回廊。回廊被二層花崗岩石柱支撐,廊柱排列錯落有致,柱頭有精致的花雕。。。,是中世紀建築藝術的精品。如此精美、寬闊、靜謐的回廊庭院布局,給人以遠離塵世之感;我再次被古代建築師和工匠們傑出的設計技巧與藝術絕技而折佩。(注:此照片從網絡上下載;我們此行,有一部分回廊被遮掩修理;另外,我們拍攝的回廊照片沒有一張能像這張照片完整。感謝這張照片的拍攝者。)



照片32:修道士們的膳室(飯廳)。曆史上,最多的時候曾經有上百名修道士們在聖米歇爾山修道;聖米歇爾修道院也是收留貧窮朝聖者的地方,為他們提供了食住;在法國大革命期間,修道院也曾經作過監獄,一些著名人物曾囚禁於此。



照片33:離開飯廳,拾階而上,見到這幅巨大浮雕,描述著大天使米歇爾第三次托夢時用手指戳主教奧貝腦門的著名傳說:公元708年,大天使聖米歇爾三次托夢給主教奧貝示意他在一個岩石小島上建築教堂;起初,主教奧貝不以為然,以為隻是夢而已;第三次托夢時,大天使不耐煩了,生氣地在奧貝的腦門上用手指戳了個凹陷;醒來後,奧貝摸到腦門上的凹陷,相信了。



照片34:修道院裏的小教堂、地下室棺柩、祈禱間。。。



照片35:修道院一座建築內的大轉輪起重機,在修道院被作為監獄使用期間安裝,為囚犯提供物資。根據相關介紹,囚犯們用人力轉動這個大輪,將物品用纜繩從山下拉上山頂;這不禁使我再次想起雨果名著《悲慘世界》裏冉阿讓和其他囚徒們做的類似苦力。



照片36-38:聖米歇爾山頂上有聖米歇爾大教堂、修道院等6座建築組成的建築群,各建築之間或有內道相通,或有小巷相連,加上各座建築內的廳堂、走廊,台階,尤如迷宮。







照片39-40:修道院內的騎士大廳。沿著山頂建築群參觀線路結束後,先生和我意猶未盡,逆向返回,又參觀了一遍修道院和大教堂。






4:告別

照片41:出了山頂大教堂和修道院,先生和我沿著盤山石路和台階回到主街Grande Rue;即將出聖米歇爾山的山門時,看到了幾位防恐法國警察,我們都感慨這次法國行與前兩次在安全防衛方麵的明顯不同。自從9.11以及法國、英國等歐洲國家成為恐怖襲擊的重災區,歐洲主要旅遊景點成了重要安全保護對象。



照片42:回望聖米歇爾山,我感受到力量和希望:一千多年來,任世界政治風雲變幻,潮漲潮落,山頂上曆盡滄桑的聖米歇爾大教堂和修道院憑海臨風,傲然挺立。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