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弢:忘不了在北外的時光(二)

來源: 驚濤駭浪 2019-04-07 11:24:2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7653 bytes)

金 弢:忘不了在北外的時光(二)

                 供給製:

我們 77 級入學進了北外,學生食堂實行的是 “供給製”。北外的學生食堂都兩個,對著圖書館的那個是英語係和東歐語係的,剩下的係就在大禮堂下麵的那個食堂。挨著這個食堂拐個彎兒就是教工食堂,我們學生跟它無緣。

所謂的 “供給製” 就是學生用餐時用的不是飯菜票,而是餐券,每張餐券兒上印好了年、月、日,早中晚餐,吃飯時,把當時那頓的票子一給,每人得到一份夥食。至於吃什麽飯有什麽菜,均由食堂決定;原則上,給什麽吃什麽。

那時候,學校實行助學金製,家庭人均收入在 30 元以下的,學校都發助學金。想申請助學金的同學,必須向係裏遞交一張由父母單位出具的父母工資收入及家庭成員的證明。經濟條件不達標者才能享受助學金。那時候,大學老師的工資每月也就在 50 至 60 之間,普通工人的收入一般都不到 40 元,加上那時又是一個多子女家庭的年代,家裏 5  、6個孩子不算多,因為趕上了 “抗美援朝" 戰爭,國家提倡多生多育,誰家母親生了十個孩子就是 ”光榮媽媽“,家裏可以得到額外肉票、糖票、雞蛋票。所以學生家裏的人均收入一般都在三十元以下。我們慢班的兩個班隻有兩個同學沒有資格享受助學金,一個是來自遼寧的同學,據說他爸是省委幹部,還有一個的家長是中央委員,他有小時候周總理抱著的照片。我之所以對這種情況了如指掌,因為每月去財務科為全班同學領發餐券是班幹部的事。

助學金每人每月 20 元,其中 18 元作為夥食費由學校財務部門直接劃賬,也就是說這錢我們學生是見不著的,是名目錢。拿助學金的學生不允許把夥食費取走,不允許實行夥食自理,必須在學校用餐,就是不拿助學金的,也強製繳納 18 元的夥食費,跟其他同學一同吃食堂飯,那時強調的是:”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剩下的 2 塊錢是每月的零花錢,發到每個人的手裏。每到月初發零花錢時,同學們都會很興奮,大家有一種小時候到了過年拿壓歲錢的感覺。發完錢,大家一下子覺得自己變得很富有。

我們 77 的 同學除了極個別的,大多都是曆屆生,也就是說,我們不是從學校到學校的考生,象我自己,考上大學之前已做過一年的小工,當過三年的知青,在經濟上已經獨立過,已習慣了自食其力、自力更生的生活。即使到了大學,沒有了收入,但已經不再好意思回頭向家裏伸手要錢了,所以對我們來說,每個月的 2 元零花錢至關重要,因為除了吃飯,學生日常生活所有的開銷都指望著這 2 塊錢。發錢時大家的興奮,就情有可原了。

因文革的十年浩劫,國民經濟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國家雖然非常的貧困,但很多福利項目依然存在。學生讀書用功,近視程度每年加深,係裏可以每年給學生免費配一副眼鏡,我的近視眼讀本科時基本上每年增加 100 度,四年配了四副眼鏡;盡管那時國家與個人錢都不多,但係裏對學生的生活還是關懷備至的。記得那時係裏管我們生活的老師姓崔,大家喜歡叫她小崔老師,因為她的個子還不到 1 米 50,50 來歲,把我們管得很細,很讓我們感動。我們剛到北外還不會德語,大家老用英語說她 very kind。

記得我們外地學生到北京的那天,我是夜裏十點的火車到的北京,北外在火車站廣場設了一個新生接待站,學校的一輛大轎車等著我們。到學校都快半夜一點了,因為校車要等齊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學才能發車,碰上有誰的火車晚點就會等,不能讓任何一個同學拉下。去學校時,校車走的是長安街,靜靜而寬闊的長安街上幾乎沒有行人。我們外地學生都是第一次來到北京,當校車開到天安門城樓時,好多同學都哭了,都流下了激動的熱淚,這就是偉大祖國的心髒、這就是我們心中向往已久的首都 !

校園裏盡管很黑,但看得出來,校園收拾得很幹淨。車首先停在了靠近學校大門的 5 號樓前,是男生宿舍樓,先讓男同學下車。下車前我從窗玻璃看到宿舍樓的牆角掃得幹幹淨淨,沒有一點雜草的痕跡。雖然半夜三更,但係裏管生活的老師一直等著。一個房間住四個學生,兩位來自遼寧的同學前一天已經到達,我跟一個福州的同學剛到。聽說我們是從南方來的,生活老師馬上檢查我們的棉被和大衣,說都太薄,得絮棉加厚。我們說沒事的,我們都是這樣過的冬。老師說北京的氣候不像南方,冬天到了夜裏會零下20 多度。真把我們嚇了一跳。第二天,學院後勤組的老師把棉被和大衣都拿去加了厚。

除了法定的眼鏡費,到了換季的時候,經濟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向係裏申請衣服費,特別是南方的學生到了入冬得加冬衣。但是很少有同學提出這種申請,因為大家都已經習慣了艱苦奮鬥的生活作風,衣服破了補一補繼續穿,在校時,我就穿過打過補丁的鬆緊鞋。碰上到了假期因沒有錢買火車票,外地的同學暑假一般都留在學校自學。如實在有困難,而且已經較長時間沒回家了,可以向係裏申請火車票補貼。那年頭雖然物質匱乏,但大家拿自己的過去比,都覺得已生活得很好了。我插隊時,時常連飯都吃不飽,到了青黃不接時,沒菜吃,吃過南瓜葉子番薯藤。到了大學,雖然吃得差,沒有大魚大肉的,但起碼能吃飽。更主要的是有了學習的機會,這是最大的精神享受。

我們的夥食第一年實行了供給製後,第二年改成了配給製。由於文革結束,生產上去了,經濟有所好轉,在夥食的配備上多了一點細糧。菜券不變,每頓還是每人一張,食堂給什麽就吃什麽,但是飯票分成了粗細糧。米票和麵票屬細糧,糧票屬粗糧票。米票可以買麵食和粗糧如窩窩頭,麵票隻能買粗糧而不能買米飯,米票則什麽糧食都可以買。對我們來自南方的同學,一般糧票都用不完,吃玉米麵還是很難習慣,我們吃了一輩子的米飯,別說窩窩頭,麵食中除了餃子和麵條,連包子和饅頭都吃不慣。我往往是吃饅頭才二兩,吃打鹵麵,八兩。

上午有四節課。平常上完第四節課大家慢悠悠地走去食堂吃飯,然而一到了吃餃子那天,有的同學會跑得特別快,一開始我們不明白有什麽好搶的,後來才聽說了北方人吃麵食講究的是頭鍋餃子二鍋麵,讓我們南方同學長了見識。也有個別的同學聰明過人,那還是實行供給製的時候,趕上了吃餃子,一頓的量嫌吃不夠,就拿第二天中午的餐券去冒混,拿回第二盆時大家都覺得奇怪,他便泄露天機。同桌的大家覺得這種不義之財應該共產,瞬間搶得一空。我看那同學這種壞事兒也沒幹第二回。

那時候,普通居民每月糧票是 24 斤,中學生 28 斤,我們大學生是 34 斤,其中米票 10 斤,麵票和糧票各 12 斤。女生胃口小一般都吃不完。前幾天有校友女生開我的玩笑說女生給我們男生塞紙條,其實那個時候沒必要塞紙條,塞米票麵票就行了,這種效果往往要超過紙條,會更讓男生感到溫馨。如果一個女生對哪個男生有好感,以關心他的生活為由,資助他一點糧票也是名正言順,如果男生對這女生也有意,那就皆大歡喜了。萬一不然,也不丟臉麵,無傷大雅,同學間的互相幫助也是理所應當。

用不完的的粗糧票並不會被浪費。男生中很快有人發現了它的用途,可以到學校門口的農民地攤兒那裏換瓜子兒,每到學校大操場放電影時,換他 5 斤 8 斤糧票的葵花籽兒,邊嗑邊看電影,那是絕對的超級享受,是一次物質生活的改善。女生臉皮薄,一般都不好意思去幹這種交易。有女生給男生塞了糧票,作為回報男生可以送女生葵花籽,這樣一來二往的不就也多了一個搞對象的契機?那個時候借書看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借書一則冠冕堂皇,還有還書時可以把要說的心裏話都留進了書裏。( 未完待續)

2019年婦女節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