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查詢

輸入關鍵詞:   按標題:   按作者:   隱藏跟帖:  
備份檔案: 當前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頁次:1/1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125, 共25  分頁:  [1]
    #跟帖#  這種事本來很難查,隻能估算。以四萬萬人口八年抗戰的慘烈和兵亂引起的失序,遷徙和饑饉,非正常死亡才十分之一?恐怕隻多不少。 [幾曾回首] - tatama(0 bytes ) 2023-12-08
    #跟帖#  亞裔和非裔有共同的反歧視利益,但不必妥協 law and order 上的利益。亞裔要積極參政,而參政就要為各族裔的平等融洽相處 [幾曾回首] - tatama(194 bytes ) 2021-04-03
    #跟帖#  蔣能允許將逝之人恣意揮灑,一吐為快,還是有傳統文化的厚道,這點比土共做的強。土共就是太注重宣傳。 [幾曾回首] - tatama(0 bytes ) 2021-04-03
    #跟帖#  對,唐破風是在日本遊曆時留下的最深的印象,還有千木,讓人想起江戶時代,美人的燈籠鬢黃楊木釵。 [幾曾回首] - tatama(0 bytes ) 2021-02-19
    #跟帖#  有意思的故事,有價值的記錄。 [幾曾回首] - tatama(0 bytes ) 2021-02-13
    #跟帖#  寫的太好了! [幾曾回首] - tatama(0 bytes ) 2021-01-03
    #跟帖#  九十歲的人了還在真心思考人生和主義,已經是人生贏家了,RIP。 [幾曾回首] - tatama(0 bytes ) 2020-12-14
    #跟帖#  所謂道德標準是要人執行的,你以為從古至今有一個人會“埋兒奉母”嗎? [幾曾回首] - tatama(0 bytes ) 2020-11-21
    #跟帖#  也許是,但是“埋兒奉母”在現實中是沒有人會去做的,因為那不符合經濟利益。 [幾曾回首] - tatama(0 bytes ) 2020-11-21
    #跟帖#  遠古之人,禽思而獸行,古代道德故事是為了化獸為人,難免猛藥苦口。比如埋兒奉母可能是對深山棄母陋習的一種反製。 [幾曾回首] - tatama(173 bytes ) 2020-11-19
    #跟帖#  我則為作者的數學點讚。 [幾曾回首] - tatama(0 bytes ) 2020-10-25
    #跟帖#  滿口仕途經濟混賬話!如果曹公在,也早和你生分了 ;-p [幾曾回首] - tatama(0 bytes ) 2020-10-25
    #跟帖#  ??中國人真正的毛病是不究物理,不重邏輯,整天跟風做一些形而上,大而無當,象征主義的清談,就是扯淡。作者恰是典型的中國文人思維。 [幾曾回首] - tatama(0 bytes ) 2020-10-08
    #跟帖#  牆者“強”也!強到逮不到敵人決戰的程度才會修牆,懂了吧?弱者是苟僻也守不住的,失了國,反怪強者修的牆不靈驗,魂淡邏輯也。 [幾曾回首] - tatama(0 bytes ) 2020-10-08
    #跟帖#  不錯,土共執政合法性來源,唯此兩端:一是聚沙成石,二是壘石成塔。至於美不美觀,是否精巧,另論。 [幾曾回首] - tatama(0 bytes ) 2020-08-24
    #跟帖#  對你保持威嚴說明下麵還有用場,無以複加的親熱那就是希望你拚死一搏啦。 [幾曾回首] - tatama(0 bytes ) 2019-12-18
    #跟帖#  對你保持威嚴說明下麵還有用場,無以複加的親熱那就是希望你拚死一搏啦。 [幾曾回首] - tatama(0 bytes ) 2019-12-18
    #跟帖#  那時候道德標準不一樣的,沒有聖母婊。殺仇必須斬草除根, [幾曾回首] - tatama(182 bytes ) 2019-12-18
    #跟帖#  沒錯,那時候道德標準不一樣的,沒有聖母婊。 [幾曾回首] - tatama(272 bytes ) 2019-12-18
    #跟帖#  長城的本質是個軍事預警信息係統,所以才風光無限,所以當代才成為巨大的旅遊資源。批判長城的人都是想當然,沒認識到長城的本質。 [幾曾回首] - tatama(0 bytes ) 2019-10-26
    #跟帖#  這個語言學裏叫詞意變遷,比如你路上看見汽車就不能抬杠說你為什麽上“馬路”? [幾曾回首] - tatama(0 bytes ) 2019-10-21
    #跟帖#  “圖朝鮮,窺視中華,此乃臣之素誌。” 這是織田信長說的?有證據嗎? [幾曾回首] - tatama(0 bytes ) 2019-10-11
    #跟帖#  “已之所欲,也不必要施於人哦!” - 這完全是用偷換概念偷竊古人的牙慧。 [幾曾回首] - tatama(0 bytes ) 2019-06-09
    #跟帖#  我確信你也沒說過我的一句壞話,至少到現在為止。 [幾曾回首] - tatama(0 bytes ) 2019-05-05
    #跟帖#  木蘭出自河之南江之北務農的胡化漢人家庭,北上與長城外的胡人作戰。 [幾曾回首] - tatama(0 bytes ) 2019-03-10
頁次:1/1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125, 共25  分頁:  [1]
備份檔案: 當前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輸入關鍵詞:   按標題:   按作者:   隱藏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