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查詢

輸入關鍵詞:   按標題:   按作者:   隱藏跟帖:  
備份檔案: 當前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頁次:1/1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139, 共39  分頁:  [1]
    #跟帖#  魯迅如果不是早去世,能活到49後,那麽打倒的就不會是胡風,而是魯迅啦。 [幾曾回首] - 遠遊人(0 bytes ) 2021-08-25
    #跟帖#  一九七六年天安門城樓上的大橫幅從“偉大的光榮的正確的XXXXX萬歲”改為“偉大的XXXXX萬歲”至今,鄧拓之死以及許多其他人的死 [幾曾回首] - 遠遊人(68 bytes ) 2021-05-18
    #跟帖#  關於這方麵的最早寫出來的應該是79年出過的學生會刊物《這一代》。裏麵有一篇文章用報告文學的方式寫了一個被處死的犯人將被取走眼角膜 [幾曾回首] - 遠遊人(0 bytes ) 2021-04-24
    #跟帖#  對呀,您這期應該是046。 [幾曾回首] - 遠遊人(0 bytes ) 2021-04-16
    #跟帖#  其實中國跟”黨“是早就有緣的。論語是在2000年前就告知黨的組成和目的;明末有一般子人專們聯係朝中權勢,評論天下,人們稱他們為東 [幾曾回首] - 遠遊人(56 bytes ) 2021-04-13
    #跟帖#  毛是一個偉大的人物。偉大,是指他對中國的貢獻,是指他的成就,是指他克服的艱難險阻。在中華曆史的長河裏,毛完全可以比之 [幾曾回首] - 遠遊人(916 bytes ) 2021-04-12
    #跟帖#  即使這個回憶錄是吳的女兒搞的,內容不像是亂編的,至少是吳在家裏說過的。象“羅瑞卿曾經命令殺死三軍團的一些重傷員”,然後傳到誰誰的 [幾曾回首] - 遠遊人(876 bytes ) 2021-04-07
    #跟帖#  嘿呀,73年退伍返寧,信筆先生原來是南京人;68年二月底參軍,應該是老三屆?八十年代畢業又回寧,那是七七或者七八屆; 就 [幾曾回首] - 遠遊人(119 bytes ) 2021-04-05
    #跟帖#  這個行當裏天地廣闊!讚! [幾曾回首] - 遠遊人(0 bytes ) 2021-03-16
    #跟帖#  弱弱地問一句:您是想說 ”一句頂一萬句“ ? [幾曾回首] - 遠遊人(0 bytes ) 2021-03-14
    #跟帖#  全文的精華在最後一段,那就是 —— 還是陳雲最會吃 ——! [幾曾回首] - 遠遊人(0 bytes ) 2021-03-14
    #跟帖#  私德好,是做人的本錢。在動蕩的年代裏,在政治的漩渦中,有私德的人的確是常常被政治鬥爭利益交換所埋沒折戟。在七十年代天 [幾曾回首] - 遠遊人(333 bytes ) 2021-03-13
    #跟帖#  做個提綱,倒也勾畫出了那些年的大致線條;作為曆史,實在模糊了南大的特色。還是來源於官方網站,隻能算個應景的啦。 [幾曾回首] - 遠遊人(0 bytes ) 2021-03-13
    #跟帖#  改革開放以來,從最初的文學開放到如今的雪堂學術成就展,也算是這一代人的機遇啦。 [幾曾回首] - 遠遊人(0 bytes ) 2021-03-12
    #跟帖#  各位言語粗魯了! [幾曾回首] - 遠遊人(0 bytes ) 2021-03-12
    #跟帖#  說得好! [幾曾回首] - 遠遊人(0 bytes ) 2021-03-10
    #跟帖#  北漂淺規則眼花繚亂。 [幾曾回首] - 遠遊人(0 bytes ) 2021-03-10
    #跟帖#  所以與其說人生是個地獄,不如說人生是個舞台。舞台上的靚麗實際也就是個裝扮;舞台上的成就,離不開台下的流汗;如今的舞台更是複雜,北 [幾曾回首] - 遠遊人(557 bytes ) 2021-03-10
    #跟帖#  文章中的這張照片第一次見到。謝謝轉發。 [幾曾回首] - 遠遊人(0 bytes ) 2021-03-09
    #跟帖#  你是在說人之初,性本善,入世即始惡;入世即深,惡溢重;大成者,惡貫滿盈啦? [幾曾回首] - 遠遊人(0 bytes ) 2021-03-08
    #跟帖#  對外國人的開放,禁絕;再開放,再禁絕,變化反複以至於今。其間比較起來,似乎民國期間是最穩定的。是社會對封建思念的反映嗎?! [幾曾回首] - 遠遊人(0 bytes ) 2021-03-08
    #跟帖#  妻妾成群? [幾曾回首] - 遠遊人(0 bytes ) 2021-03-08
    #跟帖#  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糧食減產是事實,更由於浮誇,把農民的口糧交了國家,過後又耽誤了救災,造成大量人口死亡。我曾 [幾曾回首] - 遠遊人(752 bytes ) 2021-03-08
    #跟帖#  三年自然災害時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產量減少是事實,更是由於浮誇,把老百姓的口糧都交了國家,開春後又耽誤了救災,造成大量人口死亡。 [幾曾回首] - 遠遊人(752 bytes ) 2021-03-08
    #跟帖#  蘇浙作家特有的細膩在蘇童的手裏做到了極致。 [幾曾回首] - 遠遊人(0 bytes ) 2021-03-08
    #跟帖#  其實是不必假設的,直接來個故事新編,不定能流芳下去的呢。 [幾曾回首] - 遠遊人(0 bytes ) 2021-03-07
    #跟帖#  波爾布特被推翻了,這是事實。越南老百姓也沒有對解放軍攜壺提漿,感恩戴德。 [幾曾回首] - 遠遊人(0 bytes ) 2021-03-07
    #跟帖#  這個倒是八九不離十的喲!49年以後的劃階級成分,反右,以及夾邊溝都可以是背書呢。 [幾曾回首] - 遠遊人(0 bytes ) 2021-03-06
    #跟帖#  風洞試驗僅僅是航天工業的一個部分,航天工業能不能上去,或者說國家工業能不能上去,不隻是靠踏踏實實地去解決,更需要國家的大環境。 [幾曾回首] - 遠遊人(0 bytes ) 2021-03-02
    #跟帖#  中國的第二部憲法是1975年1月17日修憲而成的。 [幾曾回首] - 遠遊人(14507 bytes ) 2021-02-27
    #跟帖#  中國的第一部憲法是1954年9月20日由中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 [幾曾回首] - 遠遊人(36335 bytes ) 2021-02-27
    #跟帖#  非正規的“史”。 [幾曾回首] - 遠遊人(0 bytes ) 2021-02-26
    #跟帖#  《最後一個匈奴》初版於一九九三年,作者是高建群,與《廢都》,《白鹿原》並稱“陝軍東征”的“三駕馬車”。裏麵確實吊了不少非正規的“ [幾曾回首] - 遠遊人(0 bytes ) 2021-02-26
    #跟帖#  從2000年來封建朝代興替來看,這些都是新朝初始常有的事情。不是講“沉舟側畔千帆過”嗎。 [幾曾回首] - 遠遊人(0 bytes ) 2021-02-26
    #跟帖#  如果是葉抓捕四人,那就是軍變;如果是李抓捕四人,那就是政變;華是當時的國家第一領導人, [幾曾回首] - 遠遊人(1932 bytes ) 2021-02-25
    #跟帖#  如果把49年以後的中國社會定位為半封建半資本主義社會,那麽所有的權力鬥爭,利益分配都有了合理的解釋;特別是鄧以後的社會利益分配, [幾曾回首] - 遠遊人(1240 bytes ) 2021-02-24
    #跟帖#  76年就參加開門辦學,那麽老生應該是被推薦上學的工農兵大學生了? [幾曾回首] - 遠遊人(0 bytes ) 2021-02-24
    #跟帖#  讀過博文 [幾曾回首] - 遠遊人(275 bytes ) 2021-02-23
    #跟帖#  蕭兄應當是記憶有誤,寶應縣沒有柳堡公社,隻是在沿河公社有個柳堡大隊。確實,《柳堡的故事》是在那裏拍的。 [幾曾回首] - 遠遊人(0 bytes ) 2021-02-22
頁次:1/1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139, 共39  分頁:  [1]
備份檔案: 當前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輸入關鍵詞:   按標題:   按作者:   隱藏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