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查詢

輸入關鍵詞:   按標題:   按作者:   隱藏跟帖:  
備份檔案: 當前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頁次:1/1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118, 共18  分頁:  [1]
    #跟帖#  那時還是四人幫掌權。6.4就是一個隻有三流判斷力的人,又執掌用兵大權的結果。 [幾曾回首] - 泥川(0 bytes ) 2025-06-19
    #跟帖#  76年紀念總理4.5 運動,人心何等激憤,灑血祭雄傑,揚眉劍出鞘。沒用一兵一卒,沒發一槍一彈,天安門廣場就被清得一幹二淨 [幾曾回首] - 泥川(0 bytes ) 2025-06-19
    #跟帖#  就算維護共黨專政有利,不屠殺學生就做不到嗎?墨寫的謊言掩蓋不了血染的事實,鄧做了一件大蠢事大壞事。 [幾曾回首] - 泥川(0 bytes ) 2025-06-19
    #跟帖#  最後被大棒打倒在地的,數人而已。鄧草木皆兵,實在太蠢。當官的都攬功推過,事辦砸了都要推卸責任,還有人幫著。 [幾曾回首] - 泥川(0 bytes ) 2025-06-06
    #跟帖#  首都民兵,藍大衣紅袖箍手持大棒,以紀念碑為圓心,從一個大包圍圈,逐漸向紀念碑縮小,但始終留一個缺口,我朋友就是從缺口逃出 [幾曾回首] - 泥川(0 bytes ) 2025-06-06
    #跟帖#  即便是四人幫,也比鄧做事有策略。76年4.5運動,也有天安門清場,是由首都民兵執行的。據一個從紀念碑那逃出來的朋友講, [幾曾回首] - 泥川(0 bytes ) 2025-06-06
    #跟帖#  糧食保括穀物、豆類和薯類。穀物為稻穀、小麥、玉米等;豆類為為大豆、綠豆、紅小豆等;作為糧食的薯類隻有土豆和甘薯 [幾曾回首] - 泥川(0 bytes ) 2025-05-29
    #跟帖#  2022年,印度的糧食總產量為3.24億噸, 不到中國的一半。 [幾曾回首] - 泥川(0 bytes ) 2025-05-29
    #跟帖#  中國2024糧食產量7億噸,世界第一。其中黑龍江8千萬噸,吉林4266萬噸,遼寧2500萬噸。 [幾曾回首] - 泥川(0 bytes ) 2025-05-29
    #跟帖#  在農村的絕大多數中國人受的苦,叫活該。 [幾曾回首] - 泥川(0 bytes ) 2025-04-16
    #跟帖#  在中國,城市是上等人,農村是下等人。70年代,城鎮人口隻占17%,農村人口83%。讓城裏人體驗幾年農村生活,叫被迫害, [幾曾回首] - 泥川(0 bytes ) 2025-04-16
    #跟帖#  列寧主義救中國,列寧主義靠組織,組織靠鐵的紀律,什麽是鐵的紀律? 一個殺字。說到底,一個殺字救中國? [幾曾回首] - 泥川(0 bytes ) 2024-06-02
    #跟帖#  沒有人把心思用在研究萬物機理,開發技術,用新方法發展經濟,組織社會。任何新思想剛冒一芽,就會被主流思想掐死。 [幾曾回首] - 泥川(0 bytes ) 2023-07-27
    #跟帖#  一個原因是主流思想(儒家那套)滿山遍野的覆蓋,輔以科舉製,有條件讀書的人,隻有一條路,隻想一件事,就是做官。 [幾曾回首] - 泥川(0 bytes ) 2023-07-27
    #跟帖#  與此相關的:為什麽現代科技和資本主義不是在中國,而是在西方產生? [幾曾回首] - 泥川(0 bytes ) 2023-07-27
    #跟帖#  說了為什麽王朝會興亡,但沒說為什麽會進入死循環,周而複始地重複,而沒有進步。 [幾曾回首] - 泥川(0 bytes ) 2023-07-27
    #跟帖#  然而這些,離德國在劫難逃的慘敗,隻有一步之遙! [幾曾回首] - 泥川(0 bytes ) 2022-10-25
    溫故知新。希特勒的“三把火” [幾曾回首] - 泥川(158 bytes ) 2022-10-25
頁次:1/1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118, 共18  分頁:  [1]
備份檔案: 當前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輸入關鍵詞:   按標題:   按作者:   隱藏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