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查詢

輸入關鍵詞:   按標題:   按作者:   隱藏跟帖:  
備份檔案: 當前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頁次:1/87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150, 共4345  分頁:  [1] [2] [3] [4] [5] [下一頁] [>>] [尾頁]
    #跟帖#  第一行左四:柯西金?不敢肯定。小時候看到的照片都是這些人中年以後的。第一行右一:葛羅米柯?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4-06-16
    #跟帖#  堅定的反殖民主義戰士,也要爭搶殖民主義者的遺產。誰也不是小白兔,再高尚的原則,沒有可強行執行的法律,一文不值。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4-06-15
    #跟帖#  在中國學界軍界討論對日持久戰戰略15年後,毛誇誇其談的《論持久戰》才問世。這是基本史實。不知道現在的文教版曆史教材是如何 [幾曾回首] - 十具(21 bytes ) 2024-06-15
    #跟帖#  33年初日軍進攻山海關,蔣發表演講:“我們現在對於日本,隻有一個法子,就是作長期不斷的抵抗。他把我們第一線部 [幾曾回首] - 十具(715 bytes ) 2024-06-15
    #跟帖#  1923年,離中共建軍還有4年。那時的毛關於中日戰爭的可能性都不見得有意識。硬說毛創立了持久戰學說,臉不紅,實在是心理 [幾曾回首] - 十具(18 bytes ) 2024-06-15
    #跟帖#  更早10年,1923年蔣百裏告訴軍校生“將來有這麽一天,我們對日作戰,津浦、京漢兩路必被日軍占領。我們國防應以三陽為據點 [幾曾回首] - 十具(291 bytes ) 2024-06-15
    #跟帖#  日內瓦會議是中共第一次外交斡旋於多國複雜爭端。周從此有了談判高手的聲譽。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4-06-15
    #跟帖#  日內瓦會議初,越共誤導周認為三國就像三個省。中國代表團補了功課才知道印度之那是法國人構建的政區概念。為了打破談判僵局,中 [幾曾回首] - 十具(93 bytes ) 2024-06-15
    毛時代中越兩個兄弟黨之間的恩恩怨怨和毛的反複無常 [幾曾回首] - 十具(10983 bytes ) 2024-06-15
    #跟帖#  納粹還讓猶太人挖好深坑,自己趴下去被槍殺,一層一層鋪滿。有照片為證。更合理的解釋是,快死是一個最不壞的選擇。蘇軍集體屠殺 [幾曾回首] - 十具(90 bytes ) 2024-06-14
    #跟帖#  接下來就更是一派胡言了:“ 站在真正中國人的角度看,他們的愚昧、迷信、盲目輕信都可理解,他們的殺戮也能諒解;而站在洋人的 [幾曾回首] - 十具(1218 bytes ) 2024-06-14
    #跟帖#  主貼是一篇“義正詞嚴”的邏輯紊亂的範文。國人習慣性地濫用邏輯排他法。從小讀的課文裏教給你,很多下麵這種似是而非的話術: [幾曾回首] - 十具(876 bytes ) 2024-06-14
    #跟帖#  好長,劃到最後,注意到了,“一掌定乾坤:選用長白山黑熊左前掌秘製而成”。現在是不敢做了吧。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4-06-13
    #跟帖#  如你們還願意講道理,請讀下麵原紡織工業部部長秘書陳錦華的回憶。然後誠實地告訴大家,毛是四三方案的阻力還是助推? [幾曾回首] - 十具(738 bytes ) 2024-06-13
    #跟帖#  50s初,紡織工業產值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30%!重工是先決條件?窮國致富都是從投資少見效快的輕工起步。別死背標準答案,用 [幾曾回首] - 十具(21 bytes ) 2024-06-13
    #跟帖#  到了mid-1970s,毛搞得中國人民饑寒交迫,他還不該贖罪嗎?你們成天四三方案,好像那些外匯不是農民的血汗,是毛的恩賜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4-06-13
    #跟帖#  化肥和化纖技術的成熟和低成本是60s的事。毛進口這些西方技術too late and too little。做是他的職責 [幾曾回首] - 十具(33 bytes ) 2024-06-13
    #跟帖#  順便聲明一下,以前但凡啥事對標民國,我就被誤讀是悻悻相惜落敗的蔣某。其實我站P的隊,國共本是同根生,欺負起反對派和民間資 [幾曾回首] - 十具(63 bytes ) 2024-06-13
    #跟帖#  我前輩中有做上海榮家申新紗廠職員的,聽他講戰前,淪陷,重慶和公私合營的折騰,還有一個曾任教華東紡織工學院,故知道一點。改 [幾曾回首] - 十具(105 bytes ) 2024-06-13
    #跟帖#  我挑戰你們推翻我上麵基於實據的結論:中國紡織工業的高速發展恰恰是其資本結構根本改變的結果。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4-06-12
    下麵第二層是典型毛左人士的見解。史盲和科盲不知道,時序的關連除了because of,還有in spite of [幾曾回首] - 十具(1818 bytes ) 2024-06-12
    #跟帖#  對了,您的委托人的標本還在,應該去做一個3D腦成像。據說他這種病的biomarkers已經找到了。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4-06-12
    #跟帖#  農村人進了城就不吃飯啦?請查一查中國需要進口多少飼料,食油,和能源才能維持今天的生活水平。以糧為綱,疲於奔命在土裏刨食 [幾曾回首] - 十具(21 bytes ) 2024-06-12
    #跟帖#  您這位自封的首席辯護律師嚴重不稱職啊。這是為您的委托人脫罪唯一可能的辯護策略。他老人家有精神疾病,缺失辨別是非的能力,您 [幾曾回首] - 十具(57 bytes ) 2024-06-12
    城裏有沒有心理健康專家來診斷一下,毛是否有反社會型人格障礙(sociopath) [幾曾回首] - 十具(1115 bytes ) 2024-06-12
    #跟帖#  美國南北戰爭後,沒有成王敗寇的立國邏輯。事實上,美國內戰源於更尖銳的經濟利益和價值理念的衝突。人家一笑泯恩仇,毛坐穩了 [幾曾回首] - 十具(96 bytes ) 2024-06-11
    #跟帖#  你那麽耐心地哄她教她,大投入總得有點邊際效益,包括心理上的。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4-06-11
    #跟帖#  對負責作圖的AI模塊而言,一切皆2D圖形,根本就沒有文字的概念。拚音文字和方塊字隻是形態有別。它是徹底的文盲。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4-06-11
    #跟帖#  AI作畫模型學會了文字的統計形態,這裏是模仿了學習樣本集中設計圖裏的文字,追求形似,故全是nonsense。如是調用軟件 [幾曾回首] - 十具(33 bytes ) 2024-06-11
    #跟帖#  AI圖像生成,做到細節(比如與物體互動的手指)的逼真和自然是很難的。這個習作展示了最近的進步。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4-06-10
    #跟帖#  哈,作弊被抓了一個現行。 [幾曾回首] - 十具(325 bytes ) 2024-06-10
    #跟帖#  謝謝共享你的體驗,對我們有用。這一你與AI共同的作品,應了那句cliche,工具再好,也離不開好的工匠。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4-06-10
    #跟帖#  你的筆觸細膩,畫麵感很強,選這篇給gpt出題作畫很合適。就是構圖有點生硬。孩子有好吃的,都是伏在桌前享受的,哪會正襟危坐 [幾曾回首] - 十具(81 bytes ) 2024-06-10
    #跟帖#  Impressive!你可以把何偉在“River Town“裏對涪陵城的描述喂給gpt4o,看AI能畫出什麽效果。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4-06-10
    #跟帖#  作圖用到了Stable Diffusion?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4-06-10
    #跟帖#  那些插圖在你2021的文章裏就已經有了啊。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4-06-10
    #跟帖#  文和圖都是你2021貼出來的,與GPT4有什麽關聯呢?你是想挑戰GPT4嗎?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4-06-10
    #跟帖#  鄧、陳、李在強推一胎政策上高度一致,就是因為那三年給這些維持危局的人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陰影。21世紀誰來養活中國人,當時不 [幾曾回首] - 十具(54 bytes ) 2024-06-10
    #跟帖#  同意,是一個inherently移動目標。但非正常死亡人數上千萬,一個千還是三個千是技術問題啦。人家kinda of m [幾曾回首] - 十具(43 bytes ) 2024-06-10
    #跟帖#  同理,定性旱澇災害是主觀的。但那三年年降水量和降水量的季節分布是有記錄的,這些變量與它們均值的偏差是客觀的。簡單的問題是 [幾曾回首] - 十具(284 bytes ) 2024-06-10
    餓死不可能有一個硬標準。糾纏其科學定義有避實就虛之嫌。為延緩死亡,人體會本能去自適應持續的熱卡攝入不足。偶爾吃飽幾頓,又 [幾曾回首] - 十具(284 bytes ) 2024-06-10
    #跟帖#  年降水量當然是與旱澇災害強相關的變量。剩下的不確定性,是降水量的季節分布出現了離常態大的相位差。後者這類係統偏差在自然界 [幾曾回首] - 十具(99 bytes ) 2024-06-10
    #跟帖#  已經有人調研過了,那三年生長期的降雨量,離前40年的均值偏差不大。那三年的氣溫也沒有低於平均值。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4-06-10
    #跟帖#  辯方沒有令人信服的論證,隻能說明數據對他們不利,那三年沒有大範圍的自然災害。這個命題的真假有什麽難證明的?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4-06-10
    #跟帖#  在我的討論中,已經進一步說明,嚴謹的結論,除了年降水量還需要看降水量的季節分布和區域分布。這些數據都是有的,辯方沒有令人 [幾曾回首] - 十具(105 bytes ) 2024-06-10
    #跟帖#  回憶起來了,78年夏奇熱無比,無雨。那時沒空調,學校在期末考試時,不知從哪裏弄來了大冰磚放進教室裏,大家感激萬分。那時的 [幾曾回首] - 十具(58 bytes ) 2024-06-10
    #跟帖#  機械化和公社有什麽必然的聯係?這邊的高度機械化智能化的農場都是個體的。農業合作化就沒有效益高的。人均土地少就離開土地謀生 [幾曾回首] - 十具(63 bytes ) 2024-06-10
    #跟帖#  寫得不專業,多是定性籠統之言。什麽是受災?降水量偏離理想值多少就算?不去種不去收,為逃責也可報受災。還是我下麵說的,硬證 [幾曾回首] - 十具(158 bytes ) 2024-06-09
    #跟帖#  國家氣候中心的年降水曆史數據不支持“範圍最大、程度最深、持續時間最長的最大自然災害”一說,除非降水周期曲線相位移了180 [幾曾回首] - 十具(81 bytes ) 2024-06-09
    #跟帖#  控辯哪一方是強勢,有話語權有數據,明擺的嘛。民國起就有了全國範圍的連續氣象記錄,做出結實的結論一篇碩士論文就夠了,為何 [幾曾回首] - 十具(66 bytes ) 2024-06-09
頁次:1/87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150, 共4345  分頁:  [1] [2] [3] [4] [5] [下一頁] [>>] [尾頁]
備份檔案: 當前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輸入關鍵詞:   按標題:   按作者:   隱藏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