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查詢

輸入關鍵詞:   按標題:   按作者:   隱藏跟帖:  
備份檔案: 當前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頁次:1/85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150, 共4238  分頁:  [1] [2] [3] [4] [5] [下一頁] [>>] [尾頁]
    #跟帖#  給你分析一下,別發怒啊。老年的毛為何喜歡與年輕女人鬼混?因為他知道自己是一個大失敗,還回天乏術,借肉體排遣愁苦而已。別聽 [幾曾回首] - 十具(297 bytes ) 2024-06-04
    #跟帖#  煽動階級仇恨是毛迫害精英的伎倆。其實他對廣大農民下手更重,拿了還怨人家不情願,覺悟不高。可悲的是民窮也沒有換來國富。他 [幾曾回首] - 十具(631 bytes ) 2024-06-04
    #跟帖#  說起清掃垃圾,想起大家過去問錯的問題:文化接近的中日間為何在經濟人文科技各方麵相距如此遠,日本有的什麽中國沒有。正確的問 [幾曾回首] - 十具(96 bytes ) 2024-06-04
    #跟帖#  說出“毛澤東是一心為中國最廣大人民謀利益謀幸福” 要麽無知要麽無恥。毛留下了一個讓世界擔憂誰來養活的叫花子國度。這就是他 [幾曾回首] - 十具(234 bytes ) 2024-06-03
    #跟帖#  學生明白自己沒有取而代之的政治資本和力量,黨內開明派也知道自己勢單力薄,兩者是天然的盟友,可以配合去談出一個最不壞的結局 [幾曾回首] - 十具(81 bytes ) 2024-06-03
    #跟帖#  我說的更多的是,當時握有主動權的學生。當然,你可以說,他們的不成熟是霍爾蒙的錯。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4-06-03
    #跟帖#  中國在近現代史的關鍵節點上,總是一念之差出軌。孫的二次革命,蔣寧可錯殺三千,毛的剩勇追窮寇,六四。什麽也沒學到,又30年 [幾曾回首] - 十具(187 bytes ) 2024-06-03
    #跟帖#  據我觀察,年輕的中國人在實驗室裏激情燃燒的少,熱衷政治的太多,鑽研辦公室政治和學術江湖攻略就是表現之一。他們不懂政治不是 [幾曾回首] - 十具(81 bytes ) 2024-06-03
    #跟帖#  遺憾的是,大腦的感知更認對比度,滿足感對獲取量還隻是對數增長。要分配結果公平,by definition,就是方便平庸的 [幾曾回首] - 十具(18 bytes ) 2024-06-02
    #跟帖#  如果你這裏的“飯”是廣義的,那麽“吃飯不要錢”就永遠不可能。誰不想長命百歲,外星旅遊,拿諾貝爾獎?不給,就是社會對你不公 [幾曾回首] - 十具(30 bytes ) 2024-06-02
    #跟帖#  不好意思,有事剛回來。我的網名沒藏什麽。我喜歡“實據”和“詩句”,還有我那教法學的老爸批評我的,“‘十句‘還講不明白,一 [幾曾回首] - 十具(46 bytes ) 2024-06-02
    #跟帖#  中國失控對任何人都沒好處。西方怕脆弱經濟+政權動蕩下難民大潮湧向周邊國家。當時日、台海軍頭疼的是如何阻擋中國難民船登陸。 [幾曾回首] - 十具(60 bytes ) 2024-06-01
    #跟帖#  你是在美國的老師,還是教美國人的老師?不管是哪種吧,在再包容的環境裏,無知也不可能是胡說的許可證。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4-06-01
    #跟帖#  多年前看過這場辯論。這位多大心理學教授,手撕老馬那個痛快淋漓。上來就推翻了老馬所有的axioms,指出老馬似是而非的邏輯 [幾曾回首] - 十具(72 bytes ) 2024-06-01
    #跟帖#  老基構思美國如何用外援逼南方國家控製人口,誰也不信,包括中共,傳宗接代為人生目標的中國人能自律。過激也是沒有辦法。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4-06-01
    #跟帖#  鄧和西方達成的默契,中國人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避免了一場人道危機。值多少個諾貝爾和平獎?當初誰也不敢預測中國會如此快地 [幾曾回首] - 十具(108 bytes ) 2024-06-01
    #跟帖#  感謝毛,20世紀的後1/4,聯合國和西方學界的確在擔憂21世紀誰來養活中國。鄧甚至拿這個問題要挾過西方,暗示中國政府是負 [幾曾回首] - 十具(338 bytes ) 2024-06-01
    #跟帖#  毛在蘇共20大清算斯大林後,還敢如法炮製。這種臨床精神病發作的喪心病狂,毛的崇拜者詮釋為氣吞山河豪情萬丈,幾千年不出一個 [幾曾回首] - 十具(27 bytes ) 2024-06-01
    #跟帖#  農運專家毛和他的部下,預設農家多少都藏有一點應急糧,才縱容基層幹部push to the limit,釀成人道慘劇。彭和 [幾曾回首] - 十具(81 bytes ) 2024-06-01
    #跟帖#  毛相信農民私藏糧食,因為農民自私覺悟低,不配他的崇高理想得狠狠地觸及靈魂。這點毛像希特勒,希把柏林的孩子和老人趕上了前線 [幾曾回首] - 十具(99 bytes ) 2024-06-01
    #跟帖#  甲的苛政讓無憂挨餓失學。沒有甲,換了乙。沒錯,隻要乙施甲的苛政或不作為,無憂照樣挨餓失學。後麵這種可能性就somehow [幾曾回首] - 十具(64 bytes ) 2024-06-01
    #跟帖#  無憂的六一感言太真切了,直奔人心最脆弱的地方。當年兒童挨餓受凍是普遍現象,那個宣稱“我們的事業是正義的事業”的人的臉被 [幾曾回首] - 十具(78 bytes ) 2024-06-01
    #跟帖#  康生被清算是曆史的必然,由誰怎麽操作隻是技術和時間問題。他是聰明人,死前是知道的。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4-05-31
    #跟帖#  58年鄧小平在哈工大看到正在研發的是,下三堆棋的專用模擬電子計算機。華羅庚給的題目。與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不是一個物種。有 [幾曾回首] - 十具(238 bytes ) 2024-05-31
    #跟帖#  漢語習慣說,我們交換了X和Y後,如何如何;英語是,X和Y被交換後,如何如何。後者隱去主體,突出客體,強調結論與言者無關, [幾曾回首] - 十具(106 bytes ) 2024-05-31
    #跟帖#  “He has been paid”,漢語幾乎沒這種表達。人們總是說,“他拿到錢了”或“有人付過他錢了”。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4-05-31
    #跟帖#  古漢語拙於被動態表達,就支持我上麵的觀點。漢語中被動句式有負麵,至少是不情願的心理暗示,比如“我們被代表了”。英語中的被 [幾曾回首] - 十具(235 bytes ) 2024-05-31
    #跟帖#  漢語名詞代詞沒有格的變化,容易造成思維過程和表達中的主客體界限不清。不知不覺中主體蓋過客體,直覺蓋過邏輯,情感蓋過理性。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4-05-31
    #跟帖#  鐵路行業的頂級實驗室叫,“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叫火車動力,列車動力,顯然都太具局限性。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4-05-31
    #跟帖#  本文笑train裏沒有車,就是不懂西人構詞要的就是,原始性或有最強鑒別力的特質性。Civilization讓人聯想到的就 [幾曾回首] - 十具(75 bytes ) 2024-05-30
    #跟帖#  英語名詞往往是抓住本質或特質。Train的拉丁詞根trahere是牽引的意思。漢語叫火車,就太表象。國人把高鐵還叫火車, [幾曾回首] - 十具(58 bytes ) 2024-05-30
    #跟帖#  西語第三人稱單數在語言中的特殊性(講究性、數、格、時等),反映的是文化差異。他們特別尊重交流雙方之外的單個個體。可見語言 [幾曾回首] - 十具(45 bytes ) 2024-05-30
    #跟帖#  這屬於發現。不管說什麽語言,發聲的生理機製是相同的。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4-05-30
    #跟帖#  不敢苟同。對火的觀察和體驗是最樸素的認知,原始人都會利用火。從烤肉到煮水推動機器花了多少年時間?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4-05-30
    #跟帖#  要應用還得解決關鍵技術問題。活字印刷的想法不難。ASML老總說中國的物理學與我們的一樣,遲早會搞定光刻機,說的就是懂了和 [幾曾回首] - 十具(51 bytes ) 2024-05-30
    #跟帖#  活字印刷在東亞沒有像歐洲那樣迅速推廣,主因是文字沒有拚音化。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4-05-30
    #跟帖#  活字印刷的原理是中國發明的。但金屬字和粘度恰到好處的油墨是古登堡的技術。你要不要實驗一把泥字和水墨?韓國人是首先使用金屬 [幾曾回首] - 十具(60 bytes ) 2024-05-30
    #跟帖#  各種漢字輸入法公平競爭下,拚音法完勝。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4-05-29
    #跟帖#  沒錯,你我的對話,大家都可以讀到。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4-05-29
    #跟帖#  我用“大勝=大敗”指出這種漢語的邏輯問題,而且是在0階邏輯即命題邏輯的最低層麵出問題。你根本就沒有讀懂,亂扯一氣。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4-05-29
    #跟帖#  沒有腦力輔助技術,語言必須朗朗上口易記。文字前的曆史就是口口相傳的長詩。由於方塊字和一字一音節,漢字的音律性和視覺 [幾曾回首] - 十具(345 bytes ) 2024-05-29
    #跟帖#  是的。80s那麽多漢字輸入法百家爭鳴,很快拚音法就獨霸市場。受教育程度越低的越喜歡,證明語音是符合認知規律的最佳基。不會 [幾曾回首] - 十具(42 bytes ) 2024-05-29
    #跟帖#  文字對思維方式是有影響的。有人為了詬病英語,硬說 “got it” 歧義:懂了,搞定了,拿到了,收到了都行。可見象形字對 [幾曾回首] - 十具(45 bytes ) 2024-05-29
    #跟帖#  小侄女去中國顯擺她會寫漢字,卻把“楊”寫成了“易木”。奶奶笑她自己名字都寫錯,這娃不服氣,頭一歪“放哪邊都一樣!" 如果 [幾曾回首] - 十具(221 bytes ) 2024-05-29
    漢字演化中沒有拚音化,停滯在與古埃及、蘇美爾文字一樣的語音語義混合符號係統的狀態,是東亞文化的一大遺憾。究竟 [幾曾回首] - 十具(834 bytes ) 2024-05-29
    #跟帖#  哪來的不同含義?都是acquisition of it,不管it代指什麽,具體還是抽象,物、事還是知識。 [幾曾回首] - 十具(0 bytes ) 2024-05-28
    #跟帖#  從物理上的miss(不在),到心理上的miss(思念),是顯然的因果導致的引申,就像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綠“字的用法,哪來 [幾曾回首] - 十具(21 bytes ) 2024-05-28
    #跟帖#  還不懂,我再試一次。I miss her 中的miss是指這種心理感受,I feel sorry/sad for her [幾曾回首] - 十具(74 bytes ) 2024-05-28
    #跟帖#  I missed the train 和 I missed her 中的miss都是regret for absence [幾曾回首] - 十具(53 bytes ) 2024-05-28
    #跟帖#  哪來的歧義?I got it,我懂了,當it=知識;我搞定了,當it=任務;我拿到了,當it=物件, 等等。大勝=大敗, [幾曾回首] - 十具(36 bytes ) 2024-05-28
頁次:1/85 每頁50條記錄, 本頁顯示150, 共4238  分頁:  [1] [2] [3] [4] [5] [下一頁] [>>] [尾頁]
備份檔案: 當前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2005 | 2004 | 2003
輸入關鍵詞:   按標題:   按作者:   隱藏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