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疫情,敲響了電影院線的喪鍾

來源: 都是國貨 2020-02-02 05:50:08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126 bytes)

這場疫情,敲響了電影院線的喪鍾

 

沒想到,今年過年一沒有聚餐,二不用串門,大家都像二百五似的,靠數瓜子打發時間。聽說因為疫情不得不在春節檔下線的大片《囧媽》,網上免費就能看了,就連我這不愛看電影的,也在盯了半天春晚,閑得五脊六獸之時,打開手機快進看了看。

雖然對電影本身不太感冒,這事還是讓我興奮起來:幾年前就在討論的問題,今天猝不及防地有了市場實踐

拋出了一個問題:電影會不會走向免費模式?雖然那是啟發大家思考的開放式問題,不過在我看來,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免費模式,指的是可以傳播信息的商品,按邊際成本出售,再通過在內容中加入廣告的方式變現。在今天,幾乎所有的信息傳播商品,都被免費模式改造過了。於是,如今多數應用都是免費的,小米手機也僅有5%的銷售毛利。隻剩下電影這座最後的馬薩達要塞,孤零零地站在那裏。

且不論此次活動,字節拉了多少用戶、徐崢漲了多少身價,我們隻談一件事:從商業終局來看,網絡發行能否替代傳統院線。其實,這是個簡單的數學問題——這兩種模式相比,哪個市場更大呢?

傳統院線的數據很清楚:2019年,中國電影觀影人數17.27億,單場平均票價37元,總票房642億元。

網絡發行因為還很少,隻能粗略估計一下:2019年,中國網絡視頻用戶約8億,假設在網絡發行模式下,平均每人每月看兩部電影,那麽總觀影次數是200億次,每人次有3塊5的收入,就能超過院線了。

先來算算廣告費,看一次電影掙得到3塊5麽?假設一場電影前前後後加7個廣告,每次得掙0.5元,按現在網絡廣告水準,這並非遙不可及。僅算這個,網絡也遲早能幹過院線了。

更何況,上麵的觀影人次,我是摟著算的。此次《囧媽》的播放量,就遠超上述測算,目前都過6億了,最終大家等官方的數據吧。

而且,網絡發行也能收費啊!可以采用互聯網的“Freemium”,即“免費增值”模式:部分內容免費,想看全片的可以充會員,或者單賣。顯然,這樣線上的轉化率,可比引流到影院要高多了。

這雖不是純粹的免費,本質則沒有區別,隻不過把商品換成了自家的罷了。把這個也算上,院線根本就不是對手。

當然,字節這次並不需要這麽做:一來,此役以贏取口碑為主;二來,這需要成熟的長視頻會員體係。

這裏的核心支持觀點,是線上發行會帶來觀影人次的大幅上升,這一方麵是因為費用少,一方麵是因為門檻低。對這個觀點,有人意見不同。

他們說,電影就得莊嚴地坐在影院裏,享受聲色犬馬般的娛樂;在家裏支塊小屏幕看的新片,那必然是粗製濫造的二流網劇;而捧著手機在被窩裏看的,恐怕十有八九是對像素沒什麽要求的愛情動作片了。

要我說,這樣的分析固然有理,可是在人類懶惰的本性麵前,對美好的追求是相當無力的。對此,我自己有過切身體驗。

有一段時間,為了驗證行業內“回歸大屏”的提法,我特意不用手機看片,天天正襟危坐在客廳裏,以坐床般的儀式感追劇。可是有一天,我正在地鐵上,想起昨晚有事落了兩集,而劇情又到了精彩之處,百爪撓心不能自己,隻好打開手機看了起來。

從那以後,我幾乎再沒回過大屏,也明白了一個道理:設備小型化帶來的內容消費便捷性與連續性,是真正的降維打擊。別忘了曾子說過:好吃不如餃子,舒服不如倒著。

這還是拿電視和手機比,更別說去電影院了:就這十冬臘月的,從被窩裏爬出來,頂盔貫甲,罩袍束帶,係甲攔裙,乘跨坐騎,到早了,得在大廳站半天,進門前,還得買點爆米花。這份折騰勁兒的,還別說網上免費,就是一樣錢,我也寧可躲家裏看!

就算追去體驗是人類高尚靈魂的本質需要,比起八卦至上的偷窺主義帶來的快看多看的需求,它也是無可奈何的。

所以我堅信,由於線上看電影的門檻比去電影院低太多,網絡發行將會帶來觀影人次的數量級上升。既然看的人多了,總有辦法掙到比院線更高的收入——畢竟電影這東西,線上線下的消費體驗差別有限。

那麽,為什麽不見網絡發行大行其道呢?因為現有的商業模式,即線下院線首發、退檔以後上網,已經構成了穩定的博弈平衡,並以行業明暗規則的形式被大家接受了。

新商業模式要成立,有個爬坡過程,在此之前,誰也不敢貿然對抗舊秩序。於是,院線秩序的維護者,隻要定個排他性規則,就能不讓肥水外流,一片歲月靜好了。

而現在網上發行的那些電影,都是院線瞧不上的爛貨。拿它們的數據跟電影票房比較,好比讓我跟泰森對打,沒什麽懸念。

所以,這次徐崢攜頭部大片,放棄線下首映轉投網絡,院線才會緊張兮兮,怒目而視。如果行業規則就這麽定的,人家也沒錯。隻是,如果網絡發行的盤子終將更大,那麽一切的現行秩序,都會是螳臂當車,這無關乎誰是正義的一方。

我們在《北冥乘海生在清華大數據座談會上的講話》一文的探討中,就曾經設想過今天這一幕:互聯網巨頭出手包養頭部影片,不計成本地直接在網絡發行,一旦用戶習慣形成,新的商業秩序也就建立起來了。

令我沒想到的是,變局來得這麽突然。而且在這樣疫情肆虐的關頭,民意讓舊秩序維護者也不好大打出手。一旦開了這次先例,後麵的事情就沒覆水難收了。

2003年的非典肆虐,直接帶來了電商的井噴;今年的肺炎疫情,也已經隱隱敲響了電影院線的喪鍾——開弓沒有回頭箭,此次《囧媽》線上發行的成敗並不重要,因為大勢不可阻擋。不知道下麵這張圖是不是段子,不過我相信那一天不遠了。

那麽影院就沒用了麽?當然不是。

其實,影院的價值在於觀影體驗,商業分工也將回歸於此:獵奇求新的吃瓜群眾觀眾,線上直接就看了;而追求極致體驗的一小撮人,可以線上組團到電影院租銀幕看。大家各取所需,與今天相比毫無損失。

在這樣的新秩序下,線上才是宣傳和發行的主陣地,院線已經淪為出租銀幕的場地。發行方、網站和觀眾都將得利,唯一的盧瑟就是院線。因此,他們一定會拚命阻止此新秩序的破繭。

當然也有人說,去電影院根本不是為了什麽體驗,純粹是男女青年找個暖和地方悶得兒蜜,黑燈瞎火地幹點啥都方便。要真是這樣的話,那本文所有的分析都不成立了。

作者:劉鵬 科大訊飛副總裁,計算廣告作者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